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是一種最常見也是最簡單的鍛煉方法,長期堅持跑步的話,不但能保持身材還能減肥,也能提高自身的抵抗力。但是你知道嗎,錯誤的跑步法是會引起脊椎受傷害的。
如果您在跑步之後出現了背部疼痛的情況,必須要考慮是不是自己的跑步姿勢不正確。因為不良的跑步姿勢,甚至有可能會損傷脊椎,導致後背部疼痛。不良的跑步姿態分為以下幾大類:
1。步幅過大或擺臂不當
這兩個問題是導致跑步之後背部疼痛的主要原因,因為過大的步幅會導致跑步過程中,跑者的身體過度扭轉,進而影響骨盆和脊椎的健康。同理,手臂擺動的幅度過大也有可能會導致脊椎偏離。
2。不對稱的跑步模式
其實在跑步的過程中,跑者僅憑聽力就可以判斷一隻腳落地力度是否比另一隻腳更大。如果您發現自己出現了不對稱跑步的問題,那麼說明跑步模式存在內在機制錯誤,這一點很容易被忽視,容易導致腳部疼痛甚至傷病。
3。膝部內彎或臀部無力
跑步過程中出現膝部向內彎曲,其根源在於臀部肌肉的力量不足。再跑的時候,雙膝應該保持與臀部齊寬,一旦臀部肌肉較弱,難以支撐身體重量,重力就會傳遞至膝蓋部位,導致膝蓋內彎。
4。區分後跟型與前掌型
後跟型跑步者,在腳部落地的時候腳後跟的受力更大,而前掌型跑步者跑步過程中腳前掌的受力更大。一些前掌型跑步者出現問題是因為其腳掌前部不夠強壯,無法支撐身體重量。專家解釋說,在一場馬拉松比賽中,大部分時候應該腳掌著地,在下坡的時候則應該腳跟著地。
跑步是為了讓我們的身體越來越好,切勿不要因為錯誤的跑步方法為造成相反的結果。希望上述的內容介紹,可以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