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用「蝸居」切身之痛,告訴你一國兩制的下場
籠屋,顧名思義,就是如同動物籠子的房屋,住在裡面的人也被稱作「籠民」。(圖片截自Youtube)
在香港,房東為了能讓小小的房子發揮最大的經濟效應,會把房子切割成好幾部分,分租出去。雖然這種現象在台灣也常見,但不同的是,香港房東一切就是好幾十戶,每戶的坪數小之又小。有的屋主還會把「房中房」再切割成「樓中樓」,狹小的空間無法站直,甚至躺下後,腿都無法伸直。籠屋、劏房和棺材房是三種因價錢、大小和形式不同的房間,在香港,有超過二十萬人把它們當作「家」。
在寸土寸金的香港,房價約是台灣兩倍,而租金最高的地方,不是國際金融中心或是豪宅,而是全香港十八區中最貧窮的深水圳。這裡的居民大多都是在排公宅的低收入戶或獨居老人。然而,香港公宅的需求遠大於供給,許多人都在排隊等待上公宅,通常一排都要四年、五年以上。令很多台灣人無法想像的是,在這段等待的時間,微薄收入所能租到的住處,竟然如棺材一樣狹小。
蝸居的香港居民無奈地說:「我還沒死,就得要住進棺材裡。」這些隱藏在胡同陋巷裡的蝸居生活,和維多利亞港的繁華產生強烈對比,正顯現出香港的貧富差距有多麼嚴重。
這些隱藏在胡同陋巷裡的蝸居生活,和維多利亞港的繁華產生強烈對比。(圖片取自Flickr)
如動物般住在「籠子」裡》香港的蝸居現象
在香港,房東為了能讓小小的房子發揮最大的經濟效應,會把房子切割成好幾部分,分租出去。雖然這種現象在台灣也常見,但不同的是,香港房東一切就是好幾十戶,每戶的坪數小之又小。有的屋主還會把「房中房」再切割成「樓中樓」,狹小的空間無法站直,甚至躺下後,腿都無法伸直。籠屋、劏房和棺材房是三種因價錢、大小和形式不同的房間,在香港,有超過二十萬人把它們當作「家」。
籠屋,顧名思義,就是如同動物籠子的房屋,住在裡面的人也被稱作「籠民」,一個人所分配的空間不到一坪。這種「房子」最早出現在1950年代左右,起初是為了給大量的外來勞工居住。1980年代時,籠屋越來越多,一個大約二十坪的空間中,堆疊了十幾個三層鐵籠,算一算,整個房間有三十幾個人住在裡面。先不談衛生環境、居住品質,籠子本身就不應該是給人住的,把這樣的「屋子」租給人,根本不尊重人權。但籠民們雖然無奈,卻無法吭聲,因為他們若是不住在這邊,就只能流落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