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樓市最大話題,離不開香港地「疫」廈盛行,麗晶花園經已淪淘大翻版。當年淘大花園沙士價只需55萬元,就可買入兩房單位上車安居樂業。若然你問小弟會不會再現?答案自然是不會。但是,沙士後樓價由1997年高位計累跌近7成,卻不無重臨的可能,為甚麼?請看下文分解。
以往香港以擁有亞洲、乃至全球最高效廉潔的政府而聞名於世,但今年以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卻屢屢打破了這一都市傳說。相比起一橋之隔的澳門,兩者都是特區,但香港防疫樣樣都論論盡盡,其笨拙程度令人難以置信,抗疫變了無為而治,試問如此下去,香港還哪有前景可言?下筆之時,港府公布下個月有首批疫苗到港,且看其到時表現。
難怪許多港人用腳投票選擇離開香港,最近積金局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今年第2季共約6,000宗以「永久離港」為由提取強積金,涉及金額9.9億元。雖然該數字已連跌2季,但切勿高興得太早,以為移民潮回落;以時間段來說,今年1月至6月,正值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全球幾乎停擺,港人想走都無路可逃。
若然「睇闊啲」,擴大時間跨度,2016年至2019年,以同樣理由提取強積金的數字分別為3.27萬、3.65萬、3.38萬及3.03萬宗,加上今年上半年的1.36萬宗,過去4年半共有14.69萬人離開香港,涉及金額約198億元,平均僅13.5萬元。若以僱員及僱主每月供款上限共3,000元計算,平均供款年期僅3.75年;若以今年第二季打工仔月入中位數1.9萬元計算,僱員及僱主每月合供1,900元計算,平均供款年期為5.9年。換言之,離開的人料多為青壯年,進一步削弱香港經濟的活力。
近期身邊不時傳來朋友移居內地、海外的消息,相關劈價賣樓移民的報道亦愈來愈多;目前,新冠肺炎疫苗已開始在英國注射,明年環球疫情若有改善,相信才是香港人移民外地的高潮。加上最近第四波疫情來襲,禁聚令之下,業內人士估計將有多1,000間食肆結業,其他各行各業如健身、美容,娛樂場所亦受打擊,來年失業率大機會超越沙士時期。經濟不景、失業高企、賣樓移民再加國際金融中心動搖,樓價就算不跌足7成,保守估計都會由高峰下跌3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