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
主頁 » 本港基建與民生 » 土地&住屋 » 男人沒樓注定單身?粵語長片早有警示
頁尾 帖尾 顯示所有留言 搜索某用戶之留言 回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搜索本分區 搜索

男人沒樓注定單身?粵語長片早有警示

2014 年,一篇公屋潮文道盡萬千無殼男士被「未來外母」藐視的經歷。其實五十年前,磚頭已然扭曲兩代關係觀。去年有網民發布一段經剪輯的粵語片,片中「外母」苛責女兒的男友沒有樓房,男友受盡壓力,要急覓居所。港人長年陷入置業惡夢,有其歷史背景,但沒有政府和私人發展商推波助瀾,風氣難以一代傳一代。

《斷腸玫瑰》的主角,左起為周驄、黃曼梨、南紅(影片截圖)

置業惡夢「五十年不變」  既是港人期望又是政策使然

粵語片《斷腸玫瑰》在 1966 年上映。飾演男主角的周驄與飾演女主角的南紅是情侶。其中一段劇情,講述二人計劃結婚,「外母」黃曼梨疼愛女兒,不忍女兒日後跟女婿一生勞碌,要求周驄先行置業,否則不許結婚。

片中的黃曼梨訓示周驄「就算分期付款,你都要買咗層樓先可以結婚,如果唔係,你份人工交咗租之後仲剩番幾多,咁咪即係成世捱」。這句對白,反映當時社會已形成置業較租屋優勝的看法。置業代表有能力,更代表有朝一日可以自主自立,不用被房東欺壓。

如此想法,在港人、私人發展商和政府合奏下,不斷發酵,成為社會共識。學者曾仲堅和民間評論員謝曉陽曾經撰文,回顧置業夢的塑造過程。戰後港人普遍一窮二白,政府的支援只限最基本的救濟,市民要自力更生。1950、1960 年代,政府提供的居住單位,也是廉租房屋。

到了 1970 年代,這批人的努力換來回報,收入上升,寄望更好的居住環境。在此前後,私人發展商開始興建大型私人屋苑,1968 年起陸續落成的美孚新邨,便是晉身中產家庭的標誌。那邊廂,1976 年,政府發展居屋,其中一個目的,是政府建立港人當業主的自豪感,進而建立香港身份認同。兩位研究者挑戰政府和港人的一個重要命題,「置業是中國人傳統」只是晚近被灌輸的概念,是合理化政府建立自置居所、置業階梯的政策。

1980 至 2010 年代,樓價縱有下挫,甚至使人傾家蕩產。然而,樓市終歸會復甦,而且一浪高於一浪,兼能累積資本,是財富增值的不二工具。今天,青年人身處樓市高峰,眼看薪金升幅遠遠落後樓價升幅,固然憤怒,但無損置業心願。曾氏的論文,包括一些青年人的深入訪談,不少受訪者未必樂見危機再臨,但訪談時的確說道,相信經濟危機正正是買樓時機。現時努力工作儲錢,就是等待入市一刻。

有網民分享個人經驗,指自己沒有父幹,前女友因而提出分手。(連登討論區截圖)

置業縱有風險 租住更缺保障

勉強置業的心態不健康,因為無人知道未來二三十年的宏觀經濟及個人事業仍否穩定,能夠如期償還按揭。把整副心力投放在置業遊戲,會錯過其他人生目標,更往往是得不償失。然而,這是無可奈何的決定,基層市民輪候公屋無期,薪金積蓄稍高的一群,要麼住在父母家,若果家居狹小,唯有搬出來住。

要不是勉強置業,就只能捱貴租,租金隨時佔去薪水一半。如果要壓下租金,就唯有居住伸手可及的劏房、開放式單位,沒有舒適可言。

相較之下,如能夠置業,當上業主,即使清還按揭的過程吃力,但供款最終成為單位資產,不是給房東賺去。早幾年置業的一群,還可受惠於低利率和更長還款年期,供樓比租房更划算。

