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
主頁 » 本港基建與民生 » 土地&住屋 » 別讓土地盲操縱我們的土地 陳劍青
頁尾 帖尾 顯示所有留言 搜索某用戶之留言 回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搜索本分區 搜索

別讓土地盲操縱我們的土地 陳劍青
[url=]A[/url][url=]A[/url][url=]A[/url]







舊啟德機場附近,仍然有大片土地空置。(圖片來源:土木工程署網頁)

政府委任的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今日無條件支持政府5個填海選址方案做土地供應,不停講到棕地、閒置地同短租地好細好難用,沒有意外吧。








5年前政府做過填海市民諮詢,當時有6成人反對填海作為土地供應渠道。今日林鄭委任雷鼎鳴、團結香港基金、發展商代理人、成班專家親信入去幫佢盲目背書護航。專家講話支持全部填海,早前做過嘅公眾諮詢,市民俾過咁多意見,全化垃圾。

呢種就係最典型嘅林鄭式諮詢,每次都搵一班自己專家協助篩選市民意見,然之後話呢個就係社會共識,日日搵班專家上TVB向公眾洗腦,玩到路人皆見的低手行政政治。

我都好想知其實究竟呢班「專家」識討論啲咩? 一大堆都唔係做土地研究,有啲做土地研究立場親地產商親到唔親。有啲人成日都話造左個餅最終都會分到俾你,你估填完個海啲地最後又會分到你手? 佢地好明顯只係關心點樣造大個餅俾自己,一啲都唔會理個餅點分到去有房屋需要嘅人手上。昔日西九填海區、港珠澳大橋個人工島係個好好例子,啲地分左俾啲富豪地產商啦。

今日同時討論我地一直研究開嘅短租地,可以充分見到佢地對土地現況有幾唔認真。黃遠輝話短租地好零碎做唔到大發展,得幾千呎,我冇相關資料一睇就睇到塊成5-6公頃咁大嘅短租地俾啲富豪屋苑壟斷左十年啦,你係故意抹黑短租地嘅土地潛力,定係政府冇俾足夠土地資訊你地呀? 又話幫市民搵地,定係純粹為左配合大灣區城市發展戰略定位先揀啲填海選址?

其實我一直最睇唔過眼,係一班根本唔識香港土地現狀,蠢到會用支付寶叫雞嘅所謂學者,統治著自己好清楚點被土地霸權攪到水心火熱嘅香港市民。呢個都係一個好重要原因,點解我地咁努力做好民間土地研究的工作,一路揭開不同類型的土地發展迷思與真象。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黃遠輝:土地小組認定5填海選址 環境影響最小

2017/11/7 — 19:34










[url=]A[/url][url=]A[/url][url=]A[/url]







黃遠輝(無綫新聞片段截圖)

特首林鄭月娥今年9月成立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期望推動社會就未來土地政策進行「大辯論」。專責小組主席黃遠輝於第三次會議後見記者,表示會上各委員就香港25個填海選址作討論,並認為其中有5個選址比較適合進行近岸填海,包括屯門龍鼓灘、大嶼山欣澳、大嶼山小蠔灣、馬尿水及青衣西南。

黃遠輝指,以上5個選址加上東大嶼都會的中部水域填海計劃,預期能提供超過1400公頃的土地。

黃遠輝指,填海是香港主要的土地來源,就成本效益而言,近岸填海的成本較低,地點通常靠近基建,亦能提供比較大面積的土地,認為以近岸填海增加土地供應的方法有很多好處。黃遠輝重申,香港未來最少有1200公頃的土地短缺,他又指,以上估算並未包括委員會成員期望長遠改善香港人居住空間的願景,因此政府有必要發展更加多的土地作經濟、房屋及興建政府設施用途。

黃遠輝表示,專責小組今日討論的填海選項,已經經過非常廣泛的土地供應研究。黃遠輝強調,現時的5個選址,填海工程會對海洋生態及空氣造成的影響都是最小的。

回應有記者問委員會有否考慮到社會上的反對聲音,黃遠輝表示委員會最近亦有收到反對意見,但重申顧問已就會上討論的25選點進行了初步研究,當中包括填海對於環境的影響,最後才會選擇了5個近岸填海,和一個中部水域的填海選項。黃遠輝表示,現時的初步研究報告認為填海方案是可行的,但如進一步落實則須要進行更詳細的顧問報告,並經過多重規劃程序。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年8月委任「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期望推動社會就未來土地政策進行「大辯論」,有輿論質疑小組包括有多名傾向發展郊野公園成員,組成未夠代表性。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與地產霸權一起同行、分享快樂 杜耀明

特首林鄭月娥口中常說,房屋政策在民生措施之中是重中之重,看似用盡洪荒之力也得解決房屋問題,但究其實,她自許的政府角色不外是經營樓市,不是起樓放售,就是促成物業成交。

