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
主頁 » 休閒天地 » 資訊站 » 港澳新聞 » 【安老虐老】
頁尾 帖尾 顯示所有留言 搜索某用戶之留言 回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搜索本分區 搜索 支持鍵盤翻頁

【安老院黑工】院舍質素的根本問題
撰文: 盧浩元我們不能接受一個先進發達的香港社會,為社會付出一生的長者在苦無選擇下,入住該等不堪的院舍。在現實的計算,我們更應有條件取締及關閉該些底層質素的院舍,「市場」是有空間吸納受影響的院友,只欠政府的道德責任和跨越心魔。

盧浩元 註冊社工


(資料圖片)

「劍橋」事件一周年,院舍換湯不換藥改名為「森林」,不知道會否還有「原始森林」般的「大自然淋浴」照顧?筆者實是極不想看到。多年來的院舍質素問題仍未解決,其實是政府有不願正視和直視問題的心魔。

公私安老院舍 質素參差規管不當

筆者曾接觸一些有關院舍質素的個案申訴,別以為是私院才會出現問題,事實上津助院舍也會出現大大小小的失當。曾有一宗個案在院舍經常出現不尋常的骨折及受傷,家人向社會福利署申訴,職員竟要求家人報警求助,不作出受理。亦曾有家人在社署巡查時在場,親身證實院舍「走鬼」,在得知社署將進行巡查後,便立即執整院舍的環境,致電放假員工要求上班。

其實院舍質素的問題並不是單靠加強巡查便可解決,按社署的說法,本身社署已每年巡查5000多次,每間院舍至少巡查7次,為何一直的巡查卻無法發現問題?還是巡查機制出現問題,選擇性將問題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數字不會說謊,從過去數年的院舍質素監察及懲處的數字,實是見到政府的執法不力。根據立法會審核2016-17年度開支預算的議員質詢(LWB(WW)0071、LWB(WW)0090),過去數年的「勸諭」、「警告」、「檢控」,已可見得政府的「承擔」。


2011-122012-132013-142014-15
勸諭3097304232043028
警告377348364320

在上述的數字下,過去5年的總檢控只是30宗,亦從沒有「釘牌」。所謂檢控的罰則,也只是一個非常低額的罰款,主要只是$2000至$5000,超過1萬元的罰款,在過去3年只有一宗,也只是$12000。抱歉說一句,這些院舍,呃多長者一個月綜援雙糧已足夠交2次罰款,這罰則毫無阻嚇性。

政府不願承擔安置長者重責

近日政府打算在社會福利署,新增一個助理署長職位,及增加院舍牌照部39個職位,以加強巡查和加密院舍質素監管工作,觀乎政府的計劃,實是見不到新猶。政府不改變巡查模式,以檢查文件作主導而不是實質就服務及照顧安排作出巡察,繼續以警告再警告的方式一次又一次放生院舍。政府繼續打算草擬更多護理指引供院舍參考,事實上社福界不是沒有指引,現時已在《安老院條例》下設有94頁的《安老院實務守則》和116頁的附件表格,問題的重點是一直沒有執行及落實監察。政府亦希望透過此助理署長及新增職位,建立一個有檢控及警告記錄的安老院資料庫網頁,這真是一個笑話,我們連創科局都成立了,到今天要做一個網頁竟要新增一個助理署長職位。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問題的核心,是政府容許不合規格的院舍一直存在,政府不打算取締違規院舍,條例要求過於寬鬆及未能與時並進。政府不願承擔大量私院結業時大量長者安置的責任。

參考審計署第六十三號報告書,下列數字為現行法例及各類型院舍的人均面積,可見法例要求實是過低,有必要作出檢討。


院舍類別住客人均樓面淨面積(平方米)
安老院條例的最低要求6.5
沒有參與買位計劃的私營院舍7.5
甲二級買位院舍8.3
甲一級買位院舍9.9
非政府機構自負盈虧安老院舍17.1
津助安老院舍17.5
合約安老院舍20.8


現時法例要求的院舍的人均面積過低,有必要作出檢討。(黃寶瑩攝)

