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級用戶
心情動態:
來自興田邨
|
2017-07-08 11:15:40
繁
简
粗
大陸的北京青年報報導,著名的盧溝橋上的石獅子,到底是哪些時代的雕刻,目前仍沒有科學上的根據,因此,大陸將針對橋上的501頭石獅子展開研究,並予建檔。
一般認為,石獅子多半是明清時代的作品,但卻沒有明確的依據,北京青年報報導,作為北京現存最古老的聯孔石橋,盧溝橋因柱頭雕有501頭獅子而聞名。然而這些石獅雕刻於哪個時代,迄今並沒有科學記載。為了填補這一空白,豐台區盧溝橋文化旅遊區今年將首次啟動石獅斷代研究。
始建於1189年,即12世紀末的盧溝橋,是大陸重點文物保護的遺產。1986年拆除了加寬的步道等,恢復了歷史風貌,到1991年,中共將它封閉管理。
但到盧溝橋就不能不看石獅子。盧溝橋文保部部長喬亞軍表示,這501頭石獅並不是一個時代完成的。「最早肯定是建橋時雕刻的,歷代有所增補。石獅的雕刻跨越了金代、元代、明代、清代、民國,到如今已是6個時代,最年輕的獅子僅20歲。」
不過,前後跨越800多年,具體哪些獅子雕刻於哪個時代,相關研究卻一片空白。於是今年3月,盧溝橋石獅斷代研究正式啟動。
喬亞軍表示,「從年代來看,金元時期的獅子身體瘦小,目光有神,獅嘴中間不掏空,類似於假張的狀態。而明代石獅的嘴方且大,中間是空的。到了清代,選用的石材又以暗紅色為主。民國時期的就比較粗糙」。
據悉,該研究將主要從不同時代石刻藝術的不同風格入手,結合相關史料進行斷代。此外,在為石獅斷代的同時,今年盧溝橋文化旅遊區還將啟動盧溝橋石質文物數位化保存工作,對象包括石獅、欄板、華表、碑亭等。
對岸將通過3D掃描技術,為石獅建立數位化檔案。盧溝橋旅遊區負責人王華表示,一期工程將為10個望柱上的石獅建檔。據了解,這一計劃將於今年10月底前完成。
80年前的盧溝橋七七事件,令好多人得知盧溝橋的存在,但始終未有詳細的研究,希望今次可以有突破性的進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