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
主頁 » 本港基建與民生 » 交通&道路 » 八達通加入的士流動支付戰團 掃QR Code收車資免讀卡器
頁尾 帖尾 顯示所有留言 搜索某用戶之留言 回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搜索本分區 搜索

八達通加入的士流動支付戰團 掃QR Code收車資免讀卡器

繼「支付寶」及「微信支付」後,八達通公司確認旗下應用程式「O! ePay」將進軍的士流動支付市場,讓司機透過二維碼(QR Code)收取車資,毋須再額外租用八達通讀卡器。但有的士車行抱持觀望態度,認為八達通需先交代會否收取行政費;有科技界人士認為,營運商為搶奪市場,初期會以豁免行政費作誘因,但相信其後收費無可避免。







明報記者 賴銘傑 畢嘉敏

八達通公司早於今年9月預告,將於本月推出QR Code支付服務,本報記者近日登入「 O! ePay」應用程式,發現「掃描QR Code及付款」的功能已經啟用。本報其後向八達通公司查詢更多細節,獲書面回覆其QR Code支付服務,「將可支援的士業界作接受車資之用」,但未有透露推出日期及會否收取行政費等細節。

的士團體﹕月初八達通公司曾接觸

本港的士業界曾於2011年引入八達通卡付款,但高峰期只有約400輛的士安裝讀卡器,需租借讀卡機費用及行政費是當時業界反應消極的主因(見另稿)。推動的士發展聯會發言人陳民強昨天向本報確認,八達通公司本月初曾與他接觸,透露有意重整旗鼓,以電子支付方式再度進軍的士市場:「今次他們希望謹慎一些,等技術再成熟一點才推出,今年內應未必能推出。」他說,八達通公司沒有透露會否收取行政費,而根據過往經驗,他估計八達通會收取每宗交易1%作行政費。

須按表收費 行政費不可轉嫁乘客

香港的士業議會副主席黃保強表示,八達通公司近年一直與業界溝通,亦曾向他推銷QR Code支付服務,惟一直未落實行政費水平,「八達通跟我們說,要有心理準備會收行政費」。黃又透露,業界曾向運輸及房屋局提出,要求按用者自付原則,將行政費轉嫁到乘客身上,惟局方稱按法例司機只能「按表收費」,變相否決有關建議。

運輸署資料顯示,全港現時有逾1.8萬輛的士,對於八達通再次進軍的士電子支付市場,有司機及車行均抱觀望態度。有逾500名司機的新星的士同業聯會會長陳偉明認為,八達通加入市場可讓乘客多一個選擇,但他認為行政費屬「一大阻礙」,加上其他電子支付平台策略較進取,對八達通加入市場做法有保留。有逾百輛的士的珍寶的士創辦人周國強也關注行政費水平,認為是業界決定採用與否的關鍵。本報曾聯絡香港的士商會及的士商會聯盟等組織,至截稿前未獲回應。

專家指初期吸客豁免 日後難免收費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會長方保僑表示,「O!ePay」使用的QR Code收款功能,操作上跟「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無分別,「最重要是不用像以往,需要在車上安裝一個讀卡器做交易,只需一部智能手機就足夠」。他稱,不同營運商初期為搶奪市場,會以免行政費吸引業界使用,但他預計「等司機和市民習慣後,便會向司機收取行政費」。

方保僑又稱,八達通在交通支付方面具「壟斷地位」,「八達通是由巴士和港鐵等公司共同成立」,而其他流動支付工具,能夠打入的士以外的交通工具「機會甚微」。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需租機兼抽佣 2011年引入僅400的士安裝

本港的士業界曾於2011年引入八達通卡付款,但高峰期只有約400部的士安裝讀卡器,佔當時全港逾1.8萬部的士約2%。有的士業界剖析當中原因,在於司機當年需承擔租借讀卡機費用,並需將每天營業額的1%交予八達通公司作行政費,令業界對反應消極。







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的士司機分會主任杜燊棠表示,業界事實上不抗拒使用電子支付,但當年引入八達通付款,司機需承擔約300元的租機費,加上每天營業額的1%會被抽作行政費,令司機實際收入減少,「基本上無人再收八達通」。

