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 即日發佈
日期:2018年6月26日
由:古洞北發展關注組、橫洲綠化帶發展關注組、乾坑村民自救組、東北支援組、土地正義聯盟、蕉徑長瀝關注組
至:各大傳媒機構、全港市民
東北橫洲同氣連枝 乾坑蕉徑情意相挺
——堅持不遷不拆 共同守護鄉郊農村
東北抗爭已經走過近10年的光景,橫洲村民也已經走了3年的抗爭路。這個在傳媒眼中過氣的議題,隨著政府在土地供應專責小組進行公眾諮詢期間,公佈加強政府清拆行動的寮屋安置與補償措施,再一次有一個「機會」。
這個「機會」,對外間很多市民來說,賠償金額看似增加、安置安排也更合理。然而,一眾來自新界東北、橫洲、大埔乾坑及屯門井上村村民,事實上都不是需要這種更好的安置補償安排。
村民追求的,由始至終是希望能夠繼續以原本的方式、在原本的地方繼續生活。
這背後有幾重意義。第一,「不遷不拆」這句口號的重量,在於真誠希望現有的鄉村和社區網絡能夠被保留,留下來的人願意將這種生活方式向社會分享、為一下代保留這種生活的選擇方式,同時也希望每一個公民都權決定這片土地應該如何使用。所以沒有真正的「民主規劃」,就不應違反當地居民的意志進行任何開發。沒有迫遷,又怎會有人說要不遷不拆?
第二,寮屋的存在價值和意義,一直都被政府抹黑、公眾誤解。不少人認為寮屋都是土地的霸佔者,但在新界(和市區部分地方),寮屋散落於官地和私人地上,新界不少寮屋更是以「一屋一田」的格局存在,與我們理解的「寮屋區」有所差異。部分官地寮屋村民,至今手持一種稱為「租用官地牌照」(Crown Land Permit)的文件。這種牌照主要在50-60年代起出現,當時香港、九龍市區人口因難民潮大幅增加,鄉村人口亦有所增長;同一時間,糧食和工作機會卻並不足夠。於是,殖民地政府為鼓勵市民開發新界未被佔用的土地耕作,就通過理民府開放邀請懂得耕作的人申請牌照,令他們能以耕作維生。
而在私人農地的寮屋,也與農業發展息息相關:50-70年代不少男性原居民到海外謀生,當時不少父老為免農地被荒置,將土地交由非原居民耕種,並讓他們在私人土地上自行搭建農舍;當年政府批出官地耕種牌照時,也容許村民自己搭建構築物。不過,這一類型的寮屋很多時隨著土地業權人的改變(例如繼承、重選司理、買賣),而業主對寮屋戶會有不同的態度,最常見的就是業權人會認為過往的口頭協議不具法律效力,強迫、利誘寮屋戶與地主簽訂租約,防止被逆權侵佔。
一直以來散村、非原居民村都是本地農村最重要的耕耘者,但到了1972年,殖民地政府推出丁屋政策之後,原居民開始收回宗室、繼承得來的土地興建丁屋,又或者要求在農地上耕作的農民交租。而亦有地產商開始在新界向原居民買地買丁,以「套丁」的方式建造新界獨有的丁屋屋苑。加上新界的新市鎮亦開始慢慢發展,土地、丁權也開始有價有市。
這種情況自80、90年代開始一直存在至今,更甚的是,政府在多個新市鎮發展後開始調整鄉郊開發政策:由於發展原居民村要「拆村賠村」,於是政府的發展計劃,往往都會避開原居民村。無論是高鐵是要逼走橫台山菜園村、到東北發展的古洞及粉嶺北四村、洪水橋多條非原居民村、元朗橫洲綠化帶公屋計劃,非原居民村在沒有保障下成為了當局的開刀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