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殖民時代以來,香港多依賴填海拓地。1852年「文咸填海計劃」肇始,殖民政府便開始在維港填海造地,至1924年,共開拓出500公頃新地。踏入1960年代,內地移民湧港,政府更是大量填海,以滿足土地需求,香港總填海地乃由1967年的約1,000公頃,急增至1994年的逾5,000公頃,不足30年間增加了四倍。及至1990年代中期,填海工程漸放緩,現時全港有7,027公頃土地為填海地。無論如何,香港平坦土地難覓,市區重建業權難解,填海拓地當是建立土地儲備的可行方略。
回歸前夕香港的填海地總覽。(地政總署)
全港四分一已發展地乃填海而來
填海工程為香港製造了大量可供發展的土地,7,000多公頃的填海地佔已發展地區(全港約24%的土地,即約26,500公頃)的四分之一(26%)。維港兩岸的填海區,包括中環、灣仔海旁(軒尼詩道以北)及尖沙咀等,今日已成為香港的核心商業地段,對香港經濟發展有着舉足輕重的貢獻。此外,1970至90年代政府通過填海建造大型新市鎮,廣納新增人口,沙田、大埔、荃灣、屯門及將軍澳新市鎮皆建於填海地之上。其中,七成以上的將軍澳住宅用地為填海所得,容納了區內八成以上的人口。據時任發展局長陳茂波說,香港有近27%人(即近200萬人)居於填海地上,可見填海工程為港人提供了大量住宅用地及居所。
雖然填海造地為香港帶來新增土地,但回歸後填海工程已然顯著減少。1985至2000年間,總計填海造地達3,000公頃,平均每年約200公頃;但2000至2015年間,卻只有690公頃,平均每年約40多公頃,銳減近八成。縱觀近十年,填海所得土地更急挫至約100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