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私樓土地供應今年超標,樓價仍升逾13%,皆因市民有強烈置業剛需,息口又持續超低所致。展望明年樓市仍高企,關鍵則視乎特首林鄭月娥能否落實新房策。
兩大樓價指數 全年升逾13%
差餉物業估價署昨公布11月份樓價指數為347,連升20個月,按年升逾13%。與此同時,中原地產公布的城市領先指數CCL為165.62,按周升0.19%,全年則升13.2%。
由於利好樓市的因素未變,展望明年樓價仍高企,重中之重則為林鄭月娥今年拋出的新房策能否落實。因明年是林鄭落實房策的關鍵一年,在4方面足以左右樓市走勢。
其一,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明年首季料會發表報告諮詢公眾,究竟是進行大規模填海?抑或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地區?還是開發棕地?最終能否透過大辯論就開拓新土地凝聚到社會主流意識?一旦成功尋求到社會共識,將有利政府制定造地政策,而政府亦要盡快落實執行,這樣才有望紓解樓荒問題。
其二,林鄭提倡的首置上車盤,究竟採用甚麼模式發展?如何定價?如何發售?資助計劃是暫時性幫助未曾置業的中產人士?還是會成為恒常化政策?這些都會影響中產人士入市意慾,相關問題待明年中政府公布具體細節才有分曉。
其三,綠置居是林鄭提倡置業為主導的房策主軸,把大批新建公屋改作綠置居出售,供公屋戶申請,以加快公屋單位流轉量,幫助基層上樓。綠置居的具體路向,亦要在明年下半年才會出台。
美疊加效應多 入市前須審慎
其四,由於拓地需時,填海或開發郊野公園,從規劃到落實和建成房屋,動輒需時10年以上,純屬遠水。發展商手上擁有逾1,000公頃閒置農地,若能釋出這些農地,是紓解地荒的最快捷方法。政府不應忌諱官商勾結的指控而拒絕公私合營方法,宜積極提出各種方案進行磋商和試驗,在不觸碰補地價這敏感議題下,透過其他誘因,吸引發展商釋出農地,協助政府興建公營房屋。
若新房策能成功在供應層面落實,讓市民有路綫圖去等抽居屋或首置盤,不用急於高追私樓,樓價升勢有望減慢。盡管明年樓市依然審慎樂觀,由於美國儲局明年可能再加息3次,疊加縮表和美國減稅,資金可能流向美國,抽高港息,故市民入市前須衡量風險,上車前務必先計數。
http://paper.hket.com/article/19 ... 6%E8%90%BD%E5%AF%A6本帖最後由 SGC 於 2017-12-30 20:03:29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