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
主頁 » 休閒天地 » 資訊站 » 健康 » 祛濕多謬誤 食辣椒冷氣油濕統統錯
頁尾 帖尾 顯示所有留言 搜索某用戶之留言 回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搜索本分區 搜索

祛濕多謬誤 食辣椒冷氣油濕統統錯
https://video-cdn.on.cc/Video/20...14833-25-M_ipad.mp4

天氣潮濕,人就周身唔舒服,其實身體積聚濕氣,容易導致身體出現不同毛病。坊間不少祛濕、抽濕方法,例如開抽濕機、飲祛濕茶、吃辣椒等,原來不一定有效為身體祛濕,袪濕不得其法,身體反而出現更多問題。

註冊中醫師彭明慧指,中醫學上將「濕邪」分為外濕及內濕,前者指外界所引致,包括居住環境潮濕、氣候潮濕、梅雨季節、涉水淋雨、天氣濕冷等,中醫歸納這類濕症為感受寒濕或熱濕;後者指人體自身的濕邪,多與肺、脾、腎關係密切,但臨床上多見因脾胃功能低而出現的濕症,成因是脾臟轉化機能出現問題,令水液積於體內而形成濕邪。

祛濕之前,首先要知道身體是否濕氣過重。彭明慧指,濕邪入侵人體會令人覺得頭重沒精神,即使晚上有充足睡眠,都會覺得很累。如果濕邪影響了臟腑,會導致沒胃口或腹脹,大便稀爛,嚴重情況甚至會手腳腫脹。

坊間不少人以為吃辣椒可以祛濕,其實大錯特錯。「因為香港屬於華南氣候,與四川氣候不同,有人話食辣椒可以祛濕,其實辣椒傷脾胃,影響脾胃運化功能」。而脾胃發揮代謝水濕的功能,過辣的食物導致脾胃運化功能下降,令身體更難排出水濕。

除了食辣祛濕不正確,常吃甜食亦易生濕,愛喝凍飲、長時間置身冷氣環境,都會增加身體濕氣,尤其天氣悶熱,人體皮膚毛孔一般呈張開狀,常處冷氣風調下,濕、風、寒邪等會經由毛孔入侵襲人體,引致經絡受阻,從而令濕困人體。

身體濕氣太重固然不好,但祛濕過度亦可能造成很多問題。春夏季節不少人會在家中使用抽濕機或者喝祛濕茶。不過中醫認為人體需要適當水液,當人體水氣已經平衡,就應該停止祛濕,否則過度祛濕,會令人體津液被抽走,上火下令人覺得眼乾口苦口乾,甚至皮膚痕癢,大便變成一粒粒。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如果身體被濕邪入侵,會否導致抵抗力下降更容易病倒?彭醫師指出濕邪重代表身體防禦能力較低,原因是脾胃於五行中屬土、肺屬金,而土生金,如果脾胃弱,肺亦不會強,當肺處於疲弱狀態,身體就容易受感染。

彭醫師亦推介多款食療,第一樣是湯水,材料有赤小豆、陳皮、冬瓜、粟米鬚以及蓮子,可以加豬肉煲,有祛濕健脾胃以及安神功效。不過這款湯水有促進子宮平滑肌的功能,所以懷孕女士不宜飲用;另外,這款湯水有利尿作用,所以不建議晚上飲用,以免晚間不斷起床去廁所。第二款是藥茶,材料有黨參、淮山、藿香以及神曲,可以止腹瀉、減濕重,亦有健脾功效。最後一款是簡單茶療,材料有扁豆衣、五指毛桃以及橘紅,將這些材料放入一杯250毫升熱水中焗10至15分鐘就可以飲用,簡單又可祛濕。
祝未上樓朋友早日上心水樓;祝已上樓朋友安居樂業!
如果大家有任何疑問或分享, 建議大家在適當分區建立帖子。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赤小豆粉葛鯪魚湯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頁首 帖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曾訪分區
重要提示:為免用戶蒙受損失及為公平起見, 一律嚴禁透露商戶或裝修師傅資料, 違者會被警告, 嚴重者將被禁言甚至禁訪本討論區, 敬請合作。 (詳情) (用戶守則)
抱歉! 你無權回帖。
如果你已建立帳戶但未登入, 請按此登入
你未建立帳戶? 請按此建立帳戶。(完全免費)
建立帳戶後請按此重載本頁

公屋申請速報系統 X
分區表  登記 登錄 頁首 回帖 搜索 頁尾 在本分區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