事實上,安老院條例自96年生效至今,除了面積以外,有不少項目已過時甚久。在現行的條例中,有對高度、中度、低度照顧安老院的分別人手要求,其實即為對比於護理安老院(C&A)、安老院及長者宿舍,分別照顧不同護理程度的長者。在過去數年間,由於整體長者院舍住客護理需要提升,政府已將大部份護理安老院提升至提供持續照顧的護理安老院(COC)。COC的服務水平其實是介乎於護理安老院及護養院之間,護理安老院為中度缺損長者提供照顧,安老院條例屬社會福利管核;而護養院則是為高度缺損長者提供服務,其註冊及規管機制屬醫療及衛生層面。COC不能按護養院相關法例註冊,而按安老院法例則卻是現時法例的嚴重漏洞。在現存的津助服務下,安老院只剩下67個宿位,護理安老院只剩下63個宿位,超過15000個宿位已為COC。加強社區支援 支持長者居家安老

現時,整體的私營安老院舍入住率約為70%,質素一直為人詬病,我們不能接受一個先進發達的香港社會,為社會付出一生的長者在苦無選擇下,入住該等不堪的院舍。在現實的計算,我們更應有條件取締及關閉該些底層質素的院舍,「市場」是有空間吸納受影響的院友,只欠政府的道德責任和跨越心魔。

事實上,除了加強院舍的規管外,加強社區照顧和及早支援照顧是出路。全港長者資助及私營院舍總名額約佔長者人口8%,遠高於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OECD) 的約4.5%;同時資助社區照顧服務約只佔長者人口3%,這其實是與政府的政策口號「居家安老為本,院舍照顧為後援」背道而馳。無論院舍有多美侖美奐,也一定不及在家中自主自立生活,但現實的情況是長者欠缺社區支援,不少人都長期勉強自己清潔家居或煮食等,出現退化勞損或意外,一出事後由「輕度照顧需要」一下子變成「高度照顧需要」而需要入住院舍。其實,這對於長者生活質素、公共服務的提供,也是得不償失。還望政府真的能夠覺悟,重新檢視長期護理政策的方向,以保障長者尊嚴生活。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投稿.安老院質素】開放市場吧!讓公平競爭改善安老院質素沒有政府任何資助的私營安老院,僅靠長者的綜援金提供服務,私營安老院服務質素永遠只能排在最後。我們認為,政府只要訂定服務質素標準,全面開放市場,只要達標機構都有資格參與「院舍住宿照顧服務劵」試驗計劃,使不同機構都有同等的經濟誘因,有能力攀上高峰。

李輝/香港安老服務協會主席


(羅君豪攝)

文:李輝

要說香港是不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城市之一,答案是絕對「是」;要說香港對長者來說,是不是一個友善的城市,答案是絕對「不是」。

近日正值大埔「劍橋」事件一周年,很多媒體又紛紛關注私營安老院的服務質素,作為業界的一分子,自己也覺得,古怪的安老服務市場是時候改變了。

空談安老政策改革 只研究不落實

香港有一個古怪的現象:當社會上最貧窮、最需要幫助的長者,身體機能衰退,失去自我照顧能力的時候,本應得到政府安全網的照顧,只可惜這幫貧窮線下的長者,只能靠綜援金入住私營安老院,接受綜援金價錢的護理照顧服務。

在香港社會家庭結構和經濟急速轉變的今天,30 多年來,安老服務政策依舊原封不動,已經不合時宜。政府當局也深明安老服務政策是時候作出大改革,所以在 20 多年前,已經開始委託大學專家小組,就香港社會福利政策的長遠規劃作深入研究。儘管多年來已做過多場的公眾諮議,專家報告呈交予政府,政策的方向也十分明確——「社區照顧為本,院舍照顧為後援」——但落實政策時,卻舉步維艱。

