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
主頁 » 本港基建與民生 » 土地&住屋 » 家在何方.
頁尾 帖尾 顯示所有留言 搜索某用戶之留言 回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搜索本分區 搜索 支持鍵盤翻頁


政府曾於6個地方興建中轉屋,最多可供應16,445個單位。


空置公屋、政府宿舍 市區不乏地可劃為中轉屋


  • 市區中轉屋即將清拆,影響猶如骨牌效應。除了波及石籬中轉屋居民外,面臨清拆的寮屋、天台屋、違規劏房及工廈劏房住戶的安置措施亦受影響。政府常以屯門寶田中轉屋的3,604個單位作擋箭牌,卻未曾從市區居民的生活需要出發,檢討現有過渡性房屋的政策。
  • (此為周報【清拆戶逃離記】系列之五)
  • 攝影:吳鍾坤
  • 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團體及社區工作部服務幹事方志睿過去曾多次強調,他們並非要求興建中轉屋,而是希望政府考慮撥出現時位於市區的空置公屋或閒置地方,作中轉房屋之用。過去多年,政府常以土地資源緊絀為由,忽視了社會對過渡性房屋的需求。到底現時是真的缺乏這類空置單位,還是政府視而不見?

    按審計署於2013年公布的報告指,截至同年3月,共有12,471個空置公屋單位,當中不可出租的空置單位有4,370個,有815個因「運作/管理原因」而抽起不編配;而可供出租的4,137的空置單位中,有超過兩成(887個)空置一年或以上,而當中超個一半(470個)更沒有納入特快公屋編配計劃。雖然房屋署或審計報告均沒有提到空置單位的地區分布,但據報告指大部分高樓齡屋邨均位於市區,相信部分屬市區空置公屋。



  • 安置大廈單位七成丟空

    除了空置公屋,審計署亦於2014年檢討政府部門的過剩單位,發現五個部門共有498個宿舍仍然空置。以房屋署七棟員工宿舍為例,全數均位於市區,包括石硤尾、李鄭屋、觀塘等,共13,584個單位全數計劃重建為紀律部隊宿舍。我們不禁會想,當中是否沒有空間用作房屋用途呢?


    根據立法會財委會的文件顯示,過去五年,產業署將29個政府物業交還地政署再發展,當中僅有一個物業的土地興建公屋,21個予商業或教育機構等用途,還有七個仍未規劃,空置的時間又是幾多個十年呢?再者,本土研究社日前發現由市建局管理的安置大廈空置率高達七成,有350個單位丟空。四棟大廈均位處市區,目的是給受重建項目影響,但不符入住公屋資格而有臨時居所需要的租戶。由公屋到其他物業,均不乏市區空置單位;政府所欠缺的,似乎只是行動力及以市民需要為先的決心。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以量變開始 以質變送終】

有機增長,在商業上是以「增加產出、擴大客底、引入新品
」,來擴張營運。在香港,是以「生產單雙非、擴大單程證
、引入陸生陸才」,來擴張殖民統治。中共的人海戰術,本
來就是以量變達至質變。

在有數可計的殖入之外,港陸婚姻會增加單非童,教育資助
會增加陸生就學進而就業。由出生到就學到在職,令你從小
到大習慣成自然。到時,你就再分不清誰是原香港人,誰是
新香港人。這樣就可以「合法而民主」地,達至有機結合全
面管治的高度自治,是他們全面接管你們自治的高度。所以
從人口及選票上,政府說的為「香港人」服務其實沒有錯,
只是對象不是你們這些原香港人。

泛民與建制的投票比例,由被民主回歸後逾一倍的 66.15% vs 30.38%,爭取到如今的 44.14% vs 40.17%,票差只是8萬。如果你的工作表現如此,你
試試去同老闆講:要繼續含淚出糧比你,佢會叫你去含L。
真正的關鍵一票,目前對於建制,是拉攏「其他」類別中的
所謂獨立參選人士;但對於泛民,最關鍵就是本土的票。所
以說關鍵一票要投泛民,都是點你的。而新殖選民數字,會
隨留港年期及子女年齡上升,到時你就會由關鍵跌到少數。

-

中共的「人口轉移」政策並不是新事,曾有系統地實施過的
,在新疆是從20萬增加到逾原人口一半的700萬,在內
蒙是殖民850萬對250萬原蒙古人,在滿洲是殖民75
00萬對300萬原滿洲人。即使在所謂的西藏自治區,是
殖民750萬對600萬原西藏人,中西部190萬藏人成
為區內少數。在台灣,外籍配偶逾40萬的63%來自大陸
,中国新娘組建的「中華生產黨」,與72個在野政黨結盟
,成為「關鍵少數」。而中共為控制新疆的反抗情緒,發放
異族通婚獎金,還有「醫療、就學及房屋優惠」。香港的「
床位、學位、公屋」,你還以為是偶然。

