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島南的華富邨,今年48歲。1963年有人賜它平民豪宅的稱號,全因其面向180度無敵海景,獨步全港屋邨; 有人叫它亂葬崗,傳聞邨內的瀑布灣特別邪門,一年淹死一個人; 也有傳邨民曾集體目擊疑似UFO 在華富邨經過…… 不過,所有傳聞孰真孰假,也將隨華富邨重建後入土為安。 最近,有導賞團帶路入邨,更由兩位第一代邨民主講, 體/ 睇驗舊式屋邨的生活痕跡和建築特色, 也趁推土機到來前,重新認識這條依山而建、環海而立的公共屋邨。
依山而建 開門見海
華富邨背靠置富山谷,面向東博寮海峽,視野清晰,可遠眺南丫島的三支煙囪和風力發電站。在人煙稠密的香港,華富邨能坐擁如此景觀, 獲稱為平民豪宅一點都不為過。網上也有不少華富邨的打龍照,不過就鮮有導賞團帶人入邨,實地看華富邨獨特的建築特色。而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CACHe)將聯同幾位第一代邨民,深入邨民住處、瀑布灣和雙塔式大廈等,認識這個全港首個有齊街市、商店、銀行、圖書館和學校等設施的屋邨。
這個市鎮式建築藍圖,當年就連英國廣播公司都遠道而來作報道,可想而知有多轟動。華富邨的建築師廖本懷曾說:「香港的低收入家庭也需要較好的居住環境。」除了市鎮式設計,他也希望令更多邨民從單位看到海景,當中華興樓和華昌樓便是全港首批落成的雙塔式大廈,近海邊的大廈較矮,而遠離海邊的則較高,一高一低的設計令更多居民也能看海。另外,雙塔設計向高空發展,也能節省空間。無敵海景,完善配套,都是草根邨民們的安樂窩,現在看來多麼奢侈。
華富(一)邨: 華清樓、華珍樓、華康樓、華基樓、 華建樓、華光樓、華樂樓、華美樓、 華明樓、華安樓、華信樓、華裕樓
華富(二)邨: 華昌樓、華翠樓、華興樓、 華景樓、華生樓、華泰樓
有別於從前中央走廊式和露台相連式的公屋,華富邨內有舊長形和雙塔式等兩種大廈。其後,在九龍山上的愛民邨也依照華富邨的藍本建成,依山而建,讓更多居民能看到開揚的山景。
可是,華富在立邨之初,由於交通不便,加上原址為雞籠灣墳場和日治時期的亂葬崗,令不少人卻步。於是,政府便拍攝了一齣名為 「華富新邨」的宣傳片,片中力陳邨內市鎮式設施, 主打年輕夫婦的主意。隨著區內交通漸方便,多條巴士路線改以華富為總站,便吸引更多 人搬入華富邨,高峰時約有5萬名邨民,前律政司司長黃仁龍、港姐譚小環和I.T. 掌舵人沈嘉偉都曾是邨民!
Cyndi(CACHe註冊社工):相對現在的和諧式設計,喺同一條邨有齊舊長型、雙塔式等不同建築特色,實屬罕見,喺香港已買少見少。
華富邨公屋導賞團
網址:
www.cache.org.hk
FB:
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The Conservancy Association Centre for Heritage(CACHe)
查詢:2291 0238
備註:第一次出團時間為23/1,不過名額已爆滿。CACHe將再開團,請密切留意其FB和網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