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
主頁 » 休閒天地 » 資訊站 » 兩岸新聞 » 獨家直擊廢塑入港 戳破「雷龍政府」卸責謊言
頁尾 帖尾 顯示所有留言 搜索某用戶之留言 回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搜索本分區 搜索 支持鍵盤翻頁

攤開布蘭特(Brent)原油走勢也確實如此。去年8月初,油價約在每桶50美金徘徊,其後在產油國合力減產的驅動下,油價在今年一度站上每桶75美元,年漲幅達50%。然而,據基管會針對寶特瓶回收商的調查,今年8月寶特瓶回收價為每公斤5元,與去年8月相同。

「現在幾乎每家造粒廠都在進口!」亦屬廢塑大宗回收物的PE罐(即牛奶罐),目前回收價約每公斤22~23元,基隆回收商蔡明鉅說:「照以前的油價,現在的回收價應該起碼31、32塊,」他表示,今年許多下游的塑膠造粒廠,大量進口歐美廢塑膠後,「就不給我們漲價,反正要賣不賣隨你。」

他再以PP(聚丙烯)為例,透露其實從5年前中國頒佈「綠籬行動」、打擊國外廢棄物走私,台灣PP回收價就幾乎沒動過,「現在PP根本出(貨)不出去,因為現在PP的回收量最多,然後政府又要禁塑。」

【環保局委外價格、新北流標】

隨著國內回收價不斷探底,嚴重壓縮業者獲利,目前連地方環保局委外的「回收物標售價」也受影響。新北市環保局循環科長蔣本芝指出,今年紙廠限收廢紙後,回收價連續下跌,導致新北有5個區域的標案,遭回收業者棄標。她說,業者自覺「越做會虧越多」,寧願被沒收80至200萬的保證金,也要認賠殺出。

她說,後來環保局重新招標,將處理費從每公斤3.3至4.2元,調降到2.6至3.7元後,才把所有標案招標成功。

基隆部分,儘管還沒遇到廠商流標、棄標,但基隆環保局透露,今年開出的回收物標價為每公斤1.01元,低於去年的1.12元,原因就在於今年國內回收物價格大跌,倘若沒有調降標價,恐將遇到與新北類似狀況,「如果未來持續低迷,會繼續影響政府標出去的(回收物)價格。」

(新調查中心侯良儒、林奐成、陳偉周/調查報導)
國內廢紙回收價格皆由三大紙廠規定,圖為基隆資收場進行紙類回收作業。
回收物需靠人力去挑揀雜質。

大量的回收廢紙堆積在回收廠內。
大批資收物堆積。

紙廠限收影響下,高雄一間回收場內,堆積大量廢紙。
基隆廢止價格只剩下1.5元,讓多拾荒者哀嘆,撿一整天連換一個便當錢都不夠。
基隆資收站。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東南亞也禁廢 美業者自責「不該影響他國」

菲律賓馬尼拉的維塔斯河,塑膠垃圾到處漂流,拾荒者生活其中。法新社
(更新:新增網友回應)

中國年初禁止進口洋垃圾後,歐美各國將廢塑料出口到東南亞,對環境造成衝擊,泰國、越南等國已紛紛出手反制。如此情況,令美國非營利回收業者唐諾維奇(Alex Danovitch)內疚:「美國不能出口垃圾到其他國家,那些垃圾會以更不受管制的方式處理,對他國民眾產生巨大影響!」

■不甘當世界垃圾場 中國開第一槍禁止洋垃圾

歷史上,「回收廢料」作為國際貿易的一種商品,「輸出國」通常是經濟已具規模的先進國家;而「接收國」則是經濟正在快速起飛、對資源需求大、人力成本低的開發中國家。

目前作為廢料輸出大國的美國,其實在19世紀中是扮演接收國,從歐洲進口大量回收資源,用於國內生產,例如進口破布生產紙張。風水輪流轉,二戰後美國壯大,而急需資源、擁有大量廉價人力的日本及南韓,便成了外國廢料的接收國。到了20世紀後期,國際廢料的最大進口國變成中國。

美國喬治亞大學研究統計,自1988年起,全球近半數廢塑進入中國後,被製做成再生塑料,當地加工廠將之與原生塑料混合,再製成塑膠加工品。《蘋果》調閱「國際貿易中心」(ITC)數據,發現自2006年起,中國每年進口廢塑料逾500萬噸且不斷增加,在2012年來到最高峰的887萬噸。

