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善南攝
陳善南攝
一百方呎不足的斗室,孕育的夢想聽似簡單,卻不卑微。居於大角咀劏房的張超源和張芷伶兩父女,父親想女兒長大後當位女強人,以知識為張家脫貧,故他即使收入微薄、近月更因受傷而「手停口停」,仍願每月花近千元為愛女報讀補習班、興趣班;但稚女卻一心只想快樂地活出自己的人生。有年輕人將基層家庭為脫貧而衍生的思想矛盾拍成短片展出,讓港人反思應否以功利主義看待知識。
張超源與張芷伶居於劏房多年,張父多年依靠體力勞動工作,每月賺取8,000元左右,但年初因為身體過度操勞,左腿需要接受小手術,停工至今,只領取政府傷殘津貼過活。雖然失去收入來源,但他每月除了花四千多元交付租金及雜費外,亦願每月花八百多元,讓愛女報讀社區中心的補習班及繪畫班。「我希望芷伶大個做個女強人,一個管一百個」張父直言,希望愛女以知識改變命運。
現年10歲,新學年升讀小五的芷伶,雖然明白父親心意,但她說知易行難,「學習壓力唔大。但我覺得補習班學得辛苦。英文特別難。」她表示,始終希望自己能夠開開心心生活,不受拘束,「大個嘅事大個諗」。
香港教育大學學生Kelly,去年底經關注學童發展權利聯席,開始與張家接同觸,並利用半年時間,把張家面對的思想矛盾拍成短片。Kelly表示,最初以為基層家庭的願景較為簡單,「例如小朋友都係周圍玩,開開心心心就得」,但經過與張家相處後,方發現原來他們的夢從不卑微。
關注學童發展權利聯席幹事黎韻瑤表示,社會上有很多類似張家的個案,礙於經濟能力,無法望子成龍,希望政府增加基層家庭的課外活動津貼,讓基層學童能有全人發展。Kelly的短片,將聯多位大專生的影像、攝影作品,今日起一連9日在深水埗鴨寮街98號舉辦的《斗室生輝——基層學童影像展》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