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公屋供應少3成 等了5年劏房戶:公屋是唯一希望
輪候公屋,已經不容易,如果公屋供應量還急跌,情況更加不堪切想。
房屋委員會估計,2019/20年度,可供編配的公屋單位,大約有24,100個,包括約10,500個新單位,以及13,600個翻新單位,比起去年實際編配數字34,679個,大幅下跌30%,供應數字更創下22年新低。
等了五年依然未能「上車」的霞姐現以月租二千五百元居住於深水埗區只有六十呎多的劏房,依靠洗碗兼職過活。 她形容回家走樓梯的時候都很辛苦,因為年紀大,經常都腳痛腰痛,加上樓梯又熱又臭。
除此之外,在冬天的時候沒有熱水爐沖涼,只能靠自己煲水,但她笑言這種生活已經習慣成自然。面對於公屋單位數量減少的問題,她認為政府經常漠視基層市民的聲音,「講就講得好聽」,但「做就另一回事」,她對此大感失望,只希望能夠快點「上車」,脫離劏房。
關注綜援低收入聯盟幹事關小姐亦表示,公屋供應量下跌會令到巿民類候公屋的時間變得更長,更會令到不少劏房的業主以此為藉口濫收租金。
她指出,現行的公屋機制確實存有不少的漏洞,首先在入息限額方面,單人公屋的入息為一萬三千左右,對於一個正常有全職工作的人來說,是必然會超過的數目。因此,不少的街坊只做兼職靠收入,甚至要求上司不要加薪金。
另外,在公屋政策上,亦沒有指出遇上突發事件的處理方法。她分享多年前的一個個案,有一名青年和母親鄰候公屋的過程中,因母親過世,需要重新鄰候過單人公屋,但之前所等的時間卻不會計算在內,惟有透過關綜聯與房委會進行溝通和協調解決事件。最後,她亦認為政府不斷把公屋商業化進行出售,令到一般基層難以負擔,只可以一直地等到有屋的日子。
近日,有網民於社交媒體上發帖,表示自己的公屋申請結果被派到葵盛西邨,她指出因「樓齡大過我」又處於低層,便決定放棄,引來網上的熱烈討論。不少的市民對於該網友的行為表示浪費。
排了十一年,仍未有單人公屋的王女士稱自己「死人屋都唔怕」,即使派到葵盛西邨也沒有所謂,希望「有樓就要」。亦有一些家庭主婦理解該網友的做法,黃太太和李太太都認為要以自己小朋友上學為首要條件,如果太遠和不方便上學也會考慮拒絕。
這年頭,申請公屋單位,好像已成為基層市民惟一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