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增建公屋必成社會共識 政府應果斷行事
解決中下層市民住屋需要,是香港政府現時最須急切解決的問題,已是眾所周知的事實。社聯近日公布反映2016年發展趨勢的社會發展指數,再次強調基層因為住屋開支上升而損及整體生活質素,甚至構成致貧主因。事實上,港府若然不能正視當前公營房屋極度短缺的困境,則難以解決社會結構性問題,真正釋放生產力、促成經濟轉型也難以成事。反之,政府官員若能真正急民所急,以適切方法滿足市民住房需要,將能真正協助香港再創輝煌。
[color=rgba(0, 0, 0, 0.78)]
[color=rgba(0, 0, 0, 0.4)]
社聯公布最新社會發展指數。(陳倩婷攝)
[color=rgba(0, 0, 0, 0.78)]
社聯:滿足公屋需求只要香港3%土地
[color=rgba(0, 0, 0, 0.78)]
社聯報告
的屬滯後指數,業務總監黃健偉不忘引用新數字,指公屋輪候冊上共有27萬宗申請,但平均輪候時間已升至5.1年,並預期2018年的房屋指數會繼續惡化。毋庸諱言,市民不能得到適切的居住環境,不但物質生活受影響,更會構成心理壓力,自我形象低下,這令房屋問題演化成致貧的主因。但政府不是沒有解決的方法,社聯引述報告強調,只需用3%香港的土地便可建成足夠數量的公屋,解市民水深火熱,政府理應做到。
[color=rgba(0, 0, 0, 0.78)]
事實上,房屋問題不單純是民生問題,更是經濟發展的核心問題。因為公營房屋不足,部分不應租、買私人市場物業的市民,也被迫在私人市場捱苦受困。結果是因為政府的無能,而製造了一批本來不應存在、具欺騙性的剛性需求,連鎖反應下,激使商住單住租金、樓價均持續上揚。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不論是商人還是普通市民,都深受地產霸權的捆綁。苟延殘喘尚且不容易,要談經濟轉營、創科創業,就更是天方夜譚。
[color=rgba(0, 0, 0, 0.78)]
剷平高球場足徙木立信
的確,政府解決不到上述挑戰的唯一理由,只是她不願做或不敢做;這也是我們一再強調的,政府不是缺手段,也不是缺資源,只是缺決心。社聯強調,現時供應不足,是政府早年減建公營房屋的惡果。此外,政府過份相信不應干預自由市場,也是令她難以有效規管、疏導的主因。解鈴還須繫鈴人,要走出困局,政府就須積極改變施政與規劃思維,就問題根源對症下藥。
目前,就有個政府可借以「徙木立信」的機會——平整粉嶺高球場,在172公頃的土地上,全建公屋。高球場佔地廣,使用效益低,政府應趁合約期滿,為會所另覓適合選址,已是社會廣泛共識。「剷平」粉嶺高球場的意義,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在報章專欄借「茶客甲」所說,已確切指清:「土地大辯論還會有甚麼結果?支持剷平粉嶺高球場的聲音,一定大過支持其他任何選項。不剷平高球場,你要填海、動用郊野公園、收回私人土地?別想了。相反,如果林鄭一聲令下,剷高球場,她的民望立即登天,之後她要甚麼地便取甚麼地,誰可以阻攔!」
[color=rgba(0, 0, 0, 0.4)]
曾鈺成撰文指,土地大辯論的結果,一定是支持剷平粉嶺高爾夫球場的聲音更大;又認為「林鄭一聲令下,剷高球場,她的民望立即登天,之後她要甚麼地便取甚麼地,誰可以阻攔!」(資料圖片/吳鍾坤攝)
[color=rgba(0, 0, 0, 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