落實「錢跟人走」 推動安老市場良性競爭

要改變目前安老服務政策停滯不前的困局,「錢跟人走」的院舍住宿照顧服務劵試驗計劃,是擺脫「綜援金受助人入住私營院舍,就家人不能補貼」這個制肘的最佳方法,讓政府、社會、家庭共同承擔照顧長者的責任。

「錢跟人走」是將政府的資助,直接交付予服務使用者而非服務提供者,此舉可有效改善政府在現有長者住宿照顧服務上,資源分配僵化的做法。一方面賦予服務使用者更多的自主選擇權,由用家向服務提供機構投下信心的一票。另一方面,亦可推動市場上的良性競爭,使慣性獲得長期穩定資源的津助機構,也要參與市場上的競爭,改變資助機構由於長期不愁資源供給,而缺乏自我增值動力的情況。使用服務劵的長者由服務「使用者」的身份,提升為服務「購買者」,這種財政支付的轉變,也直接賦權予用家,正所謂「有得揀,先至係老闆」。


去年被揭把長者置於露天平台洗澡的大埔劍橋護老院,日前貼出告示下月將改名為「森林護老院」。(梁鵬威攝)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別讓私營院舍輸在起跑線 政府資源要公平分配

由於私營機構要以市值租金租用物業營運安老院,而津助院舍則無須繳付租金,所以津助院舍實際上比私營機構多了政府在租金上的資本性投入。兩者在不同的起跑線上競爭,服務質素自然有高低之分。如果政府的資源分配,是給予有資源者更多資源,只會令貧者愈貧,富者愈富。沒有政府任何資助的私營安老院,僅靠長者的綜援金提供服務,服務質素永遠只能排在最後。我們認為,政府只要訂定服務質素標準,全面開放市場,只要質素達標,都有資格參與「院舍住宿照顧服務劵」試驗計劃,使不同機構都有同等的經濟誘因,有能力攀上高峰。

我用一個最好的實證例子,講出一個最好的事實讓大家清楚知道。2001 年開始,政府在市場上推出合約公開競投,至今總共批出 28 間合約院舍,有 26 所已經投入服務,當中有 6 間由私院競投營運。這顯示出,在公平的資源分配和競爭環境下,私院在賺取合理利潤的同時,仍可為長者提供媲美津助院舍的優質服務。而近年來,長者寧願留在私院,而不接受津院的情況亦愈來愈多。

應改善服務質素評估方法 達致全民監察

量度服務質素水平,不單只靠安老院牌照部督察巡查,比起督察所記錄的數據和看到的短暫印象,更重要的是服務使用者的滿意度。服務質素的量度指標,應該是院舍日常運作的一貫表演、意外率、投訴率等綜合因素評估得出的結論。院舍參與社署推出的「服務質素計劃」,由地區人士、家屬委員會、服務使用者的綜合評分達至全民監察的效果,將監察院舍服務質素水平的監察權,由政府部門擴展至全民。

很多人將私營安老院服務質素水平參差歸咎於政府監管不力,認為政府加派人手加強巡查,便可以改善私營安老院的服務質素,是大錯特錯。如果大政策不變,用最低的資源,只能永遠購買到最低價的產品,私營安老院的服務質素也得不到改善,最終的受害者永遠是那幫最弱勢的長者。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安老院黑工】低端院舍市場化 長者尊嚴受到挑戰 撰文: 楊鍚聰社會福利的目標,並不只為滿足市民基本生活需要,而是在人生而平等的原則下,確保人的尊嚴得到尊重……低端老人院舍靠市場機制營運,老人只會跟我們在鏡頭裏看到的劍橋院友一樣,赤裸祼的受到欺壓,而完全沒有反抗的餘地。

楊錫聰


羅君豪攝

喜歡中大人類學者麥高登用「低端全球化」形容重慶大廈的經濟活動。這種形容說明資本主義的無孔不入:只要利潤存在,多舊、多落伍、質素多差的手機,香港都可以跟亞非拉經濟落後地區建立供銷紐帶。在微薄的收入下要提升利潤空間,造假隱瞞就難以避免。同樣道理,只要利潤存在,總會有人開辦價格低端的老人院舍。香港有數以十萬計的老人領取綜援和長者津貼,這低端消費群在沒有其他退休保障下,消費能力頂多就只有四五千元;院舍要推高利潤空間,無法在院友身上打主意,就只可以向員工薪金福利,和院舍生活用品食品開刀。所以,劍橋安老院事件,以至如今的黑工問題,從資本主義的角度看,有可能避免嗎?

