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請教大家:等到5年後我儲夠60萬做首期,居屋價錢會唔會已經升咗好多,而我嘅收入追不上居屋升價速度?
5年後真係無人知, 向好果面諗, 可能你到時升咗職加咗人工, 超出埋入息限額呢?
問題2:綠表和白表嘅樓價有無分別?
都係果啲樓, 都係果張價單, 都係果個價錢, 唯二不同之處係綠表可以做95%按揭, 白表最盡只可以90%, 同埋綠表要付出額外代價(例如交還住緊嘅公屋, 暫停一年公屋排隊, 或者放棄其他公務員房屋福利)
重建戶最優先揀, 綠面白表核心家庭一齊揀, 最後淨低(上年500個, 今年700個單位)俾綠表單人, 白表單人一齊揀, 白表非核心家庭絶大機會無得揀
越早揀越多單位揀, 通常越高質素越早俾人搶, 亦即係話會出現「排越後淨低嘅會越平」既假象(1);
通常白表家庭比綠表家庭剛性需求大, 所以白表隊配額會快啲用完(2)
(1) + (2) = 綠表買嘅單位整體上黎講比較平既假象
問題3:聽講抽居屋中籤機會好細,大家會提早幾多年去抽呢?等到儲夠首期再抽會唔會太遲?
目標係300-350呎細單位
目標係300-350呎 => 如果以官方數字實用面積(即係計埋牆身厚度), 咁會係單邊無房單位
e.g. 以2019年, 賣得比較慢嘅旭禾苑價單為例, 11號單位302呎, 而12,13號單位295呎, 差別在於牆身12,13號單位共用一道牆
11號單位最低層$1843000, 鳳皇層$2238100
印花稅估計50000左右 (估算出黎, 一定錯, 但唔會差得遠)
律師費唔過萬, 裝修從簡的話, 10萬搞得掂; 一般的話20萬已經大把選擇; 豪裝的話...上千萬都可能唔夠
咁計法, 白表9成按, 有35~40萬已經夠
而且入表到抽簽有幾個月時間, 抽簽到揀樓要俾首期, 又幾個月時間, 揀咗樓花的話, 揀樓到開始供樓, 俾裝修首期, 又幾個月時間
計埋計埋當入表去到裝修有一年時間, 夠你儲120000...
當你揀中層無房單位, 開放申請果陣有25萬就好入表抽喇, 每年都係一次機會, 運氣...話黎就黎
目標係300-350呎 => 如果以「可步