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ee2008 當前離線 X
超級用戶
心情動態:
來自非公營房屋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本月底將向政府提交終極報告,其中一個覓地選項是發展棕地。本土研究社翻查衛星和航空圖片,發現本港棕地在24年間,大增近1倍;平均每年約有1.5個太古城的新界土地,淪為棕土,當中增長最快的為「有蓋倉庫或工場」,而元朗則成為重災區。去年本港棕土總面積,較政府及土供組所指的,多出逾200公頃。
本土研究社今日發表《隔世追棕 - 新界棕土擴張軌跡與現況》報告,研究員過去1年,通過ArcGIS、Google Map及Google Earth等地圖工具的衛星圖片、航空照片,追蹤1993、2003及2017年間的新界棕土面積、用途、分佈及棕土擴張趨勢。
研究結果顯示,2017年新界棕土總面積達1,521公頃,較政府及土供組所指約1,300公頃多出逾200公頃。而有關數字比1993年約792公頃,增長達92%,即24年間,棕土大增近1倍,平均每年增加約30公頃棕土,意味每年約有1.5個太古城的新界土地,淪為棕土。
研究更發現,增長最快的棕土類別為「有蓋倉庫或工場」,該類別在1993年時只有139公頃,佔當年棕土總面積僅17.6%。但至2017年增長至647公頃,佔同年棕土總面積的42.5%。
報告也檢視2017年的棕土用地,當中有1,023公頃未納入各新發展區範圍及政府已公佈的「210多幅具房屋發展潛力用地」。
研究也發現,元朗是棕土重災區,2017年就有多達1,072公頃的土地為棕土,佔同年棕土總面積的70.5%。其次是北區,達306公頃棕土,佔棕土總面積20.1%。
本土研究社質疑,政府估算粗疏、大幅貶低棕地的發展潛力。該社又指,研究發現,去年涉及露天重型作業的棕土面積只有63公頃,料需用作重置有關作業的土地不多,斥政府誇大重置棕地作業者的難度。
本土研究社翻查衛星和航空圖片,發現平均每年約有1.5個太古城的新界土地,淪為棕土,元朗則成為重災區。本土研究社質疑,政府估算粗疏、大幅貶低棕地的發展潛力。陳善南攝https://video.appledaily.com.hk/mcp/encode/2018/12/19/3750443/20181219_news_07_w.mp4
hkrpa91 當前離線 X
頂級用戶
來自銀蔚苑
。傻的。 (傻D5傻D)當前離線 X
神級用戶
您旺旺 (鲤旺旺)當前離線 X
鑽級用戶
來自鯉魚門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