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
主頁 » 本港基建與民生 » 土地&住屋 » 奶媽班子落區真人騷 被探訪者1年後係點?
頁尾 帖尾 顯示所有留言 搜索某用戶之留言 回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搜索本分區 搜索

奶媽班子落區真人騷 被探訪者1年後係點?
林鄭月娥去年登特首寶座後,新班子即大搞「親民騷」落區聽民意。新班子上台一年,《蘋果》近日探訪部份曾與高官面談的市民,了解他們過去一年的生活變化。劏房戶熊先生去年7月獲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上門探訪,去年底就獲分配公屋,但他慨嘆劏房戶上樓很難,其一家四口輪候公屋就足足8年。他說,曾當面問陳帆能否加快劏房戶上樓,結果對方避而不答,反問「阿囡讀書叻唔叻」。

記者探訪熊先生當晚,他正裝修公屋單位,將兩房單位設計間改為三房,讓一子一女擁有自己房間。熊先生說,過去8年一家四口蝸居於深水埗100呎劏房,夏天溫度達34至36°C,一家人除了睡覺、吃飯,都寧願在街頭和商場流連。每逢煮飯時,油煙不散令幼子咳嗽,幼子因持續咳嗽要入院留醫兩星期;而大雨時樓上滲水更會滴濕床鋪。

劏房一住8年,特首由曾蔭權到梁振英,再到林鄭月娥,期間租金不斷上升,「租果年啱啱係$2,200、跟住就$2,400、$2,600、跟住就$2,800、而家就$3,600,最後就$4,000。」熊先生慨嘆,劏房環境惡劣,又被業主濫收水電費,子女童言無忌令自己難過,「佢見到人哋屋企咁大,成日都咁講,我哋幾時先有咁大嘅屋!」

去年7月9日,陳帆在社區組織協會介紹下到訪,熊先生曾問局長可否加快劏房戶上樓,「我有問過佢,但佢答唔係答呢個問題,佢係答我個囡讀書叻唔叻、點樣讀書、同埋我啲工作呀。」他認為林鄭上場後,劏房戶上樓仍然困難,政府興建面積較小單位,四人家庭如要輪候面積較大的單位份外漫長。

林鄭上任一周年,基層住屋問題未見改善。公屋一般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由4.7年上升至5.1年。全港關注劏房平台今年4月指,劏房租金指數較去年同期升4.5%。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博士生梁嘉敏6月發表研究指,劏房平均面積由5年前67.6平方呎,「縮水」至現時僅50平方呎。

林鄭上任後揚言未來5年會投入200億元推廣體育發展,亦多次探訪港隊運動員,去年8月訪問天津時,就到全運會選手村探望參賽的香港運動員,期間香港手球代表隊教練趁機向她反映訓練場地不足,但當時林鄭無正面回應。最終香港手球隊勇奪第六名,成為港隊隊制球類項目中成績最好一隊。事隔一年,手球隊備戰雅加達亞運,仍受場地問題困擾。

全運會時擔任隊長的葉冠英表示,手球是室內場地作賽,偏偏港隊大部份訓練均在室外場地進行,「一落雨基本上係唔使練㗎啦」。他指,正規室內場設有軟墊,適合手球射門時的翻滾動作,相反室外場是石屎地缺乏保護,「喺練習時驚受傷唔會做呢啲動作。」翻滾動作練習不足,比賽表現自然大打折扣。他指,室外場保養較差,「例如係場地線嘅問題啊,佢(室外)線係會淺色咗。」

記者訪問當日適逢九龍公園體育館籌備舉辦手球國際邀請賽,球隊把握比賽空檔,由室外足球場移師室內場地訓練。葉冠英笑言是「黐場」練波,「喺一個咁靚嘅室內場地,同埋鋪晒啲咁靚嘅膠蓆呢,比較難得㗎真係。」

