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
主頁 » 休閒天地 » 資訊站 » 國際新聞 » 美首例 子宮移植婦女成功產子
頁尾 帖尾 顯示所有留言 搜索某用戶之留言 回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搜索本分區 搜索

美首例 子宮移植婦女成功產子

德州一名接受子宮移植的婦女成功得子,成為美國首例,代表美國醫學研究上一項突破。不過,瑞典幾年前已傳出首例。

美聯社報導,一名先天缺乏子宮的婦女在達拉斯貝勒大學醫學中心順利產下一名男嬰。

醫院發言人齊維勒今天證實,寶寶已經出生,但不提供其他細節。醫院沒透露這名婦女的身分,以保障她的隱私。

根據BuzzFeed報導,這名嬰孩的誕生標誌一項去年開始的臨床試驗的重要里程碑。當時一個達拉斯醫師團隊使用捐贈者的器官,完成全美國首例子宮移植手術。

瑞典曾進行類似的移植手術,也成功生產。但達拉斯寶寶的出生代表這個過程在其他地方首度被成功複製。

貝勒團隊已進行多年的研究,招募十名婦女進行子宮移植。二○一六年十月,醫院說有四名婦女接受移植手術,但是由於血流不暢,其中三名婦女不得不移除子宮。

從那時起,醫院就不再提供移植手術的進一步訊息。但「時代雜誌」今天率先報導寶寶順利出生的消息,報導說,十人中八人已經完成手術,另一名婦女已成功懷孕。

美國生殖醫學會(ASRM)今天發表聲明,稱達拉斯寶寶的誕生是「生殖醫學史上另一個重要里程碑」。聲明說,對天生子宮功能不健全的女性,「移植代表著她們能夠受孕的唯一途徑」。這個團隊正召集專家,為提供這項服務的計畫制定方針。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美首例子宮移植婦女成功產子
德州1名接受子宮移植的婦女成功得子,成為美國首例,代表美國醫學研究上1項突破,瑞典幾年前已傳出首例。
美聯社報導,1名先天缺乏子宮的婦女在達拉斯貝勒大學醫學中心順利產下1名男嬰。
醫院發言人齊維勒今天證實,寶寶已經出生,但不提供其他細節。醫院沒透露這名婦女的身分,以保障她的隱私,這名嬰孩的誕生標誌1項去年開始的臨床試驗的重要里程碑。
當時1個達拉斯醫師團隊使用捐贈者的器官,完成全美國首例子宮移植手術。
瑞典曾進行類似的移植手術,也成功生產。
但達拉斯寶寶的出生代表這個過程在其他地方首度被成功複製。
貝勒團隊已進行多年的研究,招募10名婦女進行子宮移植。2016年10月,醫院說有4名婦女接受移植手術,但是由於血流不暢,其中3名婦女不得不移除子宮,醫院就不再提供移植手術的進一步訊息。
但時代雜誌率先報導寶寶順利出生的消息,10人中8人已經完成手術,另1名婦女已成功懷孕。
美國生殖醫學會A.S.R.M發表聲明,稱達拉斯寶寶的誕生是生殖醫學史上另1個重要里程碑,對天生子宮功能不健全的女性,移植代表著她們能夠受孕的唯一途徑。
這個團隊正召集專家,為提供這項服務的計畫制定方針。
頻尿、腰痠警覺子宮肌瘤!
陳保仁醫師:這情況可以不開刀
禾馨民權婦幼診所院長陳保仁醫師的新書《姊妹的50道陰影》,美國統計40歲以上婦女有7成都有子宮肌瘤,發生率偏高。
對於是否會癌變,陳醫師回應,以大型統計而言,200人中只有不到1人的子宮肌瘤會轉為惡性腫瘤,不必過於擔心。
子宮肌瘤3症狀
子宮肌瘤如同子宮肌肉的種子,經過經血血流與女性荷爾蒙的灌溉,就容易成長為肌瘤。
陳醫師指出,肌瘤會造成3種症狀,分別為出血、疼痛與壓迫。
其中壓迫是因肌瘤長大所造成,包括向前壓迫膀胱引發頻尿;向後壓迫到腰背神經,則容易腰痠背痛。
陳醫師提及,許多患者出現頻尿或腰痠背痛的症狀時,第一時間不會聯想到子宮問題,多半認為是生育、年紀或體重等原因造成,因此很容易忽略,若是症狀變得嚴重,應及早諮詢婦產科醫師,以免延誤治療。
子宮肌瘤治療方法多元至於是否只能以手術治療,陳醫師表示,並非所有患者都需要開刀,若症狀不明顯,且肌瘤小於5公分,許多人會選擇暫時觀察。
藥物治療也是1種方式,以往是針對出血或疼痛服用藥物、減緩症狀,但近年美國有針對子宮肌瘤的新藥上市,服用3至4個月的週期中,肌瘤體積減小3分之1,且過程會暫時停經,因此能夠略為改善經血過多、疼痛等問題及縮減肌瘤大小。
然而陳醫師指出,停藥後仍可能復發,所以還是只能當暫時性的替代藥物。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子宮肌瘤如何治療?
看陳保仁醫師怎麼說!
