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樓價近月轉升為跌,雖然「劈極都係貴」,卻仍有不少港人追買做樓奴。其實,「買樓」這議題已困擾香港幾代人,有一家大小窮全家財力只為供滿一層樓,也有幾兄弟姊妹各自為自己的安樂窩打拼。
阮家六兄弟姊妹出生於基層家庭,自小跟父母一家八口住在200呎公屋,長大後對買樓各有睇法和際遇:有的窮一生努力也未能上車,有早著先機在低位時入貨,有人落錯車,也有決定放棄香港,遠赴異鄉或內地置業。
他們面對的境況,正是香港大部分無殼蝸牛的寫照。
「我依家揾萬幾蚊一個月,香港一層劏房居屋,打埋52折最平都要過百萬,你叫我點供?」在阮家中排行第二的Tom說。今年56歲的Tom雖是兩間小食店的老闆,但坦言近年市道低迷,「都係賺份糧」,加上香港樓價年年升,根本無能力在香港買樓。「早10年前啲生意好,嗰時剛金融海嘯樓價跌,葵涌雍雅軒都係200幾萬,都心郁郁想買,最後諗都係睇定啲,結果呢10 年個市係咁升,生意又差,再買唔起喇。」
多年來都是無殼蝸牛的他,在香港一直租樓住,近年卻返內地「入貨」,在惠州擁有兩個物業。「揀惠州因為樓價低,無深圳市中心咁貴。香港物價太貴,唔係人住,我已經打算退休後返內地生活,所以買兩個單位,一個自住,一個收租。」第一個物業在2014年買入,是碧桂園十里銀灘一個500多呎,兩房兩廳單位,當年買入價$90萬人民幣,一炮過付清。
他說,選擇十里銀灘是因為全海景。「個單位所有窗向海,好舒服,香港要一個海景單位,莫講90萬,$900萬都買唔到。而且碧桂園都算大地產商,應該有保證。」這個單位他特意花了萬多元裝修,貼上牆紙和添置了傢具,現在閒時上去住當度假。「呢間唔放租,第時退休我會長住,驚租出去搞到間屋好污糟。」
至於另一層物業,則是鄰近十里銀灘的新樓盤融創海灣半島,為500呎開放式單位,今年買入,售價只是50多萬人民幣,同樣一炮過付清。「呢間下年先收樓,我會揾經紀幫我出租,執得一千得一千,當幫補下生活費。」
Tom要返內地才能置業,在眾兄弟姊妹中,已叫幸運。
「我哋自細住公屋,一人一個床位都無,我細個要同細佬孖鋪,長大後都好想有自己空間,不過個個揾錢能力都唔同,際遇都唔同。」
香港不少家庭幾代人也為層樓打拼。(資料圖片)
阮家六兄弟姊妹中,大家姐一早嫁人,住在夫家的自置物業,不用愁「住」的問題;做小學老師的四弟也在99年花二百多萬,買了夾屋茘景浩景臺,今天算是人生贏家。兩個細妹──三妹和六妹都雲英未嫁,三妹仍跟父母住在公屋,六妹06年曾在樓價低位時,花百多萬買入沙田第一城自住,唯2011年見樓價升了一倍便賣盤,怎料樓市升極都有,最終「落錯車再買唔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