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傅的狀態其實可以分為幾個階段,露宿街頭是沒辦法的狀態,如果說要工作意願的話,通常會去尋求住宿協助,像是公立的收容所或是協會都有提供住宿,有些師傅落在這個階段,當然也有些在租屋,有些在街頭到現在才要租屋。
圖/起家工作室。工班師傅
上個月就有兩位師傅開始比較密集的參與案件,其中一位認識比較多街頭的人,他知道哪些人比較有工作意願,很像是一個粗工的工頭,就會帶人進來,這樣在整體的營運模式上就會好一些。
找到這群人其實不難,主要是了解他們有沒有工作意願,在流浪多年的情形下,與社工接觸較密集,雖然社工提供了這樣的資訊,但是去找他們時,可能對於工作的意願程度不高,因此師傅工頭找的人就比較可以掌握他們的工作意願。那穩定的師傅們,在收入上就比較可以過生活,他們大概都在租屋,而且有想法知道生活穩定要做什麼事。
與師傅的接洽過程中有被質疑過嗎
圖/起家工作室。工班師傅
裝潢事前會讓師傅與弱勢家庭討論對於未來房屋的想法嗎
會討論。但是有發現弱勢家戶不一定有很好的想法,因為沒逛過IKEA或是接觸到這方面的事物,有時候對於這樣的情形也很無奈,但是也希望他們對於空間有想法,不過等到最後施工期就開始,完工之後的滿意程度也是一個問題。
工班的師傅會做弱勢家戶的修繕設計嗎
沒有到專業室內設計等級,但是電路、配色等等都是可以的,這些都牽涉到工法上的成本,
基本設計概念師傅都可以搞定,但是通常一件案子都是由三方去做討論:工班、師傅、家戶。希望能有四方的討論,最近有一個設計師跟我們聯繫,希望能夠做一些義務協助的事情,不過當中也是有一些瓶頸在,由於要在有限的經費中加入設計元素,最多也是做到一般的物件。
通常弱勢家戶的案子,還是會以不動設計為主,因為經費的運用壓得很緊,清運、水電、油漆作完就差不多了。有時要想其他辦法,像是二手家具或是過季的磁磚,這個時候就會省幾千元的成本。而二手家具的部分其實是另外募資進來,不過因為儲存的空間有限,所以大型家具會同時與案件的啟動開始進行募資,像是妹妹的案子就會整理出一份修繕報告,包括流程、修繕過程與捐贈物資的部分。
先前提到妹妹的案子大約執行了多久時間
妹妹的案子總時間大約1個月,施工時間在1周左右,但是在案件期間補了很多東西,雖然1個月的時間很趕,不過卻也解決了許多的問題。
通常一個案件的修繕背後的效益其實不太一樣,如果弱勢戶所居住的社區有穩定的居住環境與支持系統,或是有軟性的資源可以使用,像是社會單位等,修繕這樣的案件可能就會有兩倍以上的效益,但是如果弱勢戶是落在大安區附近,可能會因為沒有支持系統,在修繕之後不見得能夠改善他們的狀況。
現在案源還是集中在萬華、中正、大同這幾區,以台北市來說這裡比較多,以台北市來說這裡比較多,如果新北市有機會的話也希望可以做,因為台北市部分是有很多人是很多人租房子,在這種情形下無法大動作的去修繕,目前新北市在6月左右就會啟動一個案件,有在接洽,但是不清楚詳細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