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穴居」成老人蝸居 全北市還有22處
許多老人因為經濟弱勢,導致只能居住在環境惡劣的地方。何柏均攝
內湖地區一棟老舊公寓地下室成為「地下穴居」,許多獨居老人與弱勢民眾居住在此,生活環境惡劣,讓人不敢置信這是位於寸土寸金的台北市。北市社會局表示,年初清查北市有22處的65歲以上2人聚集的蝸居,包括之前媒體報導過的大同區與萬華區等。
長期為租屋民眾團體發聲的崔媽媽基金會表示,這些弱勢民眾或獨居老人會因為經濟能力,付不起昂貴的租金住環境好的地方而聚集在一起,最後就變成居住環境惡劣的地方。
崔媽媽基金會居住扶助部主任馮麗芳也坦言,他們在為弱勢尋找租屋地點時,有募集愛心房東計畫,但最大的困難就是找不到房東願意出租,因為房東會害怕房客年紀太大,在屋內出了意外,或是收不到租金,所以內湖地下穴居這個地方,若房東能改善居住環境,或許還稱得上某方面的愛心房東。
馮麗芳也表示,老人在蒐集資訊能力上本來就比較弱,對於居住選擇就少,所以建議可以先找里長或社工在第一線幫忙,或是尋求公部門資源,找公設的老人公寓或安養院等居住場所。
此外關注老人議題的立委吳玉琴也表示,在社會資源最多的台北市不應該出現這種地方,她也認為未來老化人口越來越多,老人照顧與居住的問題甚至比青年住宅更迫切,而不是只把社福資源聚焦在青年世代。
吳玉琴也表示,有些人沒有進入低收入戶的補助對象,補助少找到的資源有限,在貧窮線上掙扎的人反而過得辛苦,所以希望政府能夠做的更多,必須列管追蹤這些居住品質不佳的地方,讓經濟能力差的老人或民眾,能夠有個基本且乾淨的生活環境。(突發中心何柏均、陳建緯、陳鼎仁/台北報導)
北市清查後發現還有大約22處類似的蝸居環境。陳建緯攝
本帖最後由 folee2008 於 2016-10-04 17:39:46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