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
主頁 » 本港基建與民生 » 街市&食物環境衛生 » 豬農唔易做
頁尾 帖尾 顯示所有留言 搜索某用戶之留言 回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搜索本分區 搜索

豬農唔易做
香港豬場4000個變43個 政府逼走港豬?
  • 誰殺死本地養豬業?
  • 港人愛吃豬,但本地豬卻愈來愈少。內地每天供港活豬4000隻,本地豬卻只有200多隻。1980年代,香港近4000個豬場,年產量達80萬隻,港九新界到處也是豬,現在只剩下43個,年產量不到3000。
  • 本地豬農不易做。內地競爭、地產商搶地起樓,政府支援不足;豬農孤軍作戰,沒那麼好打的,早已退場——有人提早退休,有人轉行,有人回內地另起江山,養的豬卻不能供港。
  • 政府2006年開始不再發牌,亦即意味着,僅餘豬牌將走一個少一個。

家庭式養豬,在1950至70年代養活了不少貧困農民及從內地逃港的難民。(香港社會發展回顧項目提供)

從前,香港到處是豬


1940年代,中國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隨後又爆發內戰,大批難民逃港。內地政局不穩,香港糧食供應不勝負荷,港府重視本地農業,希望達到一定程度上的自給自足,還有食物政策確保食物儲備和本地農業生產力,防止入口食品因外來因素而供應中斷。家庭式的養雞養豬,港九新界也相當普遍,即使偏僻小島如石鼓洲、蒲台島,人們也能靠農業自給自足。

豬農的最大恩人不是政府,而是嘉道理農場成立嘉道理農業輔助會。他們在戰後給予豬農各種援助:送豬母、飼料、疫苗、借貸、引入豬種等幫助了不少戰爭中喪夫的寡婦及從內地逃難到香港的貧窮家庭。輔助會曾幫1萬3千個家庭建豬欄,近5萬2千個豬農受惠。豬隻數目由1951年的4萬隻增加至1962年的43萬隻。


嘉道理農業輔助會曾幫忙將大花白豬種引進香港。(香港社會發展回顧項目提供)


一直以來,馬來西亞、台灣和泰國等地都有出口生豬到本港。到80年代後期,內地豬肉開始供港,由於價格低廉,造成龐大競爭。
政府支援由有變無 疫苗須從內地或外國購入

政府對豬農的支援,亦在20年間由有變無。香港禽畜業聯會主席譚國柱指,在1980年代政府還會為豬隻提供疫苗,豬隻病了也有獸醫來看,後期卻取消了。2002年,漁護署更關閉轄下負責配種的打鼓嶺豬種繁殖場。對於取消提供配種、注射疫苗、診治豬隻等服務,漁護署2005年曾回應指現時農友一般已具備配種技術與經驗,可自行替場內豬隻繁殖,「至於日常的預防性疫苗計劃,各農場則會按實質情況和運作模式自行承擔。」記者致電漁護署,證實漁護署的確沒有提供豬隻疫苗,而當問及哪裡可購得豬隻疫苗,職員回答:「沒有這方面資料。」那麼豬農從何買疫苗?

原來,因為近年豬場數目太少,連從前本地提供豬隻疫苗及藥物的私人公司都已結業,而豬農要買疫苗都要回內地或走私外國貨。



香港豬農需要自己從外地購入疫苗。(陳嘉元攝)

排污條例趕絕小型豬場

由於本地河溪水質污染嚴重,政府推出多項改善水質的環保措施, 包括1987年引進「禽畜廢物管制計劃」,後於1994年修訂。計劃推行後,新市鎮和市區全面禁止飼養禽畜,而可飼養禽畜地區中的豬場必須領有禽畜飼養牌照。領取牌照其中一項條件是設有排污設施,使污水達至標準。大量家庭式及低技術豬場無力添置排污設施而接受特惠補償金離場。

香港禽畜業聯會主席譚國柱指:「當時政府自己也未能研究出符合成本效益的排污技術,卻叫我們自己做,不懂做就要倒閉。」對於以環保為名的排污政策,譚國柱認為如政府有心扶助豬業,技術支援不是難度:「香港政府自己都不知道農業怎麼做。台灣、內地都有國營農場或農業部,提供技術支援、又會補給,香港可說是完全沒有支援。」

u-01594-8  
揀樓次序: P058613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英明農場花了160萬設置排污池才能續牌,不少中小型豬場卻無此經濟能力,被逼交回牌照。(陳嘉元攝)

