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特首董建華牽頭成立的智庫團結香港基金(下稱「基金」)上周主張香港參考新加坡推行「港人組屋」,落實全民安居願景,焦點是重推並改善公屋租置計劃。「置業安居」在香港近乎成為一種信仰,但許多市民實現「置業夢」的代價是承受沉重經濟負擔,淪為「樓奴」。租置計劃更是披着創造社會財富的外衣,掩蓋公營房屋商品化的惡果。這與新加坡組屋制度視房屋為公民應該享有的社會福利大相逕庭。香港要解除房屋困局,應實事求是,切忌東施效顰。要真正安居、安民,關鍵是立足於分配正義這個基本價值,全面改革房屋政策,切實減輕市民居住開支。
一言以蔽之,「基金」相信置業助家庭積累資產,唯置業方能安居,唯安居方能安民心,又認為新加坡是成功例子,可以套用在香港。新加坡八成國民居住組屋,當中九成半住在自置物業。要提升自置居所比率,公屋租戶自然是目標。現時香港的自置居所比率為49.5%,要提升比率到七至八成,除了要更多私樓住戶上車,還要向公屋居民埋手。
「基金」拋出五項重推租置計劃的好處。一、拉近貧富差距,緩解資產不均、貧富懸殊;二、確保低收入家庭亦有機會擁有房產;三、釋放土地價值,社會創造財富;四、提升單位的使用效率;五、最終創造社會效益,提升勞動人口參與率,促進家庭穩定。
房委會在1989年及1998年推出租置計劃,但直至今年7月中,全港有39個租置屋邨,約18萬個單位,仍有4萬個單位未賣出。在售出的單位當中,補足地價的只有約1%。「基金」認為現況不理想,而要刺激市場,就需要調低門檻,包括以市價二五折定價,鎖定補價在單位出售當天,而公屋準申請人可以自由選擇租住或購買新建的公屋單位。要釋除租戶成為業主後要背負沉重的維修保養費用之憂,「基金」建議政府增加注資維修儲備基金。
鼓吹公屋市場化 不負責任
假設有兩個條件相同的公私樓單位,私樓售價400萬元,公屋租戶以二五折購入租住單位,即100萬元可以當業主。現時香港樓價已與一般市民的收入嚴重脫節,100萬元看似相當吸引。問題是,公民住戶成為業主的社會禆益真的龐大嗎?還是會讓更多人跌入長年處於投機亂局的樓市當中,難以自拔?答案若是後者,反而破壞了安居、安民心的原意。
公屋住戶成為業主,真的能長遠解決基層住屋問題嗎?(資料圖片/黃廸雯攝)
首先,復活租置計劃拖慢流轉進度,本可用作收回重新編配給公屋租戶的單位給買下了,輪候出租公屋的時間會更長。就此,「基金」在房策十項建議(見表)「補底」,列出增撥公屋用地,並考慮把私樓用地改建公屋,增加供應。問題是,政府現時興建新公屋的速度緩慢,連加快現時輪候冊個案上樓也做不到,遑論抵銷租置鎖死物業的影響。
更重要的是,租置計劃是政府把公共資產送給個人牟利的工具,公私營市場的界線愈趨模糊,市場化後的公營房屋亦失去穩定社會之效。本來在經濟轉差時,住在出租公屋的居民即使失業或被減薪,亦毋須過分擔憂租金開支,因公屋租金相對廉宜,有助緩解生活衝擊。對買入自住出租公屋單位的業主,由於購入價低,償還按揭的壓力也許有限,但二手買入的業主,還款壓力就不容忽視。而且,經濟變壞,樓價也會拾級而下,置業者隨時成為負資產,失去經濟和社會效益。勉強叫人當業主,鼓勵透過買賣樓房釋放資產,爬上置業階梯,是漠視風險,哄騙市民,不負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