然而,2016年紀錄片《塑料王國》推出,揭露中國塑料回收的環境汙染,引發熱議。為擺脫惡名,中國海關總署在當年展開「國門利劍行動」,打擊走私洋垃圾;2017年12月31日,中國當局更啟動第一波禁廢令,禁止24種固體廢物進口,包括未分類的廢紙、8種廢塑料、11種廢紡織原料及4種釩渣。

這紙禁令對全球回收體系投下震撼彈,打亂廢棄物進出口秩序。長久以來,歐美國家製造大量垃圾,但該國境內的業者卻無力處理;抱持眼不見為淨心態,他們將垃圾塞進一箱箱的貨櫃出口。喬治亞大學估計,至2030年前,中國禁廢將導致全球1.1億噸廢塑膠「無處可去」,形成垃圾危機。

■洋垃圾下一站:東南亞

找不到出口的洋垃圾,正在全球亂竄,東南亞更淪為新的「世界垃圾場」。《蘋果》爬梳ITC數據,發現泰國今年第1季進口廢塑量,達到歷史新高的15.7萬噸,較去年同期暴增8倍;其中,泰國廢塑的第一大輸入國為日本,首季出口量5.4萬噸,較前一年增加16倍。馬來西亞今年第1季則進口31.8萬噸,年增近5倍。

洋垃圾湧入增加環保負擔。根據環團「地球日網絡」公布的「未妥善處理塑膠垃圾的國家」名單,印尼、菲律賓、越南、泰國、馬來西亞都被點名。例如印尼,未妥善處理的塑膠垃圾比例高達1成;首都雅加達每天製造4500噸垃圾,多數掩埋在附近的「垃圾山」,未回收利用。

今年5月,一頭「領航鯨」擱淺在泰國南部運河,氣若游絲、食不下嚥,5天後不幸死在救援團隊的懷裡。後來解剖竟發現,牠的胃中有80個塑膠袋與其他垃圾,總重8公斤,推斷就是奪命元凶。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任何國家,應該最優先回收自身垃圾」

美國「尤瑞卡回收」(Eureka Recycling)政策與研究部門副總裁唐諾維奇指出,美國缺乏回收處理業,原因是回收價無法和中國業者競爭,加上西岸出口十分便利,助長廢棄物出口態勢,「美國未能開發本地市場,也沒有要求製造業者採用更多回收物質,反而是依賴中國作為出口市場,來處理美國的回收產品。」

他說,中國發布禁令後,美國大量回收物「無處可去」,西岸城市多半將廢塑或廢紙,轉移出口到其他國家;其他區域的回收業者,如果找不到市場出口,就會找地方直接掩埋。

對於一個國家處理垃圾的態度,唐諾維奇直言:「任何國家,當然應該最優先、最大程度回收與移轉自己國家的垃圾,並把送往掩埋與焚化爐的數量,降到最小,」如果一個國家不斷出口回收物,就不會重視本地的回收基礎建設。

■為保護環境 東南亞各國祭出禁令

意識生態將遭受衝擊,東南亞的泰國、越南等國,至今年6月起紛紛禁止「洋垃圾」進口,台灣依然無動於衷,凸顯政府「無為而治」的荒謬。

泰國政府6月下令,暫時禁止進口電子與塑膠廢料,並對全國的回收設施展開體檢。馬來西亞政府,也在7月撤銷業者進口洋垃圾的許可,責令業者限期改善製程產生的污染;待通過檢查後,才能再次申請進口。

今年6月,越南官方表示「為避免國家淪為垃圾場」,暫停進口廢紙與廢塑4個月,並打擊非法的洋垃圾走私。越南政府更強調,「廢紙與廢塑作為生產原料的需求確實存在,但這樣(進口洋垃圾)只會造福處理廠,而非環境」,展現打擊洋垃圾的決心。

報導出版後引發網友熱議,網友Alfonso Lin表示,「民進黨政府真是大有為啊,中國不要台彎要,東協不要台彎收,洋垃圾不禁,禁吸管。」Benjamin Law指出,「應該當地的環保法規不會同意蓋回收廠吧~跟台灣環評。」包青天則認為,「台灣太強了,有辦法把中國不要的工作搶來做。中國挖台灣的人才,台灣挖中國的垃圾。」

