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
主頁 » 休閒天地 » 資訊站 » 兩岸新聞 » 修繕弱勢家庭的房子,更修好無家者的人生!
頁尾 帖尾 顯示所有留言 搜索某用戶之留言 回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搜索本分區 搜索

修繕弱勢家庭的房子,更修好無家者的人生!
Knowing

洪嘉鎂 2016-06-07 17:00


誰來為誰起家?


第一個誰,是具有室內裝潢經驗的「無家者」們。第二個誰,是弱勢的低收入家庭。


「起家工作室」從今年的5月9日啟動募資計劃,上線3天,就達成第一階段的60萬元募資成果!上線14天後,就達成最終目標120萬元,社會大眾參與的踴躍程度,遠超過團隊預期。因此起家工作室決定提前結束募資計劃,在5月25日的晚上結束時,總募資金額高達167萬元,是今年以來最受矚目的公益募資案。


原定兩個月的募資時間,縮短到16天就結束,金額更是達到原定目標的278%!起家工作室正加快腳步,立即在粉絲專頁公布募款情形與感謝這段時光協助的單位與朋友,並且開始著手進行弱勢家庭的修繕與回饋進度的回報。


談到這個計劃,就一定要提到遊民,說到遊民大家會想到什麼?


相信大家的腦海中都會浮現出一幕又一幕的畫面,公園、路邊、車站等等的地點,但是你知道遊民不僅指的是我們刻板印象中的那群人,可能還包含了居住在收容所、有些微能力可租屋但是不穩定、與親朋好友斷絕聯繫、或是收入不穩定隨時會流浪街頭的人,但是單一的名詞不能夠涵蓋這麼多狀態,因此芒草心協會給了他們一個新的名稱:「無家者」。


芒草心的創辦團隊是在萬華長年服務的社工,協會從2014年啟動直接服務以來,逐漸受到當地的遊民信任,他們執行一個又一個計劃去協助遊民可以脫離這樣的狀態,能夠回到自給自足的生活。


「起家工作室」正是一個芒草心協會的計劃,從無家者中找出具備專業技能的師傅們,讓師傅好的技藝能夠成為他們溫飽的工具。當然整個計劃的執行並不單只有協會而已,還加入了台大創意創業學程的學生團隊(以下簡稱創創團隊)一起運作。




Knowing小編特地採訪起家工作室的工班負責人哲韡與創創團隊,一起談談這陣子執行起家工作室的狀況與心路歷程,值得一提的事情是在採訪的過程中因為哲韡是從工地過來與我們聊聊,當一問到哲韡的感想時,他直說:「從來沒有挖過這麼大的坑,過勞到很徹底的地步,因為半年來事情很密集。」


一旁的創創團隊就有提到哲韡的工作內容除了是芒草心的窗口外,他要處理事情還有很多,當在做募資專案需要故事時,哲韡就要提供很多素材去讓大家撰寫,還有與公關的洽談以及工程的監工。訪談的過程中可以看到團隊與哲韡的互動是很融洽,沒有想像中團隊與團隊之間的距離感,大家都專注於「起家工作室」這個計劃。



圖/起家工作室。記者會合照。


以下的專訪我們將分為兩個部分,從學生團隊的訪問與協會工班負責人哲韡的口中來深入了解這個計劃的內容。

本帖最後由 folee2008 於 2016-06-09 11:20:09 編輯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協會工班負責人-哲韡】


目前起家工作室一周的案量大約是多少件


看狀況,現在一個月的營業額大約維持在一個月15萬左右,剛開始起步以5位師傅的薪資來換算,整體不是一個穩定的狀態。但是絕對不如小補,在短期目標上希望把現有師傅的案件與收入都穩定下來,基本上來說師傅的技能都不是問題,如果要做的話每個人月收入都有機會到3、4萬,還有另一點是在行政方面也需要加強,要找到有問題的環節在哪裡,才不會讓工作人員都這麼累。


如何篩選弱勢家戶的案件來源


一個家戶就是依照一般的市場行情在估價,依師傅等級會有合理的價格,不過在合理價格的情形下,我們的利潤會比外面少,扣除掉成本會給師父比較多錢,大約落在日薪2000元~2700元左右,希望給他們合理的收入,當然也要能夠支付營運。



圖/起家工作室。弱勢家戶

弱勢家戶的案件,這個修繕的資金來源就是在募資的部分,或是一般家戶的盈餘累積,平均一般案件的修繕都是1萬元到3萬元不等,但是弱勢家戶的案件會有較多需要修繕的部分,因此在估價上會落在3萬元到6萬元左右,需要累積許多一般家戶修繕案件的盈餘才能支付弱勢家戶的案件。


案源的找尋會透過里長、社工或是社會局等長期接觸單位去知道弱勢家戶的狀況,整個修繕的案件是採取核實認定的方式,不需要具有低收入戶身分我們也有機會進行修繕,在評估的過程中也需要了解是否有無法解決的困難。


