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樓價與收入比率在今年首季升至15.4年的季度歷史高位,意味不吃不喝15.4年才能買樓上車;同期,收入槓桿比率亦升至68.7%,反映本港市民置業負擔能力減弱;而本港家庭負債佔本地生產總值比率亦創新高,首季升至65.8%。
金管局季報資料指出,該局於2月底公布第7輪樓按措施後,住宅樓市曾有整固跡象,惟市場氣氛近期似逐漸改善。樓按措施推出後,每月整體平均成交由1、2月錄得6220宗,降至3、4月的4439宗, 但5月份整體成交量回升至5168宗,住宅樓價今年首4月累計上升6.8%。
上車須儲錢15.4年
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顯示,近數周樓價有重現上升動力跡象。鑑於市場最新發展,置業能力仍然偏緊。最新數據顯示,本港樓價與收入比率首季升至15.4年的歷史高位,即面積50平方米(逾500方呎)住宅單位樓價,相當於住戶入息中位數家庭15.4年總收入,意味不吃不喝15.4年,才儲夠錢購買一個500方呎左右的住宅單位;樓價與收入比率於今年3月升至15.5年,去年第四季為14.8年,1997年為14.6年。至於收入槓桿比率,亦由去年第四季的65.9%,升至今年首季的68.7%,遠高於50%的長期平均水平,若利率回升,收入槓桿比率會進一步攀升,置業負擔將更沉重。
金管局季報指出,雖然市場將聯儲局首次加息時間的預期推遲至明年1月,但聯儲局更早及更快地收緊貨幣政策的風險仍然存在。
家庭債務方面,季報表示,儘管按揭貸款穩步上升,但其他個人貸款升幅明顯加快,令家庭負債佔本地生產總值比率於首季升至65.8%新高,去年底為65.3%。
另外,零售銀行香港業務首季稅前經營盈利按年下跌4.1%,同期淨息差下跌6個基點,至1.33厘。雖然零售銀行香港業務首季淨利息收入增長5.2%,但經營支出上升10.8%,令零售銀行盈利受壓。
貸款增長大幅放緩
至於本港貸款增長,則由去年全年的12.7%,減慢至今年首4個月按年計的5.1%;整體銀行業的中國內地相關貸款持續上升,首季增長4.6%,由去年底的3.21萬億元,佔總資產15.3%,升至首季末的3.36萬億元,佔總資產15.6%。
此外,季報亦指出,美國貨幣政策正常化的時間和步伐,及希臘債務問題涉及的風險所引起的不明朗因素,仍會是觸發亞洲新興市場另一輪波動的隱憂;預計香港短期內經濟增長動力仍然溫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