(新調查中心林奐成/調查報導)


越南河內的回收場,廢棄寶特瓶堆成小山。
越南國內廢塑很多,現在還得處理國外廢塑。圖為河內一名回收老翁整理寶特瓶。
印度新德里貧民區的一條運河,已被塑膠垃圾堵塞。
印度新德里貧民區的一條運河,已被塑膠垃圾堵塞。
一頭領航鯨5月不幸擱淺泰國運河,動保團體緊急救援。
獸醫對鯨魚進行解剖。
解剖發現,鯨魚胃裡竟有80個塑膠袋,推斷就是害死他的元兇。
美環保業者唐諾維奇在台接受蘋果訪問時坦言,美國缺乏回收處理業,中國發布禁令後,美國大量回收物「無處可去」。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洋垃圾無限進口 百萬噸廢料成環境殺手


中國禁廢令上路後,導致今年有超過100萬噸「洋垃圾」湧向台灣,衝擊國內回收體系。

更新:(新增環保署回應、照片)

中國禁廢令上路後,導致今年有超過100萬噸「洋垃圾」湧向台灣,環團斥:「處理廢紙除了耗水、耗能,更會造成空氣汙染。」學者則說,進口廢棄物將排擠國內回收量,像去年國內廢紙就少了40萬噸,「這40萬噸跑哪去哪?絕對進到清潔隊那裡。」

■紙業用水去年增80萬噸水

造紙業是國際公認高耗水、高耗能的輕工業,據水利署2016年報指出,造紙業每年用水量達2.3億噸、約一個石門水庫有效用蓄水量,是東部、北部工業用水之冠,全國來看則是用水第2多的產業,用水比14.5%;就單位面積的用水量,造紙業每公頃用水達1030噸,不僅在所有產業排名第1,更是電子業的5倍。

「製造1噸的衛生紙,就要耗費15噸的水,」中興大學森林學彭元興教授分析,造紙業極為仰賴水資源,1噸的文化用紙(指書籍、報章雜紙等)則需消耗10噸的水,生產1噸的工業用紙(紙箱、紙杯等)則需要5至8噸的水。

因此,當紙廠大量進口國外廢紙,加上目前國際用紙需求大好,去年生產工業紙量,相較前年增加了8萬噸,相當於額外耗水80萬噸;看守台灣秘書長謝和霖痛斥,「處理廢紙會除了耗水、耗電,過程中會更產生空氣汙染,政府怎麼可以讓國外垃圾進口,徒增環境負擔。」

■紙廠偷排千噸廢水遭法辦

「有些紙廠進口品質很差的廢紙,連帶產生空氣污染,引來居民抗議。」謝和霖說:「彰化一間紙廠偷排放上千噸的紙漿廢水、戴奧辛等鬧上新聞版面,除了被開罰千萬,還遭地檢署法辦。」全國各紙廠層出不窮的汙染事件,顯示造紙業對環境的衝擊。

「去年紙廠對國內廢紙的採購少了40萬噸,這些紙絕對進了清潔隊,難保不會進了焚化爐。」彭元興表示,紙廠一年採購280萬噸的國內回收廢紙,「因為分類不乾淨、品質不好,必須打85折,剩下的都是垃圾。」

國內唯一處理紙容器的連泰造紙業也指出,「若沒有妥善處理廢棄物,會破壞回收循環系統。」連泰經理連大鈞分析,例如紙餐盒上的塑膠膜,他們會進行分離再製塑膠粒,倘若少了這道手續,因塑膠膜燃點高,如果進焚化爐燒,會間接造成環境負荷。

基隆回收業者透露,「現在回收價格幾乎崩盤,很多沒有處裡的廢紙、廢塑直接進了焚化爐燒掉。」據環保署統計,台灣每年焚化爐燒掉的一般廢棄物垃圾量,平均約300萬公噸;但今年1月到3月的垃圾,比較去年同期,明顯成長了12萬公噸的垃圾。

■ 洋垃圾加重焚化爐處理量? 官員:沒有增加

彭元興也指出,去年台灣紙廠增加進口廢紙的採購量後,造成對國內採購的廢紙量較前一年減少40萬噸,「這40萬噸跑哪去哪?絕對進到清潔隊那裡,其中不能回收的廢紙,可能就進焚化爐燒掉了。」

