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青見證無家者改變 由撈偏輕生到笑住上樓一班關注無家者的香港年輕人,早前組成「浪人連線」,用他們的創意,癲倒施助者與受助者的定律;他們舉辦活動如「友種計劃」,希望跳出無家者「沉重和服務形式」的框架,用另類方式拉近無家者與城市人的關係。
其中一個個案,是六十多歲的榮叔。
榮叔三十歲開始露宿,住過觀塘、新蒲崗、紅磡、筲箕灣和深水埗。「我住嘅地方係低下階層,徙置區,被黑社會踢入會開始學壞。」後來被趕出校,他亦放棄自己,離開家人,到處露宿。他坐過監,吸過毒,更頻生輕生念頭,「認識佢哋時我瞓街,有自殺傾向,每日都有,每晚都有。」
兩年來,義工們經常來訪,努力和他建立關係,令他開心了不少。「個個都好有愛心,雖然佢哋無錢,有啲仲搵緊工,但心地好好。同佢哋玩好開心,有咗開心後,自殺傾向少咗。」他現已成功申請恩恤安置上樓,仍不時參與浪人連線的活動。
不只榮叔有改變,「浪人連線」義工黃樂欣對無家者的看法亦不如以往般單一。「以前會覺得露宿者係一個永恆嘅狀態,可能係佢無努力,所以搞成咁。但原來佢哋都有好多種,有啲人係Part Time露宿,有啲人上唔到樓,除咗因為租貴,排唔到公屋,有啲係交得起租金,但劏房環境可能較露宿街頭更差,所以落返嚟。」她希望有更多人願意接觸無家者,「雖然你係普通市民,你可能對呢個議題唔太認識,你唔係專業人士如社工,但你都可以普通人嘅身份付出。」
除了友種計劃,與浪人連線合作的本地藝術家謝斐則發起,為無家者造一個流動櫃,讓他們離開所睡的位置時可有地方存放物品,「洗街嘅時候,佢哋要攞住一大堆雜物,走難咁款。」他們還貼心地在流動櫃底加上小轆,方便推動,又加上櫃門和鎖,以防東西被偷。
他們每造一個便要花上一個星期六,朝早到垃圾房拾木材,下午剧木製作,晚上親自送到無家者手上,藉此機會和他們聊天,了解他們。現時已有兩個完成品送了給無家者。他認為無家者是我們社區的一部份,不可對他們置之不理,「政府嘅問題就係,唔太處理社區嗰種環境。既然唔處理,自然有好多人需要思考呢個問題。」
撰文:關卓凌
攝影:李育明、高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