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母的也應自我檢討一下,應要如何教導自己孩子的價值觀!
爸爸,請你不要窮朋友G怕十歲兒子成為徹頭徹尾的「港孩」,找機會帶他到第三世界的偏遠地方做義工,接觸一下匱乏的生活,一來幫人,二來領悟自己的幸福。
扶貧旅程當然艱苦,與一般香港家庭參加旅行社的超值之旅或超豪之旅是天壤之別。朋友G的十歲兒子終於看到一幕又一幕的貧窮情景,很不開心。回到香港,父親問他有何體會,沒想到兒子竟然很擔心地說:「爸爸,請你千萬不要窮。」
That's it!「自家不要窮」就是這孩子的最大理解。
也不能說這個孩子沒有「同情心」,但他的「同理心」就較薄弱。他可以同情窮人,甚至給他們錢和禮物,但他就不願想像自己在同一處境,不願進一步理解,因為這種想法令他極度驚慌,所以「貧窮」對他來說可免則免。
富人行善會懷着不同目的,視乎各位有錢人的同理能力。戴妃可以勇敢地走進地雷區,手抱愛滋孩子,但阿李媽媽聽過一個例子,一位地產富豪的後人去非洲做義工,他好奇地問:「為甚麼這些孩子不乘搭交通工具上學,而選擇走這麼遠路?為甚麼他們不穿鞋子?」
有錢如沒同理心,就不一定要到前綫當義工,以免惹笑,不如乾脆捐出巨款,上電視拿張大道具支票出出風頭好了。(阿李媽媽 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