《蘋果》前往基隆市、新北市環保局求證,官方回應:「我們垃圾焚燒量逐年下降,沒有增加。」但有清運業者向《蘋果》提供公文痛批:「今年新北市政府以焚化爐歲修為由,限收垃圾的進廠量,所以不是垃圾變少,是因為限量的關係,才讓焚燒量看起來沒增加。」

無論焚化量有沒有增加,但在去年,台灣的「資源垃圾」確實明顯增加。據環保署年報,去年台灣的資源垃圾量達413萬噸,較前一年增加44萬噸;但同時間,去年一般垃圾量304萬、較前年減少3百多噸,「可見進口廢棄物增加後,許多國內回收物無處去,最後都進到清潔隊。」回收業者分析。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環團籲追查國內地下工廠


「廢塑料如果流入地下工廠,造成空氣跟水的汙染,這是台灣承受不了的。」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研究員孫偉孜指出,面對台灣進口廢塑量暴增,政府不僅不加嚴管制,更別提如何防範這些廢棄物,是否流入比合法工廠還多的地下工廠?


孫偉孜建議,政府建立一套追蹤機制,「去看看這些進口的廢塑料,是不是都到了合法的工廠。」他呼籲,台灣在推減塑政策之際,更應該適度拒絕部分的進口塑料,「像馬來西亞、越南,都開始採取一些政策,去減少國外進口的廢塑膠。」


謝和霖指出,過去接獲民眾檢舉,住家旁的工廠飄出惡臭,追查發現,這些地下廠不論是處理廢PE、PP或PVC塑膠的熱熔處理廠,僅使用簡陋的濾網,衍生空污及噪音,「若不好好管理,恐成為環境殺手。」

《蘋果》昨天前往環保署採訪,副署長詹順貴回應表示,「我們把這樣子(指洋垃圾)當作產業用料進來,後端就會產生很多處理成本,清洗就換產生污水問題;塑膠拿去溶的話,又會產生能源消耗,同時產生空氣等額外污染問題。」詹順貴認為,「循環經濟再利用,怎麼把自己的,做到減少自己的垃圾,越少越好,要扮演世界循環經濟角色,必須行有餘力再去進口。」

國內回收業者處理廠內堆積紙堆焦頭爛額,原本空曠的廠區也看起來雜亂無章。陳鼎仁攝
看守台灣秘書長謝和霖痛斥,處理廢紙會除了耗水、耗電,過程中會更產生空氣汙染。陳偉周攝
學者抨擊,處理國外廢棄紙、廢塑膠會造成國內環境負擔。圖為連泰紙廠處理回收紙容器。陳偉周攝
學者憂心,進口廢塑膠進入地下工廠處理,會導致更多污染。圖為港口開櫃,進口廢塑膠。陳偉周攝
中興大學森林學彭元興教授分析,造紙業極為仰賴水資源,1噸的文化用紙(指書籍、報章雜紙等)則需消耗10噸的水,生產1噸的工業用紙(紙箱、紙杯等)則需要5至8噸的水。侯良儒攝
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研究員孫偉孜建議,政府應成立追蹤機制,追查國內的地下工廠。吳宜靜攝(新調查中心陳偉周、侯良儒/調查報導)本帖最後由 folee2008 於 2018-08-29 11:55:43 編輯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人不救自救 業者用科技翻轉環保

業者耗資打造回收APP,將回收系統上下線做整合,點開APP就能找到最鄰近自己的回收站。陳鼎仁攝
如果點開手機裡的APP,就可以把家中確定的回收物,更快速交給拾荒者,你會不會更願意幫助弱勢「大豐環保」?傳統回收業出身的,正試圖將旗下「zero zero」APP的服務範圍,從企業、民眾、整合到拾荒者,改善更多阿公阿媽的生活。

■ 從企業E化鍛鍊數位功力

有別於傳統人力密集、場地烏漆抹黑的回收場,大豐打從一開始,就選擇走不同的路。負責大豐電子商務的賴宏維回憶,大豐發展數位化的濫觴,是公司2005年進行E化時,「發現竟然沒有屬於回收業的IT系統,所以就決定自己做。」