當然,房屋市場失衡,很大程度建基於政府重置業輕租住的政策。首先,在金融風暴後,租務市場自由化,住宅租金可以任意提升,租客難有議價能力。若要選擇較廉價租金,就要每兩三年搬屋,居無定所。其次,公屋、居屋供應 2000 年代開始被削,近年政府追落後也要時間。市民難以找到可負擔住房,只能在私人市場競逐有限單位。第三,政府向投資客徵樓房稅不夠強,遠未能打擊投資潮。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施政報告在即 盼能糾正置業歪風

港人蜂擁置業,不能隨便怪責港人不切實際、好高騖遠,因為是整個經濟制度催生扭曲的居住期望。如果要跟 1966 年的香港比較,今天市民厭惡租屋的風氣,不遜從前。若要找一點相異之處,那或許是現今父母早知子女沒有能力付首期,若有能力,樂意自掏腰包,而非指望兒子和女婿自行解決。

的確,現屆政府推出措施壓抑樓市,例如新居屋提高折扣率,稍稍壓下怨氣。即將發表的施政報告,預期會把更多現成地皮興建公營房屋,增加長遠公營房屋比例,市民得以安居。然而,政府若光說增加土地,繼續維持置業階梯,不平衡租客和業主的權益,不分割自住及投資市場,香港人的置業風不會消失。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政府盲學新概念漠視空間公義 鄧永成:過渡性房屋要過渡到幾時?

「其實政府有沒有想過,大家根本就不想『過渡』?我們去探訪那些入住家庭,真係好鬼『過渡』㗎啫,一位單親媽媽帶着小朋友,原本住了3年劏房,現在搬去『過渡性房屋』,簽了兩年,但五年是上不了公屋的,他們之後又要『過渡』去哪裏?」有指特首林鄭月娥即將力推過渡性房屋,而多次規勸當局不要以「過渡」解難的浸會大學地理系教授鄧永成批評,「今天香港面對的是『公義』而非『供應』問題」,若盲目增加未必適合聚居的地方,城市或會被簡化成宿舍。

鄧永成指出,香港面對的是土地「公義」而非「供應」問題,若盲目增加不適合長居的過渡性房屋,恐會令城市簡化成宿舍。(朱潤富攝)

如果「過渡」換來的是「安居」,「稍等」當然無妨,就怕等不到盡頭,又落得流離失所。香港人已經等太久了,但政府卻說,等等,等「過渡性房屋」再興建一會兒,然後再等等,再「過渡」一會兒。

「大家好像總看不清問題的本質是什麼。」用鄧永成的話來說,「『土地大辯論』是廢的,問題在於『制度不公』而非『供應不足』,大家卻在爭論優先採用哪個選項」;又或者,「林鄭一方面強調『房屋不是簡單的商品』,另方面卻想方設法鼓勵市民置業,這無疑是加劇房屋的商品化、繼續走商品房經濟」;再或者,「『過渡性房屋』只是把基層從劏房移居至另一種暫居形態,本質上等同把市民『塞』進好一點點的劏房裏!」

過渡性房屋 製造治標幻象

文章寫了一篇又一篇,道理講了一遍又一遍,但還在裝睡的管治精英們,怎麼也叫不醒。而問題已經迫在眉睫,例如瑞銀財富管理9月底發表《2018年全球房地產泡沫指數》報告指出,在22個主要發達金融市場中,香港樓市風險排名第一,面臨爆煲。

「呼……!」鄧永成鼓起腮幫子,長長地舒了口氣,說「應該講的,還是要繼續講,叫她(林鄭月娥)不要自我感覺良好,其實問題真係好大鑊!」
鄧永成表示,香港是大家共創的,成果亦理應由大家共享。(林若勤攝)

既然要講,就從頭開始,從講過很多次的「土地問題是公義問題,不是供應問題」講起。

「我們談及『社會公義』或者『城市空間公義』時,有一個最主要的基本共識就是『共創』,城市是大家共創的。」鄧永成指出,既然是「共創」,即我們共同付出過,就應該得到應得的東西,但對香港而言,一般老百姓長久以來根本無法合理地分享「共創城市」的成果,而問題正正源於土地分配制度的不公義所導致的「迴旋式二度剝削」。