有關手術的治療方法,以前面臨肌瘤或子宮其他疾病,常常會採取摘除整個子宮的做法,但現在多半傾向保留,選擇切除肌瘤就好。
陳醫師說明,肌瘤切除也有多種方式,若是肌瘤過大或過多,傳統剖腹手術仍是很好的處理方式;如果肌瘤沒有太大,或患部位置好操作,則可選擇恢復速度快的腹腔鏡,除了上述的手術方法,陳醫師表示,近幾年也有最新技術海扶刀,海扶刀的原文是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簡稱H.I.F.U,海扶。
目前多應用於臉部美容,但對於治療子宮肌瘤也是好方式,未來相關適應範圍可能越來越廣。
海扶刀是藉由高強度聚焦超音波燒死肌瘤,不傷到子宮其他組織,最大好處是沒有傷口,且復原快速,由於目前台灣無健保給付,所以費用較高。
子宮肌瘤有多種處理方式,且轉為惡性腫瘤的機率偏低,因此不必過於驚慌。
只要平日多留意月經及身體狀況,若有任何異常則應盡早就醫檢查,才不會錯過黃金治療時機。
愛滋年輕化平均每天增加7位感染者
1日是世界愛滋病日World AIDS Day,疾管署最新資料顯示,截至106年10月31日止,全國1-10月累計本國籍新增愛滋感染者總數為2,164人,平均每天增加7位感染者,較去年同期1,991人比較成長8.7%,感染者中15至34歲高達72%。醫師指出,有別過去愛滋感染者年齡多為30到35歲,近年不到30歲的愛滋感染者,已達總數一半,顯示愛滋感染族群有年輕化趨勢。
台北市部分今年1-10月則新增了382人,較去年同期340人比較成長12.35%,新增感染率高於全國均值。
其中新通報案件中,因性行為而感染者佔94%,特別的是今年新增了1名性工作者感染案件。
為響應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U.N.A.I.D.S朝向2020年達成90-90-90的目標邁進,也期望有需要的人都可有效且輕易地取得愛滋預防、篩檢及治療等服務,台北市政府衛生局提出了90台北、就是台北的宣示,希望台北市能成為全台第1個達成90-90-90目標的城市,同時也希望此舉能有效降低愛滋病毒感染人數。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防治中心組長魏孫震說,所謂90-90-90目標的內容就是90%感染者知道自己感染狀況、90%知道自己感染狀況者能開始服用藥物、90%開始服用藥物者的病毒量都能成功抑制;亦即,如果73%的愛滋病毒感染者都能達成體內病毒測不到的程度,愛滋病毒的蔓延將有效的抑止。
魏孫震指出,根據本市H.I.V個案管理追管系統至10月份初估統計,台北市在感染者醫療照護方面,新增通報個案進入醫療體系就醫率可達91.54%,進入醫療體系後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服藥率84.62%,接受服藥個案成功抑制病毒測不到病毒率可達94.94%。
昆明防治中心自成立以來持續提供各種類型的性傳染疾病宣導教育以及如具名、匿名、院內、外展等多元且友善的愛滋及梅毒篩檢,近年來更積極地經營創新篩檢之推動,例如全外語英語、越南語、印尼語、馬來語預約篩檢服務、在家唾液篩檢試劑之販售等,希望所有民眾更積極為自己的身體健康把關。
尤其是自認有高風險被感染者以及曾經有不安全性行為者,最好每3個月至半年都能主動自發地聯繫衛生局所或相關檢測單位安排做1次篩檢,讓自己能透過篩檢早一點知道自己是否感染,即早服用抗病毒藥物,才能更有效地讓體內病毒量降到測不到的程度。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衛生棉條增感染風險?
食藥署:5大關鍵要注意
有坊間傳說衛生棉條會增加陰道感染的風險,不過這也是建立在錯誤使用的基礎上!
食藥署指出,在適當使用衛生棉條的情形下,衛生棉條並不會增加陰道感染的風險。
只有錯誤使用才會出現感染危機,而導致感染有常見的5大關鍵,大多與衛生習慣有關。
而食藥署也提醒,使用者如果在使用棉條期間,出現高燒38.9度以上、併發嘔吐和腹瀉、身體紅疹,應立即取出棉條,盡速就醫。
針對衛生棉條增加陰道感染風險的說法,食藥署表示,在適當使用衛生棉條的情形下,衛生棉條並不會增加陰道感染的風險,唯有在不當使用衛生棉條的情況下才容易造成陰道感染,感染發生的原因與個人是否具備使用衛生用品的正確習慣及抵抗力程度有關。
而使用衛生棉條常見的錯誤習慣有5大項,包括更換前未徹底清潔雙手、衛生棉條超過8小時未更換、使用衛生棉條游泳或泡湯後未立即更換、使用吸力過強的衛生棉條導致陰道周邊組織破皮損傷、或將衛生棉條放置於浴室等潮濕處導致發霉。