她的房屋政策是置業為主,並以重燃各階層的置業希望為當務之急。目前,不要說一般市民不敢高攀樓市,甚至收入屬於全港最高四分一的住戶也只能望樓興嘆,但林鄭認為他們不應放棄置業夢想。她寄望能夠與地產商合作發展“首次置業單位”,使這批高收入人士入市,即使只能買質素遜於私樓的單位。

林鄭同樣照顧基層公屋住戶的買樓慾念。因此,主要讓公屋租戶申請,本來是出租公屋新落成單位的“綠置居”計劃,亦由短期措施變作長期政策。這項政策走到極端,就是新公屋單位都全部發售,待公屋租戶轉到這些“綠置居”後,空出的單位才由申請公屋者入住。換言之,到一個階段,政府不用再興建出租公屋。

有別於過往的房屋政策,林鄭置業為本的構思是要一舉兩得,既滿足住屋需求,亦減輕政府財政負擔。回顧港英管治年代的房屋政策,是以居者有其屋和公屋商場收入去資助公屋的興建成本和補貼其運作開支。無奈九七後特區政府自毁長城,首先放棄居屋計劃,方便樓市復甦,然後再出售公屋商場,結果不但公屋興建計劃再無可持續的財政來源,日常運作虧損亦無法彌補,公營房屋的財政承擔如何解決頓成一道難題。

不過,林鄭的解難方法,不是大規模復建居屋,重拾穩定的資金來源,而竟是盡快把資金回籠,建一座賣一座,把新公屋全數賣走,降低房屋支出。問題是,申請居屋的人數達十萬戶,而申請“綠置居”者約一萬二千宗,林鄭何以不重點發展居屋,滿足龐大住屋需要,更可以吸納不少公屋居民,讓他們空出單位?

同時,公屋申請個案超過十五萬宗(未計十二萬非長者一人申請個案),迫在眉睫依然是興建公屋,除非林鄭能提出數據,證明未來十年有意又有能力購買“綠置居”的公屋住戶者眾,其數目與公屋供應量(約二十萬個單位)相近,足可買入全部新單位。

林鄭當然沒有數字,未有定案便胡亂說出八十萬個公屋單位已經足夠,其後引起社會哄動又諉責於傳媒。她的莽撞無知,急於為所謂新房屋政策製造聲勢,表面上固然是其個人專斷作風所致,未經公開諮詢便改變房屋政策,但她連基層也不放過,大力銷售低端產品,正好用來襯托她向高收入階層推銷 “首置居”,並無特別,只是她貫徹始終的表現。

其實兩者大大不同。“首置居”是以地產商為合作夥伴,不但不會動地產商絲毫利益,改變地產財閥的權勢,更擺明在光天化日之下輸送利益。首先,政府不願意放寬居屋申請資格,以至放棄大舉興建居屋,冒住失去穩定現金流的財政風險,也要搞“首置居”,就是避免搶走私樓納米單位的潛在顧客。

其次,林鄭的“首置居”有助解決地產商大量農地儲備的問題。根據統計,目前四大地產商擁有新界農地約一億零六百萬平方呎,面積大概是一千個政府大球場。好明顯,林鄭的如意算盤是把他們手上的農地轉作住宅用途,一面供興建私樓,一部份地方則用作興建“首置居”。這樣做,政府參與最少,不用自己開發土地,不用太多的空間規劃,只需改動土地用途,擬定“首置居”的規定、數量和大小,一切便交由地產商收地、設計、興建。

不過,當房屋需要靠地產商合作才能解決,政府只會日趨弱勢。它不僅在房屋政策,也在土地用途、都市規劃、財政收入都跟着地產商走。眼前已經看到,香港土地和樓價昂貴,就留給主要是來自大陸的海外買家購買,政府不會管。樓價比天高,政府同樣視而不見,更設立“首置居”為樓市儲備購買力。新界農地荒廢,農業萎縮,地產商却不斷增持農地以待發展樓市,政府又怎會振興農業,向他們說不。

他日政府收入進一步倚靠官方賣地和農地補地價,官商之間更是利益共通,腦袋想法一致,今天的情況只會變本加厲。到時,地產霸權要比過去任何年代更為凌厲,而林鄭置業為本的房屋政策當然首記一功。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感謝分享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頁首 帖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曾訪分區
重要提示:為免用戶蒙受損失及為公平起見, 一律嚴禁透露商戶或裝修師傅資料, 違者會被警告, 嚴重者將被禁言甚至禁訪本討論區, 敬請合作。 (詳情) (用戶守則)
抱歉! 你無權回帖。
如果你已建立帳戶但未登入, 請按此登入
你未建立帳戶? 請按此建立帳戶。(完全免費)
建立帳戶後請按此重載本頁

公屋申請速報系統 X
分區表  登記 登錄 頁首 回帖 搜索 頁尾 在本分區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