政府資助院舍名額有限 以「不作為」對待低端院舍發展

每次問題暴露,政府都會以加強監管作為回應,並強調《安老院條例》就院舍質素有仔細要求,只要找到監管漏洞所在,問題必可改善。政府這種邏輯明顯是一種自欺欺人的說法。立法無疑為安老院市場訂定了基本的遊戲規則,無法滿足基本要求的,理應不能在市場提供服務。然而,能滿足要求的,必定是那些可以通過提高收費去確保利潤的院舍;出現問題的院舍,往往就是那些只有靠壓低成本的低端服務經營者。他們只有剝削員工確保利潤,而員工就只有以惡劣的工作表現,去回應這低端的收入。

歸根結底,低端院舍應該巿場化嗎?政府清楚,如果以條例嚴格監管院舍營運,在缺乏利潤的誘因下,低端院舍是無法生存的。沒有了市場提供的低端院舍,政府又怎可以把福利服務收縮,只為缺乏自我照顧能力的老人,提供名額非常有限的資助院舍服務呢?近年政府監管安老院舍的表現,正好反映出,政府在兩難下以「不作為」來應對;「作為」只會為政府製造更複雜的矛盾,挑戰現有政策的存在。


領展各項政策引起多番爭議,今年初已有市民因應外判長發街市事件抗議。(資料圖片)

香港社會福利倒退 長者尊嚴受到挑戰

上述分析,看來很是悲觀,不過認清事實、尋找解決方法,總比自欺欺人強。領滙(展)近年的發展給予我們深刻的教訓:如果硬要以市場機制營運低端的公屋商場,實踐經驗告訴我們,這不是不可能,這是能讓一小撮投資者錦上添花,但卻要以削弱當地居民生活品質作為代價。

社會福利的目標,並不只為滿足市民基本生活需要,而是在人生而平等的原則下,確保人的尊嚴得到尊重。反對領展,是因為公屋商場、停車場市場化後,低收入基層居民失去保護,被迫節衣縮食去應付物價上漲,生活捉襟見肘,令生活尊嚴受到挑戰。同樣,低端老人院舍靠市場機制營運,老人只會跟我們在鏡頭裏看到的劍橋院友一樣,赤裸祼的受到欺壓,而完全沒有反抗的餘地。

社會福利的出現,就是為了保護弱小。當我們驚訝為何老人院舍竟然出現黑工,那我們更應該驚訝,在香港這個所謂的國際都會,為何社會福利愈來愈倒退,而我們竟然愈來愈麻木!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投稿.安老院質素】不改變管治觀念 不會改善院舍質素
面對人口老化,政府仍然不改變私營化管治觀念,對私營安老院舍採取放任態度,亦不跟從社會民意,全面檢討安老院舍實務守則,很難想像私營院舍質素會有何改變。

鄭清發


自 1995 年實施「安老院舍實務守則」開始,已超過 20 年,這個監管制度一直沒有修改和檢討。(羅君豪攝)

文:鄭清發

自 1995 年實施「安老院舍實務守則」開始,已超過 20 年,這個監管制度一直沒有修改和檢討,無論高度照顧,安老院舍人手一直維持很低水平。一位照顧員,日間平均要照顧 20 位長者,夜間,每 60 位長者也只得一位照顧員工作,這樣的人手標準如何提供優良服務?難怪大埔劍橋院舍發生長者集體冲涼的醜聞,相信人手不足就是其中一個原因!故此,不難理解為何申請輪候安老院舍的長者為什麼不選擇私營院舍,甚至至死也要等候資助院舍服務。

人手不足急需保充 社署反問「錢從何來?」

至於所謂的監管制度,更十分離地。除近年新增護理和防感染基本措施外,其餘院舍不論環境、設施、衛生、員工培訓質素、收費、日常飲食質素等,都沒有一個監管標準,加上社署只得 40 位督察,如何巡察全港近 750 間院舍?如此情況,怎可以做到監管工作?所以大埔劍橋事件不是冰山一角事件,私營院舍內,近八成領取綜援長者,居住在質素欠佳院舍內,政府竟然視若無物!


