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
主頁 » 休閒天地 » 資訊站 » 兩岸新聞 » 94歲的李登輝復育「台灣和牛」成功,命名為「源興牛」
頁尾 帖尾 顯示所有留言 搜索某用戶之留言 回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搜索本分區 搜索

94歲的李登輝復育「台灣和牛」成功,命名為「源興牛」

已經高齡94歲的前總統李登輝退而不休,搖身一變竟成了「畜牧業者」,擁有農經博士學位的他,現在還忙著復育「和牛」,據了解,台灣和牛已經復育成功,生出小牛,取名「源興牛」,正準備12月要在日本發表學術論文。
《財訊》報導,產值千億元台幣、享譽國際的日本和牛,其實並非原生種,而是1900年日本畜牧業為了養出肥嫩肉質的肉牛,開始將日本黑毛牛與外國種雜交,各地再依據不同飼養方式才發展出神戶牛、松阪牛等不同名稱;但極度雜交的結果是基因不穩定,很容易病變。
李登輝偶然得知台灣擎天崗的黑牛是從二次大戰日治時期開始放牧,意外保存了最接近日本「見島牛」原種的基因,因此積極投入復育研究。
《鏡週刊》報導,初步研判這批牛的品種是日本和牛的始祖「但馬黑毛牛」,可能是尚未混種的「原原種」。從牛角的形狀,到牛蹄的特點等,都符合黑毛和牛的特徵,而且是屬於「原原種」,現已採集牛隻血液送驗,相關鑑定報告會在農曆年後出來,一旦鑑定為「原原種但馬牛」,將是和牛養殖界的大驚奇。
原來,《蘋果日報》在今年1月就曾報導,李登輝以「農業經濟學博士」身分在新光兆豐農場「王菲草原」旁的乳牛區設立育種研究所,李登輝基金會秘書長王燕軍也從少將、總統官邸警衛隊長身分「轉型」成了育種研究員,李登輝一進牛棚便首先關切牛屎清理問題,用日文與畜牧專家對談,牛棚裡20隻種牛的生長情況及配種進度,李登輝每一隻都親自看過、問過,認真的態度讓農場工作人員佩服說:「這個老人家真的很不簡單!」
李登輝去年8月訪問日本石垣島,品嚐過當地的石垣牛肉後留下深刻印象,返台後由李登輝基金會規劃、希望將石垣牛與台灣牛配種,成為「台灣和牛」,基金會向兆豐農場租用多餘的牛舍,9月起開始養牛。

《自由時報》在1月的報導也提到,農場內共飼養20頭來自陽明山擎天崗的陽明山牛,包括種公牛、母牛都有,當時還是試驗性質,也有請專人照顧牛隻,兆豐農場方面從旁協助,盼研究飼養技術後,協助業者發展肉牛產業。兆豐農場場長陳泰明說,這些牛隻原本放養在陽明山區擎天崗,體型偏瘦,其中還有幾頭母牛已懷孕,現階段先吃較營養的飼料進行「肥育」,將來若台灣和牛育種實驗成功,不排除投入飼養。
前總統李登輝還發下豪語:「3年內要讓台灣牛上市」、「希望讓台灣人吃到不輸日本和牛的台灣和牛」。
《華視》報導,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4月時也指出,去年底李登輝官邸總管王燕軍親自押車,用兩部運牛專車,將牛運送到花蓮兆豐農場,這20隻但馬牛成了台灣原生種和牛。「這批但馬牛應該是在二戰前,日本放牧500頭但馬牛在萬里及陽明山放養,後來日本戰敗,這批牛輾轉到了幾代的飼主」。
謝金河表示,李前總統認為台灣一年肉牛產值230億元,但本地乳牛公牛的肉牛供應才16億左右,台灣應有機會發展本土的肉牛產業。
《蘋果日報》報導,李登輝展開的復育研究,因為最近傳出誕生小牛的好消息,他將其命名為「源興牛」,李登輝也將以「農業經濟學博士」身分,在12月於日本發表學術論文,報告種牛來源。
農場曾經詢問阿輝伯「為何獨挑兆豐農場來養牛?」李登輝爆秘辛說,50幾年前他尚未任公職時,曾以農業專家的身分到當時還是河川新生地,尚未開發的兆豐農場旁工作,還親自搬過壽豐溪河床的石頭,對這裡留下深刻的感情和印象,才會獨鍾鳳林鎮,一圓他的「養牛夢」。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U036 擴1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頁首 帖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曾訪分區
重要提示:為免用戶蒙受損失及為公平起見, 一律嚴禁透露商戶或裝修師傅資料, 違者會被警告, 嚴重者將被禁言甚至禁訪本討論區, 敬請合作。 (詳情) (用戶守則)
抱歉! 你無權回帖。
如果你已建立帳戶但未登入, 請按此登入
你未建立帳戶? 請按此建立帳戶。(完全免費)
建立帳戶後請按此重載本頁

請按此瀏覽"重點帖子"! X
分區表  登記 登錄 頁首 回帖 搜索 頁尾 在本分區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