因為政府在低收入戶的核定上有些不太準確的部分,有些人可能家境還過得去但可以申請到補助,但是也有一些人是因為不了解作業程序,而無法申請低收入戶,之前就有案例是有名獨居老人的名下有一台車子被認定殘值還有20幾萬,但是因為年代久遠車子早就不見了,這名老人也因為這樣申請低收入戶的資格就被限制住了。


之前修繕的案例,有個妹妹家,他家有領取低收入戶的補助,補助是掛在爸爸底下,爸爸跟媽媽離異,雖然爸爸有拿補助,但是沒有拿回家,回家也是意思給個幾千塊,所以妹妹只能依賴生育補助來生活,但是妹妹的小孩只有幾個月大,需要立即性的處理與規劃,把空間變成一個可以好好生活的地方。


弱勢修繕有牽扯到房客與房東責任歸屬,因為租賃的房子不太能大幅度的更動,這種時候會回到房客的責任,如何在房客的責任去整理環境,當中有個小問題是租約問題,所以還會去跟房東談租約延長等問題。


當時加入計劃的幾位師傅是什麼樣的狀態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師傅的狀態其實可以分為幾個階段,露宿街頭是沒辦法的狀態,如果說要工作意願的話,通常會去尋求住宿協助,像是公立的收容所或是協會都有提供住宿,有些師傅落在這個階段,當然也有些在租屋,有些在街頭到現在才要租屋。



圖/起家工作室。工班師傅

上個月就有兩位師傅開始比較密集的參與案件,其中一位認識比較多街頭的人,他知道哪些人比較有工作意願,很像是一個粗工的工頭,就會帶人進來,這樣在整體的營運模式上就會好一些。


找到這群人其實不難,主要是了解他們有沒有工作意願,在流浪多年的情形下,與社工接觸較密集,雖然社工提供了這樣的資訊,但是去找他們時,可能對於工作的意願程度不高,因此師傅工頭找的人就比較可以掌握他們的工作意願。那穩定的師傅們,在收入上就比較可以過生活,他們大概都在租屋,而且有想法知道生活穩定要做什麼事。


與師傅的接洽過程中有被質疑過嗎



圖/起家工作室。工班師傅

裝潢事前會讓師傅與弱勢家庭討論對於未來房屋的想法嗎


會討論。但是有發現弱勢家戶不一定有很好的想法,因為沒逛過IKEA或是接觸到這方面的事物,有時候對於這樣的情形也很無奈,但是也希望他們對於空間有想法,不過等到最後施工期就開始,完工之後的滿意程度也是一個問題。


工班的師傅會做弱勢家戶的修繕設計嗎


沒有到專業室內設計等級,但是電路、配色等等都是可以的,這些都牽涉到工法上的成本,

基本設計概念師傅都可以搞定,但是通常一件案子都是由三方去做討論:工班、師傅、家戶。希望能有四方的討論,最近有一個設計師跟我們聯繫,希望能夠做一些義務協助的事情,不過當中也是有一些瓶頸在,由於要在有限的經費中加入設計元素,最多也是做到一般的物件。


通常弱勢家戶的案子,還是會以不動設計為主,因為經費的運用壓得很緊,清運、水電、油漆作完就差不多了。有時要想其他辦法,像是二手家具或是過季的磁磚,這個時候就會省幾千元的成本。而二手家具的部分其實是另外募資進來,不過因為儲存的空間有限,所以大型家具會同時與案件的啟動開始進行募資,像是妹妹的案子就會整理出一份修繕報告,包括流程、修繕過程與捐贈物資的部分。


先前提到妹妹的案子大約執行了多久時間


妹妹的案子總時間大約1個月,施工時間在1周左右,但是在案件期間補了很多東西,雖然1個月的時間很趕,不過卻也解決了許多的問題。


通常一個案件的修繕背後的效益其實不太一樣,如果弱勢戶所居住的社區有穩定的居住環境與支持系統,或是有軟性的資源可以使用,像是社會單位等,修繕這樣的案件可能就會有兩倍以上的效益,但是如果弱勢戶是落在大安區附近,可能會因為沒有支持系統,在修繕之後不見得能夠改善他們的狀況。


現在案源還是集中在萬華、中正、大同這幾區,以台北市來說這裡比較多,以台北市來說這裡比較多,如果新北市有機會的話也希望可以做,因為台北市部分是有很多人是很多人租房子,在這種情形下無法大動作的去修繕,目前新北市在6月左右就會啟動一個案件,有在接洽,但是不清楚詳細狀況。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使用無家者替換掉街友這個詞彙的原因

這個案件中,其實有用「無家者」去替換掉街友,因為在這樣詞語的替換就會有一些抉擇點,像是使用街友會是比較好溝通,使用無家者時大家不見得知道你在說什麼。

街友目前是媒體比較常用,遊民少用很多,但是用街友或是遊民差別不大,因為大家還是侷限在既有的印象,倒臥公園、酒醉、髒、臭,但是我們做了很多支持系統,對於這些人的瞭解比較深入,知道他們有很多種狀態,像是有人流浪但是不一定有上述的狀態,所以後來決定用「無家者」。因為他們不是固定的型態,而且都剛好存在於這種不穩定的型態,像是不穩定的居住、就業,或是與家人朋友斷絕聯繫。

