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首置上車盤的出售對象包括必須是居港滿7年的香港居民、從未在香港置業及收入介乎居屋收入限額和居屋限額加約30%之間,即單人每月不超過3.4萬元,二人或以上家庭則不超過6.8萬元。如要以水果表達對新措施的看法,市民點睇?
30多歲任職銀行的李先生表示,港人首置上車盤的入息限額太高,措施不太幫到年輕人置業,「一般大學畢業生都係得萬幾蚊,做2至3年人工都冇double啦」,即使正常升職都追不上樓價升幅。他稱自己已置業,當年靠自己儲錢買樓,但現在百物騰貴,儲錢越來越難。李先生形容首置上車盤為「蕉皮」,「分分鐘跣你一鑊」,他擔心將來若利息變動,對買家的供款能力將會是個重大考驗,「如果政策鼓勵咗幫班冇供款能力人士夾硬上車,鼓勵一幫人投資咁大,將來可能會做成一班受害者」。
22歲任職銀行業的何小姐稱,上車盤如一盒士多啤梨,「甜頭」太少受惠的人士不多,「小恩小惠囉,咁大個盒得幾粒士多啤梨」。她認為雖然個人入息符合上車盤要求,但仍覺得置業機會渺茫,現時與家人同住,「可能將來租樓啦」,又指「公屋輪咁耐都輪唔到,應該都冇乜希望」。
35歲任職銀行的林先生稱自己沒有物業,但個人入息超過了首置上車盤上限,「本身對政策都冇期望,都係靠自己」,認為限額若可提高至4至5萬會較理想。他稱,因現時樓價太貴未有打算置業,被問到會否認為男人總要有層樓揸手,他笑言「依個時代冇話限死幾個歲嘅,睇你另一半係點架啫」。
未有物業、任職金融業的吳小姐指,現時樓價太瘋癲,即使入息較高的中產都難以受惠,「月薪3萬幾,好多人都高過呢個價啦」,對施政報告完全沒期望,若林鄭有心助中產置業,個人入息上限起碼5萬元,「我諗要買樓要靠屋企幫助(靠父幹?)冇錯」。
消息人士指資產限額未有最終定案,但傾向參考居屋家庭170萬元的資產,售價唔會平過居屋。消息人士稱,按統計處數字推算,約有55,000人屬首置盤的入息範圍內,但有關數字未扣除有人已置業並不符合資格,即隨時合資格人士少於5萬人。
何小姐以士多啤梨比喻上車盤,「小恩小惠囉,咁大個盒得幾粒士多啤梨」。
李先生,他以「蕉皮」比喻首置上車盤,「分分鐘跣後生仔一鑊」。
吳小姐以香蕉比喻上車盤,「取其諧音啦」,暗嘲政策叫中產「食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