13年來,大豐建立了公司的ERP(企業規劃系統),成為業界領頭羊;走過個人電腦(PC)、進入行動(mobile)時代,這家台灣最數位化的回收商,開始在手機平台上開發APP;只是這次他們把「使用者」的定義,從自己延伸到消費者端。

■ Zero Zero上線:轉動回收的線上、線下整合

2016年「Zero Zero 」APP上線,開啟大豐與消費者直接溝通的大門。在過去,雙方只有在「回收場」才有交集;但現在只要點開APP,無論民眾的廢家電、廢車,還是公司行號要銷燬文件、硬碟,都能在線上「點菜」,讓大豐到府服務。

不僅如此,大豐更在Zero Zero導入回收地圖,給想自已出門做回收的消費者,點選自己要回收的物品(如紙類、寶特瓶、舊衣服),地圖上就會秀出鄰近的回收站。如果想要等環保局的資收車,APP上也能顯示正在清運中的車輛。

■   下一步:拾荒者

幾乎在數位化上完成「不可能任務」的大豐,想做的事不只如此。賴宏維透露,大豐已經採購數台GPS發射器,與能裝載GPS的反光背心,未來將免費發給拾荒者;大豐的理想是,透過APP,「讓民眾提供資收物,幫助弱勢的阿公阿媽!」

只是,有關GPS的通訊費用該怎麼辦?賴宏維說,當民眾給拾荒者的回收物變多,大豐在各地回收站的接收物、收入也會增加,「所以我們就讓回收站來『認領』這些費用,並且協助阿公阿嬤來換(GPS裡的)電池。」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 不甘做紙業小咖  連泰攜手瑞典業者衝新藍海

靠科技翻轉產業的不只有大豐。位於苗栗、台灣唯一紙容器處理業者「連泰紙業」,14年嗅到俗稱「樂利包」的鋁箔包處理商機,特別遠赴瑞典與樂利公司(Tetra Pak)談技術合作,學習紙、鋁箔、塑膠分離的最新科技,開創回收的新藍海。

事實上,成立於1972年的連泰,當年是從造紙起家,但後來中國紙業興起,紙業生存不易,連泰便在2004年,切入鋁箔包處理。經理連大鈞回憶,當時不少同業也投入這個領域,但2008年連泰與樂利合作後,便與對手的差距逐漸拉開。

■ 洋垃圾推升國內鋁箔包處理量  連泰計畫擴產因應

踏進連泰1.2萬坪的廠區,一輛輛怪手來回,鏟起堆積成山的鋁箔包,丟進高溫處理鍋中,連大鈞說:「今年受到洋垃圾波及,我們的處理量每個月從2000噸暴增至5000噸。」目前廠區已擴增機具,因應處理未來激增的紙容器數量。

除了擴增鋁箔包處理產能,連泰其實在2010年,就跨入回收水泥袋、PE淋膜裁邊料、晶圓袋和紙廠廢棄物,近期更進一步挑戰的廢水污泥回收,連大鈞說,「未來計畫將(處理廢水的)氣化熱能拿來發電,達到100%資源循環再利用。」


大豐副董事長洪勝裕,展示公司回收PE膠粒成果。
「大豐環保」廠內的資收物品。
紙餐盒中的塑膠薄膜,過去被視為只能丟進焚化爐燒的垃圾,如今已有技術,經高溫處理後搖身成為有價值的塑膠粒子。
大型機具夾起清洗後的鋁箔包、紙餐盒上所殘留的PE淋膜,將進一步製成可利用的塑膠粒子。
經理連大鈞指出,咖啡杯跟咖啡蓋要分開回收,如果分類越精密,才能維持塑膠粒的品質。
連泰紙業再生的紙漿原料區。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頁首 帖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曾訪分區 支持鍵盤翻頁
重要提示:為免用戶蒙受損失及為公平起見, 一律嚴禁透露商戶或裝修師傅資料, 違者會被警告, 嚴重者將被禁言甚至禁訪本討論區, 敬請合作。 (詳情) (用戶守則)
抱歉! 你無權回帖。
如果你已建立帳戶但未登入, 請按此登入
你未建立帳戶? 請按此建立帳戶。(完全免費)
建立帳戶後請按此重載本頁

請按此瀏覽"重點帖子"! X
分區表  登記 登錄 頁首 回帖 搜索 頁尾 在本分區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