毛氈苔是食肉性植物的其中一種,屬於茅膏菜科草本。
毛氈苔的葉子滿佈短小腺毛,一片葉子約有二百多根腺毛,腺毛的頂端能夠分泌出帶有黏性的液體並形成珠狀。當有昆蟲觸碰到葉面時,這些腺毛就立刻卷曲逼向昆蟲,把它牢牢地黏住,然後分泌出黏液把昆蟲消化。其實這些黏液是一種和動物消化液一樣的液體,能把昆蟲消化後轉化為養料。毛氈苔要把捕捉的昆蟲消化,體型細小的只需一至兩小時,體型較大的則需一至兩天。毛氈苔還有一個特別之處,就是在消化動物的時候,只會選擇性地吸收蛋白質而不會吸收脂肪、澱粉質及帶有甜或酸性的食物,而且毛氈苔對環境反應敏感度,是植物界罕有的快。
毛氈苔大多生長在堅硬的石頭上、沼澤裏和山崖等地方,所以當我們到大棠考察的時候,在一些比較濕潤的石頭上找到了毛氈苔的蹤跡。我們所見的毛氈苔,最大的直徑約是3.5厘米,花的高度大概是大概是厘米高。葉片呈紅色,腺毛上帶有黏液,甚至黏付著一隻細小的昆蟲。因為當時是毛氈苔的開花期,故此有些毛氈苔長出了將要開花的花蕾。記得去年我們在大棠考察時是在二月至三月的時候,恰巧遇上了開花期,故可以看見粉紅色的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