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的公屋轉成綠置居,的確係會有輪侯者反對。尤其一心想入住市區公屋,差唔多輪到的幸運兒。
但若是 大嶼山或大西北的公屋轉綠置居,相信這班人是不會反對的。
之不過,為了增加收入、應付需求、避免綠置居計劃失敗無人買,選址不得不在市區。
未來新推市區公屋有
碩門邨二期(3000) 、欣安邨二期(1900)、 全樂邨(4860) 、 全康邨(740) 、全富邨(950) 、
大窩口道(360)、長青(1680)、青衣路(500)、涌美路(800)、 青鴻路(2800)
葵翠邨(866)、新葵街(650) 、 麗祖路(800) 、 葵盛圍(400)、 荔景邨南(500)、麗瑤街(800)、
蘇屋二期(3800) 、 長沙灣3號地盤(1300) 、 麗智邨(3800) 、 海盈邨(2700)、
石硤尾邨(1500) 、 深旺邨(2800) 、 白田(3100) 、 秀茂坪邨(300)、長沙灣屠場(3900)
東頭村(1000) 、 黃大仙豐盛街(800) 、 彩福邨第三期(950) 、 曉明街公屋(1100)
油麗村(500) 、 秀明道(450) 、 連翠邨(300) 、 明華大廈(4100)、永泰道(800)、宏照道(2650)
大磡村(3130) 、 豐盛街 (750) 、 田灣(600)、欣盛里(500)、堅尼地城(2340)
將軍澳北(3700)、坑口(2100)、魷魚灣村(2500)、美東(2200)、大坑西新邨(5000)
未計其餘東涌/屯門/上水/粉嶺/洪水橋/古洞/橫洲/東大嶼人工島的公屋,
粗略計算有80000個市區公屋單位陸續推出。
假如好似呢篇新聞咁講(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70525/00176_072.html )
現時,出租屋村的營運成本比所收租金還要多22%,即係每多租一個市區單位,每年要就多蝕大約570元。
出租多80000單位就是每年多蝕4560萬!
相反地,如果將8萬單位賣出去,平均250-300萬一間,合計收入是2000億~2400億現金。
不但唔駛繼續每年蝕本,亦唔再需要依靠政府注資。
8萬個單位=全港公屋戶的10%;8萬個單位賣唔賣得晒?
單單是富戶都已近三萬,相信隱形富戶存在不止一兩萬。
將8萬單位平分在五至十年間放出,連埋增長應該差不多切合需求了。
(又不是一定要即時賣出,一屋在手,遲早有人要)
若綠置居市場反應差,賣唔去,輪公屋條隊係可能慢咗;(到時可將居屋計劃的白表比例提高來平衡翻)
不過若保持到個市場反應(每次推出都有超額N倍申請)便可得到大量收入;
得到大量現金收入,建屋速度亦能提升幾倍,輪公屋條長龍係會自然縮短的。
真心希望黎緊市區公屋全都轉晒綠置居,
讓房署賺多D錢,到時再移山填海或是重建舊村,供應多D新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