香港手球總會副主席李嘉亮指,球隊每月練習40小時,當中只有4小時可以使用室內場地,「仲要係男女子隊夾埋用」。林鄭去年在施政報告宣佈增撥額外資源,為包括手球在內的運動員提供訓練津貼。李嘉亮認同措施,但長遠計希望有專用球場,否則難以提升球隊表現。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林鄭上任一周年,劏房戶熊先生一家四口輪候8年才上樓;手球隊缺室內場地練習。


熊先生堅持將兩房單位設計間隔為三房,讓一子一女都擁有自己房間。


熊先生一家住劏房和輪候公屋8年,去年底終於獲分配公屋單位,單位尚未裝修好,已急不及待搬離劏房。


葉冠英指室外場地配套不足,未能符合手球隊訓練需要。


李嘉亮指手球隊缺乏足夠室內場地訓練,或影響比賽表現,長遠希望政府可興建專用球場。


室外場地保養未如理想,如九龍公園室外足球場,原本用於標示手球場範圍的紅線幾乎被完全刮去,難以看清。


室內手球場邊線清晰。


手球比賽經常有翻滾動作,正規場地會舖設軟蓆避免受傷。


九龍公園體育館正舉行國際手球邀請賽,令香港手球隊得以「黐場」使用比賽場地練習。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陳帆去年7月出席劏房戶居民大會,談及基層住屋情況時,一度哽咽,唯一年後公屋輪候時間已升至5.1年。


陳帆去年7月探望劏房戶熊先生,當時熊氏一家已住在約100劏房8年,租金由2,200元升至4,000元。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奶媽三招變六招 基層紓困去左邊】

今日林鄭發表新房策,提出三個目標、六項措施。正如她所言「賣地不是政府最主要考慮,最重要是市民安居」,這六項措施又能否讓市民安居呢?

綜觀六項措施,其政策原意都是希望能提供更多可負擔的房屋,方向正確。然而,出手遲,力度細,針對基層市民的紓困措施不足。除了運房局成立專責小組「協助」民間主導和推行過渡性房屋外,其他都與基層市民、同輪候公屋人士無關,房屋政策新措施並無針對現時公屋輪候長、劏房租金昂貴、居住環境惡劣的問題。

當然平台歡迎政府終於願意成立政府相關部門看待過渡性房屋,可見政府認同過渡性房屋的需要,但遺憾的是政府依舊拒絕承擔推行過渡性房屋的責任,亦無具體說明如何「協助」,公佈十億元的申請細節等,這種唧牙膏式房策措施,實在令人氣憤,看來政府還是繼續希望民間自救吧!

而在這次房屋新措施中,林鄭多次往自己貼金,強調自己已完成自己政綱所提出的置業階梯。政府平衡不同人士的住屋需要是肯定的,然而,面對21萬劏房戶,林鄭又有沒有決心解決問題呢?

平台建議:
1. 九塊私營房屋土地改撥作公營房屋發展中,部份必須興建出租公屋
2. 市建局部份土地興建更多公營房屋特別是出租公屋
3. 過渡性房屋措施恆常化,成為政府房屋政策
4. 開徵二手物業空置稅,全面規管囤積居奇情況
5. 重設租務管制,修訂業主及租客(綜合)條例
6. 設立租金津貼,紓緩基層住屋開支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要解決香港人居住問題,根本無須加大置業比率,增加租住公屋以及盡早製定租務管制才是重要事項。即使執意繼續推動置業的政策,亦應改變現時政策,住戶欲遷出單位時應只能由房委會回購,以維持居屋單位等資助房屋作為可負擔房屋的角色。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樓價失控】林鄭上場樓價繼續升!問題癥結在哪裡?(足本版)

http://video.next.hk/mcp/encode/..._irving_2_mp4_w.mp4

樓價升勢銳不可擋,今屆政府上任接近一年,樓價累計升幅13%,顯然樓價並不受控。跟上屆政府以辣招調控樓市,林鄭月娥更著重長遠造地供應。問題是遠水未能救近火,否則地價也不會節節創新高。而且在商言商,發展商只會將高價投地的成本轉嫁消費者。業界一致認同,今日樓價較過往更難處理。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房策新措施,本研睇真啲】