一位照顧員,日間平均要照顧 20 位長者。(羅君豪攝)

因此,改變私營院舍質素的方法,是解決人手短缺問題,包括如何吸引更多人手和培訓,雖然政府在安老服務業引入資歷架構和員工過往資歷認可,其他行業實施制度後,都帶來薪酬和工作條件改善,但安老行業無論津助和私營院舍員工都沒有改變,這狀況令人十分失望!正如工會在 2007 年與社署署長會議中,討論檢討安老院舍實務守則,但社署開口第一句「錢從何來?」可見政府心態不重視人手問題,只有靠輸入外勞,保充人手來解決問題,這也是難於改變安老院素質狀況!


面對人口老化,政府仍然不改變私營化管治觀念,對私營安老院舍採取放任態度,亦不跟從社會民意,全面檢討安老院舍實務守則,很難想像私營院舍質素會有何改變。


雖然政府在安老服務業引入資歷架構和員工過往資歷認可,其他行業實施制度後,都帶來薪酬和工作條件改善,但安老行業無論津助和私營院舍員工都沒有改變。(羅君豪攝)

台灣都已着手改善法例 香港為何一直被動?

與香港相近的台灣,2015 年已通過一項長期護理法案,就人口老化趨勢訂立長期規劃措施,其中包括現時近九成私營院舍,逐步改由法人組織經營,杜絕院舍不合理謀利行為,也檢討如何培訓人手,應付院舍和社區照顧服務需求,亦制訂融資方案等多項措施。



香港經濟或儲備都比台灣好,為何特區政府面對人囗老化,仍處於被動?相信與大市場、小政府管治思維分不開,對公共服務不願承擔責任,私營安老院舍問題是其中一個例子!希望市民大眾都應關注!特別家中有長者的市民,都應主動發表意見!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來稿】焉能不以之為恥?改善私營安老服務 關鍵仍在政府優質服務是始於對長者的尊重,也是出自善良的人性,故此,其發展是不可阻擋的趨勢,順者昌,逆者亡,是自然也是必然……為何政府資助的院舍,不能為急切需要長期護理服務的長者提供及時的院舍照顧服務?為何大部分領取綜援的受助人,需要依靠私營市場來為他們提供服務?

陳靜如


長者對家庭和社會皆有不少貢獻,晚年理應獲尊敬和禮遇。(羅君豪攝)

文:陳靜如

2015 年,私營安老院行業經歷了一次沉痛的洗禮,一宗個別院舍管理不當的事件,成為 2015 年香港十大新聞之首,讓整個行業蒙受奇恥大辱,甚至被公眾貼上「質素低劣」、「虐老」等標籤,令人痛心。

作為有良知的服務提供者,焉能不以之為恥?焉能不奮起自強?

私營素勝公營 唯安老服務例外

私營機構一向關注消費者的需要,其敏銳的市場觸覺,總能迅速地回應並滿足消費者需求。憑着經營者與企業共存亡的危機意識,其靈活求變的優勢、高效率的表現,提供的服務質素,毫無疑問必勝於制度僵化、架構重疊的公營機構。試看香港的教育和醫療行業,無不以私營為質素典範,縱觀全球市場,在公平的市場競爭下,私營機構服務質素無不勝於公營機構。

私營安老服務走過 30 多年的歷史,為何被認為普遍服務質素不如政府機構?是政府安老政策的結果使然?是施政者無力承擔進入老齡化社會的社會資源重組改革?還是施政者閉門造車不察民需?是私營安老服務未能得到與政府機構同等的資源?是大部分私營安老院提供的服務以領取綜援長者為對象?還是經營者個人的素質問題?


