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慳租金回流家中住:「像在家中租個床位睡覺」
Keith默默在房間中收拾。他把房間中能帶走的,全放入紅白藍膠袋中——座地黃燈、香薰、從牆上拆下來的海報及照片、衣物等等。收拾好一切後,房間回到空空如也的狀態,一如他搬入前。他與另一個室友,慢慢將幾個紅白藍膠袋,從唐九樓拖到地面。即將結束同屋住關係,
兩人不發一言,等待着前往不同目的地的兩台Van仔。
與當初溜夜懷着興奮心情,跑去租住地方時剛好相反;他在回家的車上,看着熟悉的深水埗街景,慢慢向後方飛逝,對未來回家生活毫無期待。「又變返中學嗰時嘅生活,搬出來三年時同家人關係好好,返去之後,又變返好少交流,甚至有少少冷淡。」他憶述回家途中的感受,以及回家後的失落。
Keith離家生活期間,他與家人關係反而改善了。
回家生活:與家人關係倒退
在Keith離家生活的三年半之間,與家人關係亦同時改善了。「本來有啲冷漠,只會叫大家食飯飲湯沖涼等等。」從他住在大學宿舍開始,與父母除了每天Whatsapp交代大家狀況,Keith每星期都有一兩晚會回家吃飯:「睇得出佢地見我返去食飯好開心,同阿媽講想食咩,佢真係會煮,每次都傾好多嘢:學習、校園生活、心情、感情,而且傾得好深入;走之前佢哋又會畀零食叫我拎返去食。」他回味當時的日子,即使不是每天見面,彷彿更有利於彼此間的溝通、相處。
Keith踏入家門那一刻,家人沒露出任何期待或喜悅神色,他亦不以為然,把帶回來的雜物隨意放在客廳,便休息去了。他與家人,在這三年半之間建立、深化的感情,就這樣倒退回以往的狀態。
自此,他又面對着沒有私人空間的問題,放學、兼職下班後,寧可在街上遊蕩,也不想立刻回家。對他而言,家只是個睡覺的場所。「我覺得像在那個地方租了一個床位,除了睡覺,很少在家中做其他事情。」
對Keith來說,家反而更像提供睡眠空間的地方:「我覺得像在那個地方租了一個床位,除了睡覺,很少在家中做其他事情。」
初向家人透露需要私人空間 卻被忽視
Keith從來沒有向家人主動透露過,他近年對私人空間的需求,一直試圖自己去處理對此的鬱悶。「我好在乎家人點睇我,唔想自己喺佢地眼中,係個經常用無謂錢嘅人。」他長期維持夜歸,卻令父親疑惑,問他是否認識了什麼不良份子。「有一天,他Whatsapp問我,點解日日都咁遲返去,驚我行差踏錯。」Keith開始覺得,是時候要向家人坦白,說出自己所想,於是他跨出了一大步,直接回覆道:「其實我真的覺得,自己開始需要多點私人空間。」這句話,卻沒有得到任何回覆,彼此沒有再度提起過。
「我不覺得他們在逃避這問題,或許只是覺得我未玩夠,或是覺得我夜晚在客廳也能做自己的私事;沒有意識到,原來這需要對我而言如此迫切。」Keith會不開心,部份源於自己最初體諒家人,不想再花他們的錢在外面居住,家人卻不體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