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童」的後遺症,除了不懂自理,長大後更出現情緒失控問題,公院兒童精神科近年接獲不少個案。
有名校女生因成績退步肚和肩發洩,母親認為無傷大雅;有生活被讀書及10項課外活動據的國際學校小學
生,首次打機便沉迷,更因而與父親大打出手。專家指家長只顧學業致青少年自殘趨增,而自殘其實是孩子的求助訊號。
一名16歲名校女生,一向成績優異,打算考獎學金入大學,但一次成績稍為倒退,不能接受,於是肚及肩膀發洩,被轉介到兒童精神科治療。
不料,對女兒期望高的母親竟說手沒有問題,「只是損,發洩到,由她」。對治療女兒,她又不與醫護人員合作,直至校方要求其女兒需在沒有自殘行為,及解決精神問題後才能上課,母親才合作,最終女生選擇聽歌放鬆情緒。
專家:求助訊號 藉痛忘抑鬱
瑪麗醫院精神科顧問醫生、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主管陳國齡指,青少年手及自殘行為有增加趨勢,因為家長只顧學業成績,少與子女傾談,而子女遇到問題又會代為解決,令他們缺乏處理情緒的經驗,不懂如何正確發洩情緒。
她續指,社交網絡亦令青少年減少找朋友傾心事的機會,有不開心的事情只會寫在社交網絡,雖然得到很多回應,但忘記了這些「朋友」的回應,都不是真實的關心及支持。
全人發展中心藝術治療師及資深輔導員唐明敏則指,手者一般患有焦慮或抑鬱,藉身上的痛楚分散注意力、忘記心中的痛楚:「流血時會有快感和刺激感,也更感受到自己存在;手是會上癮的,有些甚至會聯群結黨鬥得多。」
她直言,手癮比酗酒更難「斷尾」,而且半數人都有自殺念頭,因此外國會強迫手者,接受精神科醫生治療。
除手外,有些孩子亦會以咬斷手指甲直至入肉,或扯頭髮來宣洩情緒。唐提醒,自殘是求助訊號,家長必須表達關心和愛錫、聆聽子女的心聲及助他們改變,但勿責備孩子,免令他們更抗拒和自我收藏。若親子之間本身有衝突,家長則不宜自己處理,應交予專業輔導人員跟進。
除了自殘,更有學生將失控的情緒發洩在父母身上。一名12歲國際學校男生,父母在他5、6年班時,禁止他進行任何活動,只可讀書及每周學習10種不同課外活動,包括鋼琴、弦樂、語言等,但入名校後他開始放棄自己,因覺得已達到父親要求。
首打機沉迷 優才生打父親
其後,他首次接觸遊戲機便出現過分沉迷,父母未能制止,男生情緒失控,攻擊父親,父子大打出手;男生後來向醫生說,「原來遊戲機這麼好玩,我犧牲了兩年時間,現在要玩夠本!」
陳國齡指,現今家長過分着重子女成績,令他們缺乏正常玩樂時間,家長應認真考慮,到底想子女以健康為重,還是品格、成績、社交,大部分父母「停一停,想一想」後,都發覺只要孩子不做壞事,已別無所求,建議父母要為子女制定適當的時間表,每周最少有半天自由活動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