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頌明攝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陳婉嫻在立法會提出口頭質詢,指本港人均本地生產總值由2004年的約19萬元,上升60%至2015年的31萬元。然而,同期實質工資指數在2004年3月見底後,11年來只微升半個百分點,反映打工仔女未能分享到經濟成果。她又引述評論指,政府制訂政策時偏重商界利益而漠視勞工權益,高地價政策導致店鋪和辦公室租金高昂,不利各行業發展,亦扼殺小企業的生存空間。陳問政府會否引入累進利得稅、資產增值稅等,以達致財富重新分配;且會否全面檢視與勞工權益相關的法例,以及制定標準工時等勞工法例等。
自由黨黨魁、批發及零售界方剛則指,實施最低工資及男士侍產假等,加重企業經營成本,尤其零售業,「銀行一聽到你做零售,即刻收遮」。同屬自由黨的飲食界議員張宇人批評當局向「微企灑鹽」,不但設最低工資、男士侍產假,工會又要標準工時、取消強積金對沖,「其實我哋想死」。他直言不但零售業,飲食業更慘,幾間上市公司已發盈警,「依家投資食肆要叫啲老婆仔女去洗碗,根本嚴重缺人」,競爭力比鄰近地區遜色,質疑當局會否輸入外勞。
工聯會黃國健則反駁張宇人,「我都想知道張宇人嘅太太、仔女有冇幫手洗碗」。他指中小企經營不穩,受經濟周期影響,對打工仔也非好事。對於未來經濟周期不樂觀,當局有否措施紓緩打工仔的困境。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指,現時設有補充勞工計劃,可透過既定機制申請輸入外勞。他又指,若打工仔工資水平符合資格,可申請低收入在職家庭生活津貼,「嗰個正正就係畀咗一個好好嘅現金津貼,講句白啲就係工資補貼」。對於陳婉嫻批評政府「整色整水」,扭曲問題和數字,前後不一,質疑當局如何改善在職貧窮問題,張建宗指,現時有5萬名打工仔申領交通津貼,今年3月推行低收入在職家庭生活津貼,至今有2.6萬宗申請,進一步幫助打工仔增加收入。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梁敬國否認偏重商界利益,重商輕工,又指自2011年實施最低工資後,基層工人收入有顯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