鄧永成去年曾與學生葉鈞頌合撰《不願面對的土地真相:從體制的二度剝削說起》及《以土地政策包裝二度剝削——公私營合作的盤算》等文章,指出港英政府自1980年代開始,將賣地和補地價等龐大收入,撥入限於基建及徵地的「基本工程儲備基金」,令這筆原可投入社會福利的公帑,不但無法直接回饋市民對城市發展的貢獻,反而用以平整土地和基礎建設,把「生地」變成「熟地」,再賣給私人發展商牟利——這可謂對社會的「首度剝削」。

分配不公蔓延 港淪為下流城市

與此同時,公眾參與社區建設,令土地具有良好的區位優勢,進一步增加了土地使用價值,而發展商則透過土地拍賣,把有關土地私有化,興建私營房屋,再以高昂的價格,把單位出售予曾經參與土地增值建設的公眾——此謂對社會的「二度剝削」。


鄧永成自加拿大學成回流後,30年來都沒有置業,搬家搬了12次。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終於安居海盈,祝各位早日上樓安居樂業!感恩~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當政府不斷投放收入生產「熟地」,發展商就繼續坐享其成累積資本,惟小市民不但得不到應有回報,更不得不以高於實際交換價值的資金,換取居住環境持續「下流」的房屋——面積愈狹小、條件愈簡陋、空間使用愈不足、社區設施愈不便、群居生活愈疏離,令房屋簡化成宿舍。

馬克思主義創始人之一的恩格斯曾在《論住宅問題》中指出,在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下,資本家會以房地產搾取最高利益,故住宅必然會出現短缺。以香港為例,在「二度剝削」的循環下,難免有人無屋住、有屋無人住,就算有280萬個住宅單位,也無法讓250萬個家庭安居,而這個原本只困擾基層的房屋問題,已經擴散成為社會各階層都要面對的「下流城市」問題。

然而,政府卻仍執意聽取一家之言,把房屋問題歸咎於需求飆升,並主張利用各種技術手段合理化制度不公,大幅增加商品房的供應,令「二度剝削」迅速蔓延。

「市區重建局!呼……簡直豈有此理!」提起這個被指「無王管」的公營機構,鄧永成憤憤不平,再次鼓起了腮幫子。他表示,自2001年頒布《市區重建策略》後,市建局便以「市區重建」及「自負盈虧」為名,低價收地重建大量高價商品房,惟政府只收取象徵式地價:「(2003年的灣仔)利東街重建項目,市建局賺了88億元,但政府只收了1,000元!」

在「二度剝削」的循環下,香港有人無屋住、有屋無人住。(資料圖片)

「城規會也很離譜,技術官僚及精英佔大多數,每當有人提及『社會公義』的問題,就會被人反駁指『這不是土地問題,我們不會在這裏討論』。」鄧永成再次嘆息,無論是財政司司長把關不力的市建局,還是弱勢聲音孤掌難鳴的城市規劃委員會,都鑽了制度的空子,深化了不公義。

另一方面,隨着1970年代經濟起飛,市民的物業購買力大幅躍升,在地產商推波助瀾之下,港府放棄了以公屋為主導的房屋策略,改為鼓勵市民置業——表面上這是「安居」的代名詞,實際上卻是可以極速「致富」的投資壓艙石,令小業主以搭火箭的速度晉身「上等人」級別;至林鄭政府,更變本加厲。

「所謂的『置業需求』,根本就是政府大力鼓吹、製造出來的。」鄧永成認為,政府成功捆綁了小業主與發展商的利益,「所以無人會希望樓價大跌。」而他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攻讀碩士時,師承城市發展學者Shoukry Roweis,認清了資本主義的剝削,回港決志不買樓、不參與推進這共業,30年來搬家12次,「連搬運公司都和我們很熟了。」

