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宣布落實推出「港人首置上車盤」,對象為從未買樓的港人中產家庭,單身人士月入上限3.4萬、2人或以上家庭月入5.2萬至6.8萬,消息透露,首個港人首置上車盤選址觀塘安達臣道石礦場位置,項目以公私營方式發展,由發展商投地興建,共可提供1700個單位,當中1000個為首置盤、餘下700個為私樓項目。
林鄭月娥指出,「首置」的土地來源,是私人發展商擁有的土地、或從政府購買得來的土地;初步構思是,透過地契條款,要求發展商作混合發展,即除了興建私人房屋單位外,亦要設計、興建及出售指定數目的「首置」單位。
而首置的出售對象資格由政府規定,條件包括居港滿7年的香港居民,從沒有在香港置業,收入介乎居屋收入限額和居屋限額加約3成之間,即單身人士月入上限34,000元、家庭月入52,001元至68,000元。政府希望協助收入超額而無法購買居屋,但又無力購買私樓的首置申請者。
消息人士指出,目前全港約有5.5萬家庭符合入息資格,但當局未能掌握當中有多少家庭從未擁有物業。至於單位的售價、面積、轉讓年期限制、轉讓時的補價等問題,須進一步研究。消息又指,地契條款會就首置盤的定價及單位面積設限,強調售價會參考合資格人士的負擔能力,當局較關注準業主能否取出足夠首期買樓,以及供樓佔去入息多少比例。
林鄭月娥表示,鑑於「首置」是新構思,且作為政府資助出售房屋的一個類別,計劃的細節與現行的居屋和將大量供應的「綠置居」環環相扣,政府會與房委會和業界共議,聆聽社會意見,敲定細節於明年年中公布計劃的詳情。政府建議於明年底推出先導計劃,在政府賣地表選取一幅位於觀塘安達臣道的地皮,估計可建1700個單位,當中約1 000個單位屬首置盤,其餘是私樓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