今日萬眾期待「娥六招」新房策可以幫到大家上樓,但林鄭一開波就戴定頭盔,話措施目標唔係壓抑樓價,而只是樓價上升時,幫吓市民喺私人市場提供置業機會。本研社率先分析措施當中的魔鬼細節:


1. 居屋定價仍忽略「夾心階層」

最受注目的是新居屋定價與市價脫勾、按買家負擔能力計算,但所選擇的收入水平本身根本不合理。根據新居屋定價標準,買家負擔能力是以「非業主私樓住戶」的收入中位數(39,500元)釐定,然而社會現時住屋問題最嚴重的,是收入超過公屋入息限額、而家庭收入又位於該中位數以下的一群,新政策會造就一群不合資格申請公屋、又負擔不起居屋訂價的「夾心階層」。較合理的居屋訂價方法,應以公屋入息上限計算。而林鄭現時以月入近4萬元考慮負擔能力,只會成為居屋定高價賺錢的理由。


2. 繼續拒絕以成本為居屋定價

新居屋表面上「打咗折」,但仍遠高於居屋本身成本。居屋近年的建築成本維持在平均一個單位90-100萬的水平,即使加上土地成本和房委會的行政成本,總計也只是近190萬一個單位。而林鄭舉例新定價方法下,每間400呎居屋在市價5.2折後將售300萬,相比190萬的成本仍有頗高利潤。這種定價方式明顯不是考慮財政成本,更可能是想控制市民對樓價的期望。


3. 首置客按揭暗藏風險

市建局的馬頭圍道重建項目將發展成首個「首置上車盤」。首置盤對象是家庭月入5.7萬-7.2萬的市民,樓價則比居屋貴一至兩成,發售後有5年的轉售和出租限制。最大問題是,首置上車盤將由按揭公司提供9成按揭,變相在銀行加息前,重新放寛金管局對部分單位的按揭成數限制,令與私樓相似的首置盤重新出現高風險的9成按揭。將來樓價稍為下調,這班首置客便最大機會成為負資產。


4. 九幅私樓地皮極可能淪為首置盤

政府今次雖撥出9幅位於啟德新發展區和安達臣道的私樓地皮發展「資助房屋」,但「資助房屋」其實可包括綠置居、居屋、首置上車盤等,最後很大機會淪為遠超市民負擔能力的首置盤。皆因早有地產商放風,表示啟德鄰近天價私樓,建公營房屋將影響區內樓價,而與私樓樓價相距不遠的首置盤則較為地產商接受。


5.「空置稅」雷聲大雨點小

新政策規定樓盤取得入伙紙後半年、若仍未出售或出租便要繳空置稅,稅率訂為應課稅差餉估價租值(即係每年市值租金)的200%,相等於樓價的4-5%。但這稅率之低根本毫無阻嚇性,皆因樓價一年都升10%,所以政府根本繼續放生地產商囤積房屋。再者,只收一手空置稅,但不提如何處理二手樓空置問題,只會鼓勵地產商透過不同形式將物業易手後丟空。

新措施出場,反映政府在土地和房屋問題只自限於處理「土地供應」,房屋政策上卻不願打撃樓價升勢。林鄭提出置業主導的房屋政策方向,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區分市民的居住需要和投資置業需求,驅使更多人置業而進一步推高樓價,最終無法真正解決房屋問題。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現在分分鐘唔止八年……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頁首 帖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曾訪分區
重要提示:為免用戶蒙受損失及為公平起見, 一律嚴禁透露商戶或裝修師傅資料, 違者會被警告, 嚴重者將被禁言甚至禁訪本討論區, 敬請合作。 (詳情) (用戶守則)
抱歉! 你無權回帖。
如果你已建立帳戶但未登入, 請按此登入
你未建立帳戶? 請按此建立帳戶。(完全免費)
建立帳戶後請按此重載本頁

公屋申請速報系統 X
分區表  登記 登錄 頁首 回帖 搜索 頁尾 在本分區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