注意使陰道感染的5大關鍵因素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建立良好的衛生習慣!
食藥署說明,避免陰道感染的最好方法在於建立使用衛生用品的正確習慣,如更換衛生棉條前應徹底清潔雙手、每4~8小時應更換1次衛生棉條,以及選擇適合自己流量的衛生棉條。
食藥署提醒,當陰道感染或發炎時,不建議繼續使用衛生棉條,以免進一步感染。使用棉條期間,如果出現高燒38.9度以上、併發嘔吐和腹瀉、身體紅疹,應立即取出棉條,盡速就醫。
乳癌照護不要信偏方
乳癌患者最想問的事
Q:得了乳癌後,我還可以活下來嗎?
正解》第3期前,存活率均高達7成。
根據統計,乳癌平均5年存活率高達80%,除非是惡化最迅速的第4期乳癌,否則患者大多可藉由手術後長期的藥物控制,把乳癌當成慢性病來相處。
萬芳醫院乳房外科顧問醫師劉自嘉指出,以10年存活率來說,零期的原位癌約100%,第1期乳癌則約95%、第2期約90%、第3期約70%、不過,到了第4期,就只剩下20%;換句話說,乳癌只要早期發現,其實是存活率很高的1種癌症。
就算確診時已是第4期,目前存活期也已延長到4年,有些患者甚至可長達7∼8年,提醒患者,千萬不要諱疾忌醫、誤信偏方,延誤了治療時機。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Q:治療乳癌,胸部會被切除嗎?
正解》視腫塊範圍而定。
乳房是否切除要看腫塊的大小、形狀是否嚴重損壞外型,通常乳房外科醫師能理解患者的心態,都會希望盡量保留乳房,以臨床經驗來看,約有6成的患者都可保留乳房。
若真的非得切除乳房,也可在術前先進行化療,縮小腫塊後,再做部分切除,減少切除的範圍。即使很不幸地整個乳房都得切除,患者也能做重建手術,重拾自信心。
乳癌篩檢做了嗎?
45-69歲婦女要把握
乳癌是女性癌症死因的第4名,廣大女性無不擔憂乳房健康。
許多女性急於及早發現病灶,嘗試許多不同檢測方式。然而這些方式真的有效或正確嗎?
乳房X光攝影能發現早期乳癌近日媒體報導提及,30歲以上的婦女,可以用乳房超音波來替代乳房X光攝影。
然而此部分台灣進行本土研究結果顯示,即使是較年輕的女性,乳房X光攝影的敏感度仍比乳房超音波高,能偵測到非常早期的乳癌,甚至發現原位癌的鈣化點,乳房超音波很容易受到不同操作者的影響,在偵測鈣化點的敏感度也較低。
許多女性擔心不趕快發現,病情會難以挽救。
健康署呼籲,檢查有幅射線,目前我國開始提供篩檢服務的年齡已經比其它國家稍早,不建議太早做檢查,請女性朋友依照政府的建議時程接受篩檢即可。
W.H.O:乳房X光攝影篩檢乳癌最有效健康署提醒,有女性以為透過自我檢查可以發現早期乳癌,但根據1項長達11年的研究結果顯示,自我檢查無法降低乳癌死亡率,反而會因為發現良性腫瘤,而導致不必要的切片,或者以為摸到硬塊,而導致焦慮及不必要的門診、影像及切片檢查。
乳房X光攝影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具醫學實證的乳癌篩檢工具。
健康署呼籲,婦女應定期接受乳房X光攝影,以有效提早發現及降低乳癌死亡率。
目前國民健康署提供45歲以上未滿70歲婦女,每2年1次免費乳房X光攝影檢查,期望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命裡有時終需有,

命裡無時莫強求。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咁都得?
相對地, 男人可以植蛋蛋? 植埋男子氣慨?
要幾勁有幾勁, 台灣佬話齋, 媽媽樂
嘩, 不老的傳說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頁首 帖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曾訪分區
重要提示:為免用戶蒙受損失及為公平起見, 一律嚴禁透露商戶或裝修師傅資料, 違者會被警告, 嚴重者將被禁言甚至禁訪本討論區, 敬請合作。 (詳情) (用戶守則)
抱歉! 你無權回帖。
如果你已建立帳戶但未登入, 請按此登入
你未建立帳戶? 請按此建立帳戶。(完全免費)
建立帳戶後請按此重載本頁

公屋申請速報系統 X
分區表  登記 登錄 頁首 回帖 搜索 頁尾 在本分區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