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特首林鄭月娥明天發表上任後首份施政報告,房屋政策將成焦點。據了解,為履行競選承諾,林鄭月娥將交待一系列協助港人解決住屋問題的方案,包括港人首置上車盤、綠置居及容許未補地價居屋在市場放租等。其中,港人首置上車盤將以公私營合作模式推行,主要對象為首次置業的香港永久居民,家庭入息限額將設在居屋之上,介乎5.2萬元至7萬元;單位訂價擬以申請者的負擔能力計算。
樓價高企,港人置業困難,特首林鄭月娥競選時表明要重建置業階梯,在不影響公屋及居屋供應情況下,推出中產家庭可負擔的港人首置上車盤。
據了解,林太首份施政報告將花不少篇幅交待房屋政策,其中港人首置上車盤,將採取公私營合作模式推行,由發展商提供土地及負責興建,政府則向發展商提供地價優惠,初步構思將首置盤的銷售安排交由房協負責。
首置上車盤主要對象為首次置業的香港永久居民,曾購買居屋或擁有物業者均不符合資格。計劃的家庭入息限額則會設在5.2萬元至7萬元之間,即現時居屋白表申請者的入息上限之上,令首置盤的資助對象不會與居屋重疊。此外,首置盤單位訂價不會與市價掛鈎,擬以申請人的負擔能力計算,但最終售價要視乎地區和樓層等因素。而轉售限制亦將比居屋更嚴謹,初步傾向設10年轉售限制。
參考房委會釐定入息及資產限額水平,以供款佔入息比率40%、利率2.5%、供款期25年和按揭成數9成計算,月入7萬元家庭可負擔約690萬元單位,而月入5.2萬元家庭則可承擔510萬元單位。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黃遠輝認為,首置盤對象入息高於居屋家庭,負擔能力自然較高,得出樓價亦較貴。
選址方面,其中一個方向是物色私人發展商位處新界、已獲城規會批准改劃為住宅用途的地盤,包括恒基在大埔蕉坑的項目,該地盤去年已獲城規會批准作公私營發展,料可興建4幢約不高於14層的資助房屋,單位數目近300伙。另一選址就是會德豐今年5月向城規會就大埔洞梓地段提交改劃申請,將「綠化地帶」改為「綜合發展區」,以興建1,005個資助房屋單位。
至於增建「綠置居」和容許未補地價居屋出租兩項建議,料《施政報告》亦會「找數」。據悉,《施政報告》中兩項措施均沒有具體內容,但可能會列出政策方向。黃遠輝指,綠置居明年初便會檢討,了解重新編配單位的情況和公屋戶購買綠置居的考慮因素,以決定未來綠置居選址,故不宜提早加推。他又認為,綠置居單位數目不應超出當年編配量的一成,例如在2500至3000伙之間,否則會影響輪候冊人士。他又相信,短期內推出的綠置居項目仍會由公屋改裝。
至於出租未補價居屋,黃遠輝指,房委會在新政府上任後未曾討論過,而且涉修訂房屋條例,亦未知居屋出租潛力,相信難於短期內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