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主:而家仔女每人一層樓
短片:
http://video.next.hk/mcp/encode/...s_house_freda_m.mp4
樓價高企,政府每推出居屋,都成為夾心階層的「救命繩」。早前最新一期居屋開售,包括「無雷公咁遠」的梅窩銀蔚苑、銀河苑,以及彩虹彩興等合共二千個單位,最終收到九萬份申請表;就連二手居屋,近月交投亦異常頻繁。下有公屋,上有私樓,居屋是不少市民購買私樓的第一跳板。
不經不覺,距離香港第一批居屋誕生,至今約40年。當時的何文田俊民苑,售價14 萬元,至今亦剛好升值40倍。居屋無論是價錢、設計、間隔或入場門檻等,多年來已歷經變遷。但無論如何,只要你有賭一鋪入市並幸運抽中,一間居屋基本已可「養」三代,不少早期居屋業主都指,已達至無憂。
位於何文田豪宅區、旺中帶靜、環境清幽的俊民苑,屬香港第一代居屋,兼且不用補地價便可出售。屋苑提供千八個單位,面積介乎四百八十至近六百呎,適合一家四口小家庭。當年一個面積五百五十呎單位,只售十四五萬元,當時一個麥當勞漢堡包不用兩元。根據中原地產資料,在今年初,一個同樣大小的單位以五百八十三萬元成交,如果一手買家持有單位至今,升值約40倍!
記者在俊民苑找到第一代業主陳太,她持貨力強,仍未搬走。「我們有不少鄰居已搬走,有些是移民,有些是搬走,而我們就住了這麼久。」不過她最終唔捨得。未遷入俊民苑前,她跟家人住在觀塘「雞寮」(即徙置區),直言:「環境不好﹗ 有機會便申請居屋。」她以十一萬元購入俊民苑三房單位,當時住了五至六個人,包括她家姑,供樓每月千多元,對於從事製衣、月入同樣只有千多元的她而言算負擔重,「當年徙置區也只是月租一百元。」
早年的香港,只要肯咬實牙關去捱,一般都能捱出頭,不如今日。陳太說:「現在回想也算好彩,有瓦遮頭,現在想要上車是真的好難好難。」「好彩」上車的還有她的子女,「而家每個也有一層樓啦!六至七年前遷出,他們『好彩』,如果是現時,會『上唔到車』。」陳太斬釘截鐵說。她其中一名兒子,買了一樣在何文田、由政府推出的的夾心階層屋苑(夾屋)欣圖軒,已經免卻了後生一代住屋的煩惱。
撰文:王敬蓮
攝錄:梁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