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
主頁 » 休閒天地 » 資訊站 » 兩岸新聞 » 【蘋果直擊】台版「豬籠城寨」 不見陽光的地下穴居人
頁尾 帖尾 顯示所有留言 搜索某用戶之留言 回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搜索本分區 搜索

【蘋果直擊】台版「豬籠城寨」 不見陽光的地下穴居人

走進北市內湖的這一處地下室,眼鼻所及,皆是髒亂與臭味,50公尺長的地下走道貫通到底,這裡隔起28間的出租雅房,房門打開,約10坪大的空間,擺著生活必需品,走道就是生活空間,沒有對外窗,僅靠著抽風機,將排泄物的臭味與悶熱排出,但排不出的是被社會忽略的弱勢。

這個地下穴居,宛如台版的「豬籠城寨」,生活空間全在走道上,擺上簡易瓦斯爐,就可以開伙煮食;放個洗手台,就可以刷牙洗臉,洗衣機洗好的衣服,也直接晾在走道,打開房門口就是整棟公寓的排水溝,裡面的居民想洗澡上廁所,也只能到走前後的公共浴廁,但環境再怎麼差,這是他們的「家」

重陽節將至,住在這裡的老人沒有過節的氣氛,僅剩一頓溫飽就是他們最重要的事,《蘋果》走訪住在裡面一位高齡91歲的獨居林姓老翁,他聽力已退化,步履蹣跚的自己弄著食物,他說吃泡麵是他填飽肚子最方便的事,桌子旁邊都是泡麵的空包裝,讓人心酸。

林伯伯桌上都是處方籤用藥,他說子女已各自成家,只能靠著每個月4千元的租金在此生活,久被痔瘡所苦的他,椅子就是他上廁所的地方。

另一位王姓老翁與妻子住在這,已有4年以上,他們居住的房門一打開,堆滿雜物,已無容身之處,狹小的空間還擺放著祖先牌位,僅靠著對抽風扇,排出屋內的悶熱與香煙。

內湖週美里里長黃俊壽表示,這裡多年前原本是地下市場,但停止營業後改建成一間間的房間出租,有時靠著公益團體捐贈的白米,會先發給這裡的低收入戶,里長說:「這裡原本租金便宜,就集中了許多弱勢與老人」

長期關注老人福利的立委吳玉琴表示,看到這裡的生活環境,驚訝的表示:還有這種地方存在,可見「政府做的還不夠」,我們不應該讓長者孤獨死亡或是孤獨的面對自己的生活,居住的環境也應該安全、乾淨有尊嚴。

走進這個地下室,無法置信這裡是首善之都的台北市,隔著基隆河,還可以看見台北101的繁華,但這個地下室,社會資源彷彿跟陽光照不進去一般,成為一個被遺忘的角落。(突發中心何柏均、陳建緯、陳鼎仁/台北報導)

91歲的林姓老翁獨自居住在地下室內的房間。陳建緯攝

地下室隔成28間房間,靠著一條走道連通到底。何柏均攝

裡面居住都是弱勢民眾。何柏均攝

91歲的林姓老翁自理生活。何柏均攝

許太太居住在擺滿物品的空間內。何柏均攝

位於北市內湖區的地下室入口。何柏均攝

走道長約50公尺,混著悶熱與臭味。何柏均攝

林姓老翁獨自生活。何柏均攝

居民只能將生活物品擺放在走道上。陳建緯攝

住在這的居民大都為社會上的弱勢。陳鼎仁攝

走道擺滿生活用品與雜物。陳鼎仁攝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爽編看完這則新聞有滿滿的感觸啊QQQ

本周日是重陽節
這個以往敬老崇孝的活動
隨著風俗演進逐漸式微

這次的採訪專題帶大家看見首善之都:台北
在科技新貴聚集的內湖中
有一座地下「豬籠城寨」
這裡的居住環境真的好可怕><

我們準備好面對即將高齡的台灣了嗎?
我們看見老人的需求了嗎?
我們理解長照者的辛苦了嗎?

希望可以透過這則新聞凝聚社會共識
讓讀者互相討論、對話
一起來看見未來台灣可能會發生的事情吧~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地下穴居」成老人蝸居 全北市還有22處



許多老人因為經濟弱勢,導致只能居住在環境惡劣的地方。何柏均攝


內湖地區一棟老舊公寓地下室成為「地下穴居」,許多獨居老人與弱勢民眾居住在此,生活環境惡劣,讓人不敢置信這是位於寸土寸金的台北市。北市社會局表示,年初清查北市有22處的65歲以上2人聚集的蝸居,包括之前媒體報導過的大同區與萬華區等。
長期為租屋民眾團體發聲的崔媽媽基金會表示,這些弱勢民眾或獨居老人會因為經濟能力,付不起昂貴的租金住環境好的地方而聚集在一起,最後就變成居住環境惡劣的地方。
崔媽媽基金會居住扶助部主任馮麗芳也坦言,他們在為弱勢尋找租屋地點時,有募集愛心房東計畫,但最大的困難就是找不到房東願意出租,因為房東會害怕房客年紀太大,在屋內出了意外,或是收不到租金,所以內湖地下穴居這個地方,若房東能改善居住環境,或許還稱得上某方面的愛心房東。
馮麗芳也表示,老人在蒐集資訊能力上本來就比較弱,對於居住選擇就少,所以建議可以先找里長或社工在第一線幫忙,或是尋求公部門資源,找公設的老人公寓或安養院等居住場所。
此外關注老人議題的立委吳玉琴也表示,在社會資源最多的台北市不應該出現這種地方,她也認為未來老化人口越來越多,老人照顧與居住的問題甚至比青年住宅更迫切,而不是只把社福資源聚焦在青年世代。
吳玉琴也表示,有些人沒有進入低收入戶的補助對象,補助少找到的資源有限,在貧窮線上掙扎的人反而過得辛苦,所以希望政府能夠做的更多,必須列管追蹤這些居住品質不佳的地方,讓經濟能力差的老人或民眾,能夠有個基本且乾淨的生活環境。(突發中心何柏均、陳建緯、陳鼎仁/台北報導)



北市清查後發現還有大約22處類似的蝸居環境。陳建緯攝

本帖最後由 folee2008 於 2016-10-04 17:39:46 編輯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非人生活
G1258。  市2。 藍卡2010。  審查日子唔記得。April  2016. 第一次派賢達樓高層向東南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非人生活x2
ssslee 發表於 2016-10-04 18:38:17 原文
命裡有時終需有,

命裡無時莫強求。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U036 擴1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頁首 帖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曾訪分區
重要提示:為免用戶蒙受損失及為公平起見, 一律嚴禁透露商戶或裝修師傅資料, 違者會被警告, 嚴重者將被禁言甚至禁訪本討論區, 敬請合作。 (詳情) (用戶守則)
抱歉! 你無權回帖。
如果你已建立帳戶但未登入, 請按此登入
你未建立帳戶? 請按此建立帳戶。(完全免費)
建立帳戶後請按此重載本頁

公屋申請速報系統 X
分區表  登記 登錄 頁首 回帖 搜索 頁尾 在本分區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