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婷是資優學童,擁卓越理解和推理能力,事事要求完美,好勝心特強,學業成績在班上名列前茅;但婷婷不喜歡上學,因沒同學願意與她做朋友。原來婷婷不但對自己要求高,與人相處時也總是自以為是,例如與同學合作做專案時,她總認為同學找的資料不夠水平,而向同學大發脾氣。久而久之,沒同學肯與她一組,婷婷感到很沮喪。婷婷的媽媽很擔憂,不知如何幫助女兒。
培養兒童心理質素
在父母及親友眼中,邦邦是難得的孝順仔,學業成續優良,自幼對父母言聽計從,大小事務都聽父母安排。他順利考上大學,圓了父母的期望,豈料在大學最後一年,邦邦的論文口試一科失敗,他竟以自殺終結其年輕生命。邦邦的父母十分傷心,不明白兒子為何承受不了這小小挫敗。
婷婷和邦邦的經歷並不罕見,值得家長反思。高智能兒童一般都會有情緒問題。如婷婷情緒智商( EQ)較低,不懂因應外在環境變化而調節情緒,與同輩相處時又沒有同理心,遇到不稱心事情容易情緒失控。邦邦的問題則源於自小沒鍛煉抗逆智商( AQ),以至長大後不懂應付大小逆境。
家長不應只着重孩子的學術成績,而忽略培養兒童的心理質素,即抗逆智商與情緒智商,不少研究證實這兩種智商可透過後天培養,而經常受鼓勵的兒童,兩者都會較高,將來更能接受挑戰,更容易融入社會,以及有一個健康和快樂的人生。由此可見,家長平時應多欣賞和讚賞孩子付出的努力,培養他們的心理質素,不要單以成果來衡量孩子的成就。
撰寫:協康會青蔥計劃總經理梁敏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