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
主頁 » 休閒天地 » 資訊站 » 兩岸新聞 » 逾萬毒怪蟲襲兩村 火燒水淥噴農藥殺不死
頁尾 帖尾 顯示所有留言 搜索某用戶之留言 回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搜索本分區 搜索

逾萬毒怪蟲襲兩村 火燒水淥噴農藥殺不死

雲南廣南縣連年遭大量「怪蟲」突襲,今年也不例外。兩條村近日出現逾萬條「怪蟲」,泛濫成災。村民連日來噴農藥、滾水、火燒都沒有一點成效。每日清理一大包的「怪蟲」屍體,村民都很害怕,一旦被該蟲接觸到皮膚,立即腫脹起水泡。

這些「怪蟲」長約10厘米,背部呈黑褐色、腹部為黃色,身上有很多對足,這些蟲在地上爬行速度很快,當用棍子接觸牠們時,蟲子馬上捲曲起來,全身變得僵硬。

廣南縣農業和科技技術局植保站站長王建兵表示,「怪蟲」名為馬陸蟲,又名千足蟲,特別喜歡在陰暗潮濕的地方,每天早晚是該蟲的出沒高峯期。馬陸蟲繁殖速度很快,依賴進食植物綠葉、嫩根和動物屍體,其分泌物發出惡臭,具有腐蝕性,人類如果接觸到馬陸蟲,會對皮膚產生一定傷害,輕則刺激腫脹,引起水泡性皮膚炎,眼睛或口接觸,也會嚴重發炎。

王建兵表示,近日雨水較多,村民居住環境又多樹木,比較潮濕,為馬陸蟲提供適合的生長環境和食物來源,所以才會大量出現。要解決馬陸蟲害,最重要做好家庭環境衞生,還可以撒生石灰消滅。他還提醒,如果家中發現大量的不知名昆蟲,要及時向當地有關部門反映,避免被蟲叮咬。

梨視頻


http://video.appledaily.com.hk/mcp/encode/2017/05/24/3353148/20170524_chi_20new_240p.mp4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馬陸與蜈蚣外型十分相似,同屬唇足網昆蟲,由一層硬表皮包裹着,形成外骨骼。蜈蚣與馬陸均為卵生昆蟲,都是常見於花園和腐葉雜草堆的生物。香港食環署提供的資料顯示,市民如何蜈蚣和馬陸的的分別:


1. 蜈蚣
蜈蚣又名「百足」,體幹細長而扁平,每個體節有一對附足,少於31對。蜈蚣喜愛潮濕陰暗的環境,例如石頭下面及有腐葉雜草覆蓋的地方,為找尋食物都會爬入屋內。蜈蚣是肉食生物,利用一對有毒的爪捕食昆蟲或動物,也會用毒爪防衞。大部份蚣的叮咬只會引起局部反應,但有些人或會對某些品種的蜈蚣毒液產生過敏反應,故被蜈蚣咬傷應盡快求醫。
2. 馬陸
馬陸名「千足蟲」,體幹細長呈圓筒形,每個體節有兩對附足,少於100對。馬陸常見戶外,吃腐爛植物或碎屑。馬陸沒有毒爪,如被觸碰會把身體捲起。馬陸體節有臭腺,能分泌一種毒臭液,氣味難聞。雖然馬陸不咬人,但人類皮膚接觸到毒液,輕則發炎出水泡,嚴重者會出現紅斑、疱疹或皮膚壞死,一旦接觸到馬陸的毒液,應用大量肥皂和水清洗,不要用酒精。若誤食馬陸,則會導致口唇過敏性水腫。
綜合報道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U036 擴1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我經常見到馬陸與蜈蚣!
歡樂香江幸運星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頁首 帖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曾訪分區
重要提示:為免用戶蒙受損失及為公平起見, 一律嚴禁透露商戶或裝修師傅資料, 違者會被警告, 嚴重者將被禁言甚至禁訪本討論區, 敬請合作。 (詳情) (用戶守則)
抱歉! 你無權回帖。
如果你已建立帳戶但未登入, 請按此登入
你未建立帳戶? 請按此建立帳戶。(完全免費)
建立帳戶後請按此重載本頁

請按此瀏覽"重點帖子"! X
分區表  登記 登錄 頁首 回帖 搜索 頁尾 在本分區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