林鄭月娥出身基層,理應明白大眾之苦,卻坐視社會不公。(盧翊銘攝)

鄧永成去年底與葉鈞頌、梁漢柱及馮國堅合撰的《「過渡」措施目的成謎 勿把城市簡化為宿舍》,曾提到林鄭鼓吹市民置業的論調令他們聯想起,在19世紀的法國巴黎,資產階級如何推動城郊工人上車做業主的故事——

當時,工人需要城內的工作機會,城內的工廠則需要工人的勞動力;然而,資產階級雖然歡迎工人進入城市,但礙於城市擴張的空間壓力,故把他們安置在指定地點,又鼓勵他們努力儲錢置業;不過,工人最終得到的只是一種聚居城市的感覺,而非真正參與城市生活的權利。

鄧永成等人指出,這背後反映的意識形態,是將人分成「有樓」及「無樓」兩類,而「有樓的人」,才算是「這個城市的人」,當權者可藉此管理其城市生活,以保和諧穩定。

更令鄧他憤慨的,是政府近年不時抽離歷史脈絡及現實背景,胡亂挪用外國新興的房策詞彙,並大舉興建既難治標也難治本的「過渡性房屋」,不斷壓縮甚至偷換「空間公義」的概念。

鄧永成批評,政府胡亂挪用外國新興的房策詞彙,並大舉興建既難治標也難治本的「過渡性房屋」。(朱潤富攝)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以林鄭去年上任後推出的「社會房屋共享計劃」為例,民間團體早就提倡「社會房屋」應以家庭為本,根本不應被視為「過渡性房屋」;另外,「社會房屋」亦是人們「聚居」的地方,居民亦應承擔平等責任、共同參與社區事務。反觀社聯那500個「社會房屋」,總覺得奇怪,用鄧永成的話來說,是「挪用了先進實踐的名義」,並沒有為大眾的聚居帶來任何事實上的改變。

林鄭出身基層 偏坐視社會不義

鄧永成建議,港府若想走出當前困局,應大量增建真正的「社會房屋」,即公共出租房屋,這亦是重新追求社會公義的起點——基層不再被隨處安插、享有安全舒適的住所、享受完備便利的設施;當居民對生活有希望有憧憬,自然願意花心力打造個人空間、積極參加社區事務、與鄰里守望相助,同時亦更有動機投入工作,從而推動社會進步,提升整體利益。

誠如法國城市思想家列斐伏爾(Henri Lefebvre)所言,城市是人類為滿足社會需要而實踐出來的空間,也是人與人在日常生活中相遇的地方,而房屋則應該讓人有尊嚴地聚居,並因而有能力參與城市生活。然而,在無法打破土地分配不公的香港,這一切就可能什麼都不是了。

記者總是不解,包括基層出身的林鄭月娥在內,那曾經被不公制度剝削的一群,當他們有機會向上流後、有權力改變香港的時候,為何會默許不公義的繼續存在,甚至成為剝削基層、強化不公制度的一群?

「這就是社會!他們現在廁紙也不懂得買,地鐵也不懂得搭,又怎麼知道民間疾苦?……就算是我,也很需要傳媒時常remind,基層有多苦,因為我們可能沒有機會接觸太多。你看她(林鄭月娥)接觸的那些人,誰會跟她談社會公義?」鄧永成又再鼓起泡腮,搖搖頭。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巿建局竟然唔係under政府?
唉,究竟政府有咩係佢管理?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頁首 帖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曾訪分區
重要提示:為免用戶蒙受損失及為公平起見, 一律嚴禁透露商戶或裝修師傅資料, 違者會被警告, 嚴重者將被禁言甚至禁訪本討論區, 敬請合作。 (詳情) (用戶守則)
抱歉! 你無權回帖。
如果你已建立帳戶但未登入, 請按此登入
你未建立帳戶? 請按此建立帳戶。(完全免費)
建立帳戶後請按此重載本頁

公屋申請速報系統 X
分區表  登記 登錄 頁首 回帖 搜索 頁尾 在本分區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