新界地價急升 豬農無力承擔 

不過,譚國柱認為最「攞命」的是地產發展。因為新界都市化,不少地產商欲發展豪宅,而「樓旁邊不可能有豬場」。業界認為,地產發展是政府希望淘汰豬業的原因。業界曾建議政府劃出農業專區做豬場,政府卻以沒地為由拒絕。大部分豬農的地只是租借回來,而2000年代,地主見新界土地有價,本來平租的偏僻荒地,加租3至5倍,大量豬農抵受不住,2007年交回牌照。

2006年,政府以污染、公共衛生為由,推出「自願退還飼養活豬牌照」,付特惠金讓豬農交回牌照,由於不少豬場老闆已屆退休之齡,222個豬場接受這「肥豬餐」,佔全港豬場牌照8成多,全港飼養豬隻由43萬隻減至4萬。本地生產豬肉的市場佔有率在幾年間由的23.6%下降至近6-7%。


譚國柱後悔當年交回養豬牌,無奈香港已沒豬農的生存空間。(呂嘉麗攝)

交牌之後 有人北上有人愁

交回牌照的豬農有些捧着特惠金退休、轉行做小生意,也有人北上繼續發展豬業,如香港農業專區發展協會主席鄭嘉誠,在粵北韶關投資1000萬元設立豬場,原本只可供內地食用,後成功爭取供港。

譚國柱也有在四川養豬,但他卻認為在內地養豬始終不是同一回事,因為文化不同,當地人工作態度也不同。港人和內地人對工作要求有異,例如衛生、消毒,即使吩咐了,工人也未必完全照做,始終山高皇帝遠。

想起來,他說十個交還牌照的,九個也後悔,因為一技之長已不能發揮:「香港始終是我土生土長的地方,去到四川那麼遠,沒意思。但香港已沒我們的生存空間。你說沒地方起樓,但為何不收回丁權、不起多點公屋,不限制樓只賣給本地人,而將樓宇放入商品市場?」

在政府2015年新農業政策諮詢文件內,願景提及的可持續發展農業,「豬」一字沒提。在香港,農業已是邊緣人,原來做豬農更是在外圍的外圍。


因為政府不再發牌,本土港豬也是「瀕臨絕種」種動了。(陳嘉元攝)
u-01594-8  
揀樓次序: P058613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謝謝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社會轉营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港豬不吃糞比大陸豬少臊味 本地豬售賣點大搜查!
  • 現時內地每日約4000活豬供港,本地豬則有約250隻,只佔市場5至6%。本地豬一般比內地豬貴1成,但本地豬不用穿州過省才運到香港,減少因吃排洩物引發的臊味,抽檢亦比內地嚴格。不過由於本地豬分銷地點不清,很多市民無從入手。01社區搜羅了4間售賣本地豬肉的小店。

本地豬不用長途跋涉,固比內地豬少點臊味。(陳嘉元攝)


本地豬有何地方比內地豬優勝?不少街坊吃過本地豬,都說牠沒內地豬的臊味,反而吃到甜味。歐小姐時常光顧位於西營盤第三街的「富營豬」,她說:「本地豬煲湯較甜!而且吃得比較安心,安心最重要。」大埔華記的常客陳先生就說:「這裏的脂肪層次分明,你看,他的五花腩真的有五層!」
內地豬臊味來自排洩物  抽檢比香港寬鬆

現時,內地供港活豬主要來自湖南、江西、廣東省的農場。由於長期在狹窄的貨車上、加上車上缺水缺飼料,不少豬都會喝尿吃糞,使體內糞臭素增加,形成臊味。

此外,本地豬在屠宰前,每40隻內地豬只抽檢1隻,遠少於本地豬每5隻抽檢1隻,雖然如不通過檢駭便不能拍賣及屠宰,但去年的哮喘豬事件卻揭露把關機制的漏洞。另一方面,香港漁護署對本土農場實施扣分制度,禁止香港豬場排放不合標準的污水、餵食指定藥物,農場扣滿三十分即會撤銷豬場牌照。政府部門對香港豬的衛生要求,比內地豬來得嚴格。

港豬何處尋?



本地豬農尹偉明自設的英明黑真豬店。(陳嘉元攝)

富營豬老闆關仲勤,會先問客人豬肉會怎樣烹調,才決定怎樣切割豬肉。(呂嘉麗攝)
u-01594-8  
揀樓次序: P058613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頁首 帖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曾訪分區
重要提示:為免用戶蒙受損失及為公平起見, 一律嚴禁透露商戶或裝修師傅資料, 違者會被警告, 嚴重者將被禁言甚至禁訪本討論區, 敬請合作。 (詳情) (用戶守則)
抱歉! 你無權回帖。
如果你已建立帳戶但未登入, 請按此登入
你未建立帳戶? 請按此建立帳戶。(完全免費)
建立帳戶後請按此重載本頁

公屋申請速報系統 X
分區表  登記 登錄 頁首 回帖 搜索 頁尾 在本分區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