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馬拉松跑者,你可能諳熟跑步的技術和有著不錯的成績,而對馬拉松賽道的禮儀你都知道嗎?你知道服務你的志願者的感受嗎?你知道比你能力差,比你慢的跑者的感受嗎?開券有益,利己利人,請看看馬拉松賽道禮儀。
禮儀之一:仔細選擇一場賽事
選擇一場賽事,要有足夠的時間準備自己。一場全程馬拉松需要達到50公里的周跑量,持續至少六周以上;一場半程馬拉松需要達到20公里的周跑量,持續五周。要給自己充分的時間來準備一場賽事。報名參賽但無法成行,無法完賽,或者中途遭遇身體狀況,都不是一個跑者應該做的。
禮儀之二:比賽日提前到達
比賽日要按照要求到達比賽場地。發槍前至少提前1個半小時到達現場,這樣會有足夠的時間存放衣物、找到自己的出發區域、並且做適當的熱身運動。遲到給自己壓力,也給賽事組織者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因為你可能不能穿過數萬名跑者及時找到你的存包區和出發區,從而影響你的馬拉松體驗。
禮儀之三:遵守出發位置安排
一定要按照你的配速,選擇配速區。如果你是四個半小時完成全馬,不要站到四小時的區域,因為不同的配速,選手的起跑速度不同,如果起跑速度過慢,可能會被後面的選手推倒,造成不必要的傷害。現在都是晶片計時,你的成績你自己清楚。
出發前拼命向前擠,不是跑者的好禮儀。
禮儀之四:禮貌進補給站
進入和離開水站的時候都需要使用手勢。就像騎自行車時,如果水站在你的右側,需要先伸出右手,警示後面的選手你會減速、進入水站,同時要向後觀察,在沒有和別人有衝突的前提下離開主賽道進入水站。當補完水之後,需要加入到主賽道的選手隊伍中,也要先伸出左手讓後面的選手知道你要加入。注意在離開或進入隊伍中,都不要從別的選手的前面穿過,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碰撞。
成熟的跑者會關注其他跑者的體驗。
禮儀之五:節約取用賽道上的補給
每場馬拉松賽事,主辦方都是最低按照6+3+1,每人10瓶的配置準備飲料。6瓶500毫升的飲用水,3瓶運動功能飲料和一瓶賽後的飲用水。從訓練和比賽的需要看,這完全能滿足所有跑者的需求。但由於志願者的人力和補給點的安排,很多情況下志願者沒能及時打開瓶裝水倒入紙杯,有的跑者就乾脆搶一整瓶水,喝不了幾口就隨手丟棄,掠奪並浪費了其他跑者的供給。
成熟的跑者碰上沒有杯盛水,會拿著一瓶水跑上幾公里,喝完後找到垃圾點棄置空瓶。丟棄有水的瓶子,和隨手丟棄空瓶在路邊草叢和賽道上,都不是成熟跑者的作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