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希望藉着轉動呼拉圈來減肚腩,但指出,從運動科學角度來說,單是肌肉訓練並不足以達到消脂的目標,反之進行有氧運動訓練才有效。「基本上,如果可以持續轉呼拉圈 30 分鐘或以上,便能消耗體內多餘的脂肪,從而達到減肥的目的。可是一般人通常只能夠連續轉數分鐘,之後需要休息一會兒才能繼續,可見呼拉圈運動難以成為一項有氧運動。」有些人硬要自己連續轉動數十分鐘或以上,亦是不建議的,因為容易造成腰腹肌肉過勞,造成疼痛。
雖然此運動受不少人的愛戴,但近年互聯網上有流傳,指玩呼拉圈會傷害腎臟,究竟孰真孰假?他表示,呼拉圈轉動的位置正是肋骨底至盆腔之間,此部分包括了消化系統和腎臟等,若然呼拉圈較為粗重,若轉動的速度極快,對腰腹的撞擊力較大,不排除有機會傷害腎臟或其他內臟。另外,有指呼拉圈可引起腰背痛,這全因姿勢不當所造成。「舉例說,轉呼拉圈時,長期地把腰背過分地拗向後,此動作可使椎間關節受壓,造成關節軟骨勞損,繼而引起椎間孔收窄,產生坐骨神經痛或其他腰背痛。亦有些人赤腳玩呼拉圈,一不小心下未能捉穩,整個呼拉圈便跌下來,把腳背或腳趾壓傷,這些意外時有發生,因此必須穿着運動鞋。」
很多人轉呼拉圈時都犯了一個毛病,就是習慣地向同一方向轉動,要知道這會造成兩邊肌肉不平衡的狀態。「轉呼拉圈可以鍛練腹肌,同一方向轉動,只針對一邊的肌肉鍛練,另一邊卻備受忽略,結果令到腰椎兩邊肌肉的張力不平均,脊柱容易歪向某一邊,會影響日常活動的姿勢。故此,每次練習呼拉圈運動時,應兩邊方向輪流交替,每方向轉 2-3 分鐘後來個小休,之後再向另一方轉,肌肉鍛練的效果才會明顯,兩邊肌肉亦能保持平衡。」他又提醒,進行呼拉圈運動時應量力而為,循序漸進,一旦感到乏力,即顯示身體已發出需要休息的訊號,應迅速停下來,以免腰腹肌肉過勞。另外,也建議視呼拉圈運動為輔助訓練,應在日常生活中,加入其他有氧運動,如步行、急步走、跑步等,這樣才可達到理想的強身健體、修身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