無家者是一個廣泛的概念,像是獨居躲在雅房中、躲在網咖中、麥當勞、收容所或街頭等等,這些全都算是無家者,但是目前的體制是只要一租房子就沒有政府的支持系統存在,哪是一個很不好的狀態,看到這樣的狀況才會用一個更複雜的字眼去說這件事情。

【創創團隊-彥利、耕輔、京韋】

為什麼會想要參與這樣的專案

我們是台大創創學程,基本上這是一個一整年的課程,在經過一年的訓練之後有些人會留下來去做學生會,其中一部分就是會負責學程的一些運作,另一部分就是做社會企業的專案,前年要協助部落募款蓋屋,去年有幫助熊米屋的販售,今年有跟不同的組織聊過,剛好在去年11月的時候接觸到協會,他們那個時候已經在執行起家工作室的計畫,我們認為他們的出發點很好,值得去推動。

從去年11月開始跟協會接觸後,半年來的感想是有學到很多東西,我們在接觸芒草心協會時,就有希望可以了解街友議題,一路走來就是對無家者狀況更了解之外,因為中間有產品開發、案件洽談還有一些新聞曝光等等,都是學生這邊在負責。

在募資情形方面,當初團隊的設定目標是120萬,因為群眾募資有個底線,一開始有參考募資方向大約設在60萬,過程中有參考其他募資案件,最類似的像是人生百味有70幾萬,我們想說人生百味經營很久而且行銷也很強,所以有參考他們的募資情形。


圖/起家工作室。募資回饋

對於這群師傅的狀況了解情形


他們現在的狀況並不是狹義的街友,曾經有流浪過或現在正在流浪,因為貧窮的定義是很模糊的,他們有錢的時候可能會租房子住,現在他們的狀況是多數人也能自己租房子,以他們現在的薪資是可以去負擔這個費用。


協會有接案就會給工資,現在有些人會另外接案,但是薪水不固定,或是有認識管道的就會去做,在價格上的劃分其實就不一定,而且案量難以預期。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創創團隊跟協會接觸的感想


團隊不參與案件的處理,主要在募資活動上,包含前面的露出、單位合作等等,團隊的加入加速了協會的運作時間,而完成協會可能在2年後才能做到的事情。


一開始團隊就有規劃長期合作與短期曝光的部分,在短期曝光的部分其實有考慮多種露出方式,經過數次修正之後,最後就決定以群眾募資的方式進行;長期合作的部分就是主要以企業合作、洽談案源為主,企業比較關心程序的問題,是一個比較繁瑣的部分。


協會其實在去年6月就開始就有啟動計畫,在過程中有使用到Johnnie walker的KEEP WALKING 夢想資助計畫的經費去做了一些弱勢戶案件,與師父建立合作關係,還有與社工合作找尋可以做案件的人,最後就有一個名單,並且建立向外推展的模式,不過在這些事情做完之後,計畫的錢也幾乎使用殆盡。


協會也需要再次找尋與企業合作的出路,正好與創創接觸合作,團隊就開始與各單位談合作機會,慢慢去推廣知名度做到現在的情形,這是一個很快的過程,對協會來說當中要準備的事情很多,包括宣傳、模式論述等,過程中去建構與穩定模式是很辛苦的。



圖/起家工作室。募資回饋


創創團隊為什麼沒有直接接觸到案件的部分


其實這一部份還是由哲韡接觸比較好,因為學生只能做到六月底,如果我們只是接觸他們後就離開,這件事情應該不管對師父或是服務的家戶,學生的介入就是一種打擾不是幫助,但是我們也有跟哲韡聊過這一塊,我們應該做更長遠的了解,去參訪家戶但是以不打擾為原則,所以現在施工時就有學生過去看看,記錄狀況,過去時就會接觸到師傅與家戶,但是不會聊很多的內容,大多就是在閒聊。


其實不會被質疑,因為協會創辦人在萬華做了13年的資深社工,被戲稱為丐幫幫主,所有流浪者都認識他,大家都知道協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

這個計畫改變師傅最多的事情是...

改變他們對於未來的想法,另外一個就是體會到自己的技能可以對他人產生效益,而不只是一份工作。

師傅在施工跟裝潢的過程中會與一些家庭交流,師傅的個性都會影響到家庭,遇到遭遇相近的家庭都有共同話題。師傅在交流的過程中也有在漸漸的改變,但是因為5、60歲的人其實不太把情感輕易表達出來。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U036 擴1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U027XXXXX
P053132 (2015)
P020775 (2022)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頁首 帖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曾訪分區
重要提示:為免用戶蒙受損失及為公平起見, 一律嚴禁透露商戶或裝修師傅資料, 違者會被警告, 嚴重者將被禁言甚至禁訪本討論區, 敬請合作。 (詳情) (用戶守則)
抱歉! 你無權回帖。
如果你已建立帳戶但未登入, 請按此登入
你未建立帳戶? 請按此建立帳戶。(完全免費)
建立帳戶後請按此重載本頁

公屋申請速報系統 X
分區表  登記 登錄 頁首 回帖 搜索 頁尾 在本分區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