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
主頁 » 休閒天地 » 資訊站 » 兩岸新聞 » 在24hr速食店內過夜 直擊台版「麥難民」
頁尾 帖尾 顯示所有留言 搜索某用戶之留言 回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搜索本分區 搜索

在24hr速食店內過夜 直擊台版「麥難民」


以前人們把無家可歸露宿街頭統稱為街友或遊民,現在多了一個名詞叫「麥難民」,這個詞源於日本,在亞洲地區都很常見,專家解釋,是無家可歸的人選擇到24小時速食店過夜,但長期關注街友的社工認為,街友比較有群聚性跟組織,麥難民相較是獨立個體。



凌晨1.、2點,館前路上的速食店24小時營業,有人坐在裡面聊天,但也有人是像這樣帶著家當,專程來睡覺。

下午重回同一家速食店,這位趴在桌上睡覺的伯伯底下是一大袋回收物,另一桌人雖然不在位子,但先用2到3個包包和家當佔位子,感覺要打持久戰;另一頭這位先生則是點了好幾杯速食店的飲料,感覺待了一整天,這些人現在被稱為「麥難民」。



搜尋「麥難民」,原來這個詞起源於日本,2007年開始有24小時麥當勞,顧客隨手買個飲料、餐點就待上一天,甚至在裡面過夜,亞洲地區,香港、大陸、南韓跟台灣也有出現,多半是指街友、無家可歸或者長期留宿的人。

文化大學廣告系教授鈕則勳表示「速食店的店員其實也很貼心,不會做一些驅趕的動作,麥難民可能就是屬於街友或遊民的類型。」廣泛來說,街友有可能是麥難民的一部分,但長期關注遊民的社工團體認為,街友多半還是喜歡在公共場所,而且街友之間會有組織性、衍伸出群聚活動,但麥難民選擇在24小時營業場所居留,獨立、自主性相較於街友來得更強烈。



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社工巫馥彤表示,麥難民就是指居住狀況不穩定的人,待在有屋簷的地方其實是比較難發現他的存在,因為必須進到不同人的家裡,或網咖、速食店去尋找他們,所以相較於一般難民是比較難統計。

麥難民跟「居無定所」幾乎畫上等號,尤其台灣24小時店面愈開愈多,這群人從街上隱身到商店長期居留,也讓街友不再只定義「住在街上的人」。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平安 如意 健康 快樂!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頁首 帖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曾訪分區
重要提示:為免用戶蒙受損失及為公平起見, 一律嚴禁透露商戶或裝修師傅資料, 違者會被警告, 嚴重者將被禁言甚至禁訪本討論區, 敬請合作。 (詳情) (用戶守則)
抱歉! 你無權回帖。
如果你已建立帳戶但未登入, 請按此登入
你未建立帳戶? 請按此建立帳戶。(完全免費)
建立帳戶後請按此重載本頁

公屋申請速報系統 X
分區表  登記 登錄 頁首 回帖 搜索 頁尾 在本分區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