杜燊棠續稱,近日進軍市場的「支付寶」及「微信支付」,因免收司機行政費,又毋須使用讀卡器,引入門檻較低,較易為司機所接受。

電子支付免卻外幣兌換麻煩

杜燊棠稱續稱,旅客身上若無足夠港幣,業界一般接受以人民幣或美金支付車費,「但就未必跟足當日匯率,一般做法是按咪表收費,再打折(與港幣兌換差價)收取外幣」。他稱,以機場前往油尖旺地區為例,車資大約250元,如果乘客用人民幣付款,會將車資打九折,即是收取225元人民幣;若乘客是繳付美元,司機一般會以「7算」匯率計價,「始終司機收了外幣後,還要到銀行或找換店兌回港幣,多了一重工夫和手續費」。杜預計,業界引入電子支付後,可免卻他們事後到找換店兌換的麻煩。

微信支付用家:只要不收行政費會用八達通


任職的士司機10多年的蘇偉堅,半個月前安裝「微信支付」收取車資,但直至上周日(5日)才首次使用。他在登記使用後發現,用流動支付能獲取多項回贈,又稱只要不收取行政費,他願意同時使用多個電子支付平台。





不擔心留紀錄影響報稅

對於有業界擔心電子支付令收入留有紀錄,或影響報稅,蘇認為是過慮,因電子支付未能反映真實收入情况,「像我這星期只有30多元是用電子支付收取,如果用這個紀錄作準,我可以領取綜援了!」

蘇偉堅早前在第三方電子支付平台Valoot Pay(平台支援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登記了身分證、的士證、銀行戶口等資料。

微信支付免手續費兼回贈

上周日(5日)他首次用平台收車資:「有內地乘客沒有港元現金,主動問我有沒有電子支付。我需要打開支付平台,輸入收費金額,再掃描乘客手機的QR Code,整個過程大約兩分鐘,與收取及找贖現金所需的時間相若。」

蘇續稱,該程車費30.8元,最終他的「微信支付」戶口收到32.85元,即大約獲得7%回贈。



此外,「微信支付」暫不收手續費,更推出不同誘因吸引司機使用,包括登記使用可獲100元回贈,若在當周周一至周五使用,會再有50元回贈。司機可將支付平台的餘額轉至銀行戶口,但每次轉帳金額最低為150元。他認為限制雖會帶來不便,但金額不大,安排可接受。蘇又說,若八達通或其他電子錢包進入市場,只要不收行政費,他都會考慮使用。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用過電子支付難回頭」 內地人嘆港落後

內地流動支付已融入日常生活,不少居港的內地人認為,本港在流動支付方面發展遜色。在港內地畢業生聯合會主席耿春亞表示,現時在內地乘搭的士等交通工具,已完全不需要使用現金,但他本周在港乘搭3次的士,均無法以電子支付。他認為香港在電子支付方面需要急起直追:「香港看似已經很方便,不需要使用電子支付,但其實只要用過,就無法回頭。」







內地誘因鼓勵使用 港要手續費

耿春亞指出,香港的無現金交易不少都要收取手續費,而內地則會提供不同誘因,鼓勵消費者使用,「例如上網買電影票,香港的戲院要收8元手續費,內地反而會給顧客10元回贈,讓你可以在戲院消費。」他認為,香港無論商界還是消費者,對無現金交易仍有顧慮,窒礙香港電子支付發展。

從重慶來港工作的段小姐表示,流動支付在內地十分流行,「點外賣、上餐館、看電影、朋友轉帳、交房租,幾乎所有要支付的項目都能夠應用」。

「八達通也方便」 盼覆蓋更廣

來港生活後,段小姐發覺到處都不能用流動支付,「最開始感覺不方便,但不久就習慣了,因為八達通用起來也很方便」。她又稱,若流動支付在港的消費覆蓋面夠廣,日常生活會更方便。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支持, 因為我就打死都唔用支腐補咖喇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回應 #4 chanster
唔使打死……我都唔用支付寶!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1查看名單


十卜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頁首 帖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曾訪分區
重要提示:為免用戶蒙受損失及為公平起見, 一律嚴禁透露商戶或裝修師傅資料, 違者會被警告, 嚴重者將被禁言甚至禁訪本討論區, 敬請合作。 (詳情) (用戶守則)
抱歉! 你無權回帖。
如果你已建立帳戶但未登入, 請按此登入
你未建立帳戶? 請按此建立帳戶。(完全免費)
建立帳戶後請按此重載本頁

公屋申請速報系統 X
分區表  登記 登錄 頁首 回帖 搜索 頁尾 在本分區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