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只要是人,不論是老人、成年人還是小朋友,都有醫療需要。但無可否認的是,長者確實是公營醫療服務的主要使用者,根據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引述的數據,本港曾入院的病人當中近五成是55歲或以上長者。
經單程證來港的內地人士主要屬「少壯生力軍」,硬要說這些人導致本地醫療環境惡化,恐怕不盡公允。有部分論者更不惜散播「人口無限增長」論,彷彿只要150個單程證配額存在,每年就必定會有5.4萬人來港。但事實上,根據政府統計處的人口推算,未來單程證數字會逐漸減少,由2016年年中每日128人,至2026年年中及以後將減至每日100人。
統計處分析,過往中港婚姻大部份是香港男性和內地女性結婚,子女多在內地出生,故要申請單程證來港。不過,近年趨勢「逆轉」,更多港女北上和內地男結婚並在內地定居;另有部分人在港產子,子女毋須申請單程證,所以預料未來單程證數目減少。
話雖如此,可能仍然會有極端論者堅持認為「單程證必須死」,因為凡少一人就必定會少一分潛在醫療需求。但如果我們退一步思考,如果香港徹底廢除了單程證制度,將代表所有港人內地親屬都失去來港與家人在港團聚的選擇,基本人權受到剝奪,難道這就是我們樂見的嗎?如果將港人內地親屬的制度安排,比照現時港人非內地境外親屬所循的「受養人簽證」途徑,更沒有每日150個的「天花板」限制,對於現時反對單程證的人士來說,豈不更是適得其反?
鄭麗玲指出,不同照顧程度的院舍長者對空間需求不一,建議劃一提升到最低要求9.5平方米。(資料圖片)
擺脫單程證迷思 才能正確思考「源頭減人」
總而言之,思考如何「源頭減人」是正確的,但不應該只將焦點放在經單程證來港的內地人士。真正問題在於政府明明清楚知道本港的人口結構趨勢,而單程證制度也行之有年,但在過去20年香港只新增了兩間公立醫院,而政府在2016年宣布的十年醫院發展計劃中,新建醫院也只有區區一間,政府所投放的資源沒有與人口的客觀趨勢相適應,才是問題癥結,論者不宜倒果為因、削足適履。
在中短期措施方面,「01觀點」主張引入外地醫生。至於「源頭減人」方面,與其歸咎經單程證來港的內地人士,不如做好社會資源分配。舉例來說,有前線醫生反映現時迫在眉睫的問題,在於過年期間又會有大批老人迫爆醫院,他們大多數是從安老院舍經救護車送入急症室,而問題癥結又在於倘安老院舍人手、空間和設備不足,將很容易爆發流感,並在院友之間擴散。由此可見,香港的醫療問題與其他社會矛盾實環環相扣,雖梳理不易,但如果只將之歸因於單一現象,恐怕不無一葉障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