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
主頁 » 休閒天地 » 資訊站 » 港澳新聞 » 終於通過港珠澳大橋工程追加撥款!
頁尾 帖尾 顯示所有留言 搜索某用戶之留言 回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搜索本分區 搜索
1...5...7
支持鍵盤翻頁

回應 #37 cwc


    全伯:你好?咁得閒呀?


回應 #35 羅曼蒂克


    掃得走建制?


回應 #36 無飯煮婦


    做政治一定無恥!否則垃圾局點會仲衰過維園呀伯?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回應 #37 cwc

根本係官商勾結 !
我相信,如果用呢筆錢幫D無家者同長者會令香港會更好, 何需要呢一條只係快10-20分鐘車程又未封頂既?


若"幫人"時懷有目的和期望有回報, 那是 Business 不是 Kindness
If you're helping someone and expecting something in return, you're doing business not kindness.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回應 #43 我癲的唔好攪我


   哈!  
真係沒有最無恥, 只有更無恥
若"幫人"時懷有目的和期望有回報, 那是 Business 不是 Kindness
If you're helping someone and expecting something in return, you're doing business not kindness.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1查看名單


回應 #27 我癲的唔好攪我


   種種工程的超支及滯後,都是當初曾蔭權、今日梁振英好大喜功的結果。當初未做好前期人力規劃、財務預算、與業界工會溝通的工作,便草草起動工程,導致今日惡果。說到底,近年的基建到底為誰興建?是真正為港人福祉創造就業?(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size=1.0625]

全泰一


梁鵬威攝

港珠澳大橋工程一波幾折:先有環評報告司法覆核、工程滯後引致向立會追加撥款、落成後的大橋效益問題、工業意外頻生等等。但最令筆者憂心,還是擴大輸入外勞對香港打工族的深遠影響。


上星期,勞工處接納港珠澳大橋承辦商輸入逾500名外勞的申請,為香港第一批可跨地盤的外勞,亦稱所謂「一簽多行」,並立即交予勞工顧問委員會審批,且過程不需會議討論,只作電郵傳閱,草率投票了事,做法惹來很多建造業工友及工會不滿。建築工人一向議價能力低,受惠於近年工程項目多,水漲船高,才有今天合理的待遇。還記得沙士後百業蕭條,失業大軍中不乏建築工人,加上不斷外判及剝削,工人的生活條件每況愈下,終致谷底反抗,最明顯例子,就是2007年發生的紮鐵工潮。到今天,情況轉變了,政府不單沒有確保建築工人長期就業穩定,更銳意開壞先河;梁振英在施政報告更講明「必須輸入外勞」的狂妄言論,除了顯示他個人的短視問題,更是全力犧牲香港工人利益,達至完成北京求救他的硬任務。

引入更多外勞,到底對本地工人有什麼影響呢?當承辦商有更多人手選擇,自然會置本地工人的待遇訴求於不顧,現時的行價,就只會變成「最高工資」,判弱本地工人的議價能力,同時會令本身就業不足工人的情況、工種錯配的情況惡化,繼續蠶食工人生計。而且,外勞的工作技能沒有保證,他們可能需要時間適應香港工作環境,及接受提升技能的訓練。更核心的問題相信是,承辦商及勞工處也不能保證人手增加能有效加快工程進度。


解決工人不足不必靠輸入外勞


筆者相信導致這個「大白象工程」滯後的原因,不完全因為人手不足;但若果真的要解決現時「人手不足」的問題,除了輸入外勞,其實還有很多方法。


為了吸引新人——特別是年輕人——加入建造業,近年已經聽到很多建築承辦商扭盡六壬,例如設立休閒區、讓工人休息時打桌球、有無限量免費飲品提供、設置浴室等等。這些都是對工人友善的措施,但治標不治本。坦白說,政府並無數據顯示有多少承辦商,願意聘請沒有經驗的年輕人。而當有年輕人願意入行,僱主有否提供明確及具保障的就業前景給他們呢?工會不時處理外判制、分包商拖欠薪金的問題,分層剝削制度,是令年輕人對建造業卻步的萬惡根源。如果承辦商有心留「新人」,會否直接聘請他們?

再者,香港有三十多萬建築工人,當中廿多萬是非技術工人,他們多是於地盤工作多年、經驗豐富的「零散」工人,只要為他們提供提升技術培訓課程,提供優惠學費及彈性上課時間,就能提供更多技術工人的人力。有些地盤容許新人「邊學邊做」,其實舊人亦可以。而於今年一月新開張的建造業招聘中心,簡化了招聘程序,承辦商理應更容易尋找工人,雖然其成效仍有待考證,但起碼增加了僱主招聘工人的簡易渠道。


話說回頭,種種工程的超支及滯後,都是當初曾蔭權、今日梁振英好大喜功的結果。當初未做好前期人力規劃、財務預算、與業界工會溝通的工作,便草草起動工程,導致今日惡果。說到底,近年的基建到底為誰興建?是真正為港人福祉創造就業?抑或工人真正飽死、用完即棄,某人在北京面前耀武揚威? 大家等著瞧。

若"幫人"時懷有目的和期望有回報, 那是 Business 不是 Kindness
If you're helping someone and expecting something in return, you're doing business not kindness.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1查看名單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回應 #47 無飯煮婦


   呢兩個字已經係做議員既首要條件!但又有人擁護佢!

頁首 帖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曾訪分區
1...5...7
支持鍵盤翻頁
重要提示:為免用戶蒙受損失及為公平起見, 一律嚴禁透露商戶或裝修師傅資料, 違者會被警告, 嚴重者將被禁言甚至禁訪本討論區, 敬請合作。 (詳情) (用戶守則)
抱歉! 你無權回帖。
如果你已建立帳戶但未登入, 請按此登入
你未建立帳戶? 請按此建立帳戶。(完全免費)
建立帳戶後請按此重載本頁

公屋申請速報系統 X
分區表  登記 登錄 頁首 回帖 搜索 頁尾 在本分區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