私營安老院有助減輕公營醫院病床不足的壓力。(資料圖片)

八十年代,香港步入人口老化,為回應社會的需要,私營院舍在這時期應運而生。

九十年代初醫管局成立後,私營安老院的發展進入了空前的「蓬勃期」,醫管局為了更有效使用公營醫療床位,曾經遍佈醫院走廊的帆布床、那些長期居住於醫院的臥床慢性病患者,陸續被轉介到私營安老院居住。

私營安老院長者 八成是綜援受助人

然而,當時政府並沒有對公營醫療改革,作出相應的後勤支援,例如如何支援離院的長期臥床病人等;社會上亦沒有為安老行業開設普及性技術培訓課程。要維持長期病患者照顧的服務,全靠當時有內地醫護專業經驗的安老院經營者,大力擴張安老院以配合需求。私營安老院舍急速轉型為護理單位,為急切需要院舍服務的長者提供長期護理服務,私院扮演着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

一直以來,私營安老院舍提供的服務量,佔市場總宿位約 70%,由於大部分私營安老院舍的服務使用者,都是領取綜合社會綜援的受助人(約佔80%),致使低資源主導私營院舍市場,只能為長者提供與綜援金額相匹配的簡單基本生活照顧,私院的服務條件與質素參差,其因是市場的供求問題。

為何政府資助的院舍,不能為急切需要長期護理服務的長者提供及時的院舍照顧服務?為何大部分領取綜援的受助人,需要依靠私營市場來為他們提供服務?

荷、德、日、盧森堡 均設護理保險制度

借鑑比香港更早步入老齡社會的國際經驗,當中如荷蘭、德國、日本和盧森堡,選擇建立全面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以規劃老齡社會的長期護理服務融資。目前世界上人口老化最嚴重的日本,自 2000 年長期護理保險生效後十年內,長者護養院的數目便已上升了 3400 間,而長者日間護理中心亦上升至 40000 間,安老行業的蓬勃發展,不但振興了內需,提高了國內的生產力,更為年青人帶來了不少機遇,也因行內的市場競爭激烈,推動了護理服務的發展成為亞洲典範。


日本安老服務發展迅速,圖為當地專為長者而設的「銀髮住宅」。(圖:Premiart Design office)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公營安老院應設審查 先助最有經濟需要長者

香港現有安老院宿位 73595 個,佔 65 歲或以上老人比例 7%,現時是採用由政府提供全民普及、以及毋須篩選的公帑資助模式,其結果是讓大部分最有經濟困難的長者,依靠微薄的公共援助金,接受私營院舍提供最基本的生活照顧服務。

全港 65 歲以上的長者,僅 2.6% 可使用政府直接資助的安老宿位,而據社會福利署直至 2015 年 12 月 31 日的數據,目前入住資助院舍的輪候時間,仍需 8 至 36 個月。

隨着人口老化及長者發病率不斷增加,我們憂慮香港現行普及供應模式能否持續,以及如何確保有限的公共資源能有效和及時照顧到社會最貧窮的長者之問題。參考經濟先進及發達國家,如澳洲、加拿大、韓國、匈牙利、愛爾蘭、墨西哥、新西蘭、波蘭、西班牙、瑞士、英國和美國等,他們的長期護理服務,皆以選擇性提供(經濟狀況審查)為服務準則。在提供長期護理服務時,會透過經濟狀況審查評估使用者的收入和資產,以確保資源可運用於最有需要的長者身上。

2014 年,安老事務委員會的「長者院舍住宿照顧服務券」可行性研究報告,在意見調查中的大部分受訪者均表示支持就住宿照顧服務實施經濟狀況審查。六成多的受訪者認為,應把資源分配給有真正經濟需要的人士。

政府應大膽改革 用資助券「錢跟人走」

院舍住宿照顧服務券的方案,提供了一個層遞式及經濟審查制度,目的是將公共資源集中照顧最有需要人士,以及鼓勵有能力的個人、家庭和社會共同承擔照顧長者的責任,並讓服務使用者可以更自由地在市場上,選擇適合個人需要的服務,其優點就在於能為目前的安老服務困局提供務實的解決方案,也可間接推動私營院舍提升服務質素,最重要的是能為長遠的人口老化而產生的長期護理財政需求,以居安思危的視野,制定了一個公平、合理,讓安老服務可持續發展的資助模式,讓「老有所養、老有所屬、老有所為」,在低稅制的香港,成為全民共同開創的未來,對於未來的世代,必將產生重大的歷史影響!

