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
主頁 » 休閒天地 » 康樂園 » 閱讀 » 「強制住院」是精障家屬的救贖還是患者的權利傷害?
頁尾 帖尾 顯示所有留言 搜索某用戶之留言 回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搜索本分區 搜索
1...3
支持鍵盤翻頁

12月尾

出院後,我回到大埔宿舍居住,幸好他們還留著我的宿位。回到日常生活,我仍是忙著以「精神康復者聯盟」主席的身份為同路人爭取櫂益。


錢暫時還夠用,因此沒有當餐廳侍應了,只是偶爾去當當「臨記」應付宿舍必須工作的要求。當「臨記」挺好玩的,劉德華劉青雲等大明星都和我拍同一幕戲,厲害吧。我對錢沒那麼渴求了,出院後不再研究炒股。可能是因為看聖經時有句經文觸動了我吧:「……我必震動萬國。萬國的珍寶、必都運來……」(哈該書2:7)只要追求祂,自有財寶會運來。

我又回到大埔醫院覆診,這已經是我一年內第5個主診醫生了。他減去我服藥的份量,所減的主要是治療皮膚敏感的藥。他也說自己進取。我覺得自己很幸運,遇到位願意減藥的醫生。因為減藥後我不再那麼容易有打嗑睡及口乾等副作用。


12月25日

年末又是一堆大時大節。我聖誕節和除夕都是自己一人在大埔宿舍渡過。沒關係,我樂趣可多了,共享單車才$3一小時,我可踩上大半天,由中文大學踩回大埔。晚上則吃吃串燒。大埔也有聖誕燈飾,我一個人也可自拍。

和哥哥偶爾吃飯喝茶,但是我入院時他剛好去外國旅行了。其實我和前妻育有一子一女,但在他們很小的時候我就住院,實際相處時間不多,他們和我不親也正常。但讓我很感動的是,這次我在醫院裡和紋身漢打架後送院時,兒子竟然來看我了。我視為因禍得福,是驚喜及禮物,但不是必然。現在他們都廿多歲了,有自己的世界,我不會強求他們經常來看我。我一個人也很快樂。


12月30日

這天,我正式轉會加入教會。很開心!終於成為他們一份子!可惜的是,我發了邀請函給哥哥及子女,但沒有親人來觀禮。

2018年一定會更好的,我咁叻,有咩捱唔過。

(鄺志輝Gary,52歲)



這次我在醫院裡和紋身漢打架後送院時,兒子竟然來看我了,很感動。2018,我想我會過得更好。
  • 精神科專科醫生莊勁怡曾在公立醫院精神科工作約十年,她指一般情況下,求診者不會無故被轉換主診醫生,「除非搬家、入院、或是原本的醫生已經離職。」她指出,轉醫生及轉藥物是兩回事,頻繁轉換主診醫生也不一定影響醫療質素,相反求診者可聽取多些不同意見:「在公立醫院體制下,新醫生也可查閱求診者的檔案及服藥記錄;如求診者正在服用的藥物效果良好,新醫生也會開相同的藥、用相同的治療方案。」
  • 她指若求診者不滿意醫生所開的藥,應盡快向醫生反映、尋求雙向及坦誠的溝通,又可在每次覆診前先把疑問寫下,把握求診時間向醫生查詢。但不建議求診者自行加藥、減藥或停藥,因有過量服用及復發的風險。
  • 若懷疑因藥物突然感到不適,在緊急情況下可考慮到急症室求診,急症室醫生向精神科醫生諮詢意見後,可能會調較藥物,甚至安排入院。
u-01594-8  
揀樓次序: P058613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頁首 帖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曾訪分區
1...3
支持鍵盤翻頁
重要提示:為免用戶蒙受損失及為公平起見, 一律嚴禁透露商戶或裝修師傅資料, 違者會被警告, 嚴重者將被禁言甚至禁訪本討論區, 敬請合作。 (詳情) (用戶守則)
抱歉! 你無權回帖。
如果你已建立帳戶但未登入, 請按此登入
你未建立帳戶? 請按此建立帳戶。(完全免費)
建立帳戶後請按此重載本頁

請按此瀏覽"重點帖子"! X
分區表  登記 登錄 頁首 回帖 搜索 頁尾 在本分區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