① 2017年8月政府統計處的香港人口是738萬,201
8年的身份證更換計劃是880萬張,即是「預計」會増加
的人口逾140萬(10年間因晶片損壞換證佔總量0.4
9%)。

② 2015年的單程證來港總計佔人口12%是88萬,50
歲選民增長12萬,差不多年輕選民增長的4倍。2016
年的立法會選舉,有效票總約216萬,其中建制87萬、
泛民95萬,票差只是8萬。到你有真普選時,他們也會有
真投票;即是這些新香港人,到時可以完全民主地否定你,
慢慢搞那些十年後才公投吧。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關於人口政策,兩件事:
① 2017年8月政府統計處的香港人口是738萬,2018年的身份證更換計劃是880萬張,即是預計合資格換取身份證的人口,比現時多逾140萬(上10年換証期間因晶片損壞換證的佔總量0.49%)。
② 2015年的單程證來港總計佔人口12%是88萬,50歲選民增長12萬,差不多是年輕選民增長的4倍。2016年的立法會選舉,有效票總約216萬,其中建制87萬、泛民95萬,票差只是8萬。所以到你有真普選時,他們也會有真投票;即是這些新香港人,到時可以完全民主地否定你,慢慢搞那些十年後才公投吧。
-
2000年後香港的總人口增長,大陸人佔至少逾五成甚至兩倍。單程證來港每年可達5.47萬人,是直接殖民。透過婚姻來港的高峰曾達每年3.43萬人,是間接殖民。泛民大力爭取的家庭團聚,是附帶殖民。加上優才計劃、大陸學生留港工作、「繞道」岡比亞等的投資移民愈6萬、單雙非嬰兒累計愈29萬,殖入香港的人口已近百萬。
香港更有37%跨境婚姻,1997年至2014年間,港陸婚姻累積逾44萬宗。大量的異族通婚 (exogamy),往往對一個社會的結構、政策、文化、經濟帶來重要影響。政治上,若據台灣2007年的統計,在台外籍配偶40萬人63%來自大陸,中国新娘組建的「中華生產黨」,與72個在野政黨結盟,成為「關鍵少數」。
從人口及選票上,政府說的為「香港人」服務其實沒有錯,只是對象不是你們這些原香港人。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多謝分享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長長長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數字不會説謊
//...如果係正常既房策,就會考慮這些整體土地收益,直接減少市民嘅房屋成本,如用拎多幾塊私樓地增建公屋,或者直接買入地產商持有的農地興建「資助房屋」,而唔係去推更多人買樓黎再谷高個土地收益。林鄭嘅房屋政策,將居住問題錯置做置業問題,推人買樓,只會令樓市嘅泡沬更加大,最終令樓價繼續升,令一般人獲得房屋嘅成本更高。//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歡樂香江幸運星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中轉屋作為安置政策主要一環,多年來卻不被政府重視——由2007年起,政府以空置率高企、社會需求逐漸減少為由,陸續拆卸或改建位處西貢、天水圍、元朗的中轉屋,現時僅餘下葵青石籬及屯門寶田中轉屋。(吳鍾坤攝)
引言

「我冇得揀。」這次遇到的清拆戶,幾乎全都說過這句話。寮屋、工廈劏房——社會界定的違法建築,卻是他們唯一的「選擇」。當他們正儲存資本改善環境或輪候公屋的時期,唯有以各種不適切居所作為浮萍。可是,政府自2012年起大規模取締工廈劏房,居民的家園隨時被清拆;但他們可以逃往哪裏去呢?當他們失去家園時,本港的安置政策又能發揮保護網的作用嗎?本帖最後由 folee2008 於 2017-10-26 09:43:11 編輯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頁首 帖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曾訪分區 支持鍵盤翻頁
重要提示:為免用戶蒙受損失及為公平起見, 一律嚴禁透露商戶或裝修師傅資料, 違者會被警告, 嚴重者將被禁言甚至禁訪本討論區, 敬請合作。 (詳情) (用戶守則)
抱歉! 你無權回帖。
如果你已建立帳戶但未登入, 請按此登入
你未建立帳戶? 請按此建立帳戶。(完全免費)
建立帳戶後請按此重載本頁

公屋申請速報系統 X
分區表  登記 登錄 頁首 回帖 搜索 頁尾 在本分區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