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大嶼落實,填海由1700減至一千公頃,保守估計需要2.5億立方米砂石。
蘋果日報有探討過,過往機場填海所用的砂石主要來源有兩處
一個是南昌鄱陽湖,淡水湖底非法採河砂。
另一個是江門的新會區的石礦場
=================================
淡水河砂就無得好講,但係移山,為什麼不在香港做?
香港的石礦場,開礦技術超過一百年,為什麼近年無以為繼,現存的石礦場就只剩下藍地一個。
若:如今大量發展新的石礦場,在開礦完成再修復後,更可釋大片土地。
長遠而言,不但可滿足填海的需要,亦可產生更多建屋用地
=================================
香港的岩石主要為火山岩及花崗岩(沉積岩只在東北面),
大帽山、鳳凰山、馬鞍山、蚺蛇尖等為火山岩,
獅子山及其他較矮的山丘為花崗岩。
早期的填海工程採用海沙作材料,項目包括啟德擴建、銅鑼灣避風塘、維多利亞公園及屯門新市鎮的填海工程。
但許多大型填海工程,則從山邊挖取風化岩石作為填海物料。這方法的優點是
較使用棄置公共廢物的方法快捷。同時,開挖而得的新土地可用於建屋發展。
然而,選用風化岩石的缺點是由於風化岩石的粒狀大小不規則,並含有體積較大碎石,加上含黏土成份阻礙排水。
同時,挖掘、爆破工程及重型車輛運載物料,都會為市區帶來環境滋擾。
於1980年代起,海沙成為首選的填土材料,這方法的優點是快速,對環境造成的滋擾減至最低,而且填土的排水及整固迅速。
移山填海的速度比真接在內地買砂填海慢,儘管如此,移山填海帶來的土地效益卻是買砂的雙倍。值得政府斟酌斟酌
此圖為香港的地形圖
https://www.landsd.gov.hk/mappin...ndex-geo_Ed2017.tif
海拔200M以下或者300M以下的緩坡皆值得發展,
配合明日大嶼,選址建議河背(大㰖隧道口)至深井,打通南北,
搭橋過馬灣,可望成為香港未來的中軸線。
暫時找不到更好的大型地點,網友有無更佳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