為了全面提升私院安老服務的整體服務質素,以配合人口老化帶來的護理服務需求,以及改善資助宿位輪候人數眾多和輪候時間過長的情況,政府應拿出仁者的勇氣,徹底改革現行的資助模式,重新定位津助院舍與私營院舍服務的對象,讓公帑津助的院舍承擔起最有需要的長者之照顧,讓社會上較有經濟能力的長者,或對院舍服務有逼切需要的合資格長者,可透過政府層遞式及經濟審查制度,領取資助(服務券)在私營市場購買服務。

用資助券的形式,採用「錢跟人走」的概念,可以讓津助院舍與私營機構各得其位,各擔其責,為不同階層和需要的長者,發展收費合理、適切、與時並進的長期護理服務,以滿足社會不同階層長者的需要,同時讓長者和家人在自由市場上方便、自主地選擇適合他們的服務。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為私營院舍提供支援 提昇整體服務質素


能否建立優質服務,最終要視乎有沒有誠意。(黃寶瑩攝)

本人從事私營安老服務工作 22 年,自 1997 年特區政府成立,把照顧長者訂為三大施政方針之一,並以「老有所養、老有所屬、老有所為」作為安老政策方向,本人便對政府推行仁政、關顧民生深表支持,也許諾自己要為推動優質安老服務盡己所能,回饋家庭長輩及社會長者,為後人、為社會貢獻一生的功德。

儘管私營安老服務一直以來備受社會爭議和責駡,本人從 22 年工作歷練中深知,若要全面提升私營安老服務的整體質素,關鍵在於改變私營安老服務的整體服務對象,畢竟私營市場是消費者務實而忠誠的追隨者,唇齒相依,因為存亡與共。所以優質服務的前提是必須先建立優質服務的物質條件和精神主體,核心在於誠意正心。

如有誠意,可行方向其實有許多,例如開放市場;為私營院舍提供政策支援;提供私營院舍可發展優質服務的市場;策略性規劃安老院舍的土地及院址供應,供營辦商招標租用;增撥資源為行業人力需求策劃、培訓足夠專業護理人才;擴大和優化現行「青航計劃」的規模等等。

至於正確的服務理念,則包括:



  • 確認長者對家庭和社會的貢獻,予以應有的尊敬和禮遇;
  • 提供舒適的院舍環境與周全的服務設施配套,建立優質的服務系統,有專業認受性的服務質素標準與定期外部監控機制,為長者提供健康、足夠的物質生活條件;
  • 發展和關顧長者的潛能和精神生活;
  • 為院舍管理者、專業人士及護理人員提供規範及技術培訓,以提高個人能力和服務質素。

優質服務是始於對長者的尊重,也是出自善良的人性,故此,其發展是不可阻擋的趨勢,順者昌,逆者亡,是自然也是必然。

【編按:作者陳靜如是私營老人院機構的行政總裁。】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頁首 帖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曾訪分區 支持鍵盤翻頁
重要提示:為免用戶蒙受損失及為公平起見, 一律嚴禁透露商戶或裝修師傅資料, 違者會被警告, 嚴重者將被禁言甚至禁訪本討論區, 敬請合作。 (詳情) (用戶守則)
抱歉! 你無權回帖。
如果你已建立帳戶但未登入, 請按此登入
你未建立帳戶? 請按此建立帳戶。(完全免費)
建立帳戶後請按此重載本頁

請按此瀏覽"重點帖子"! X
分區表  登記 登錄 頁首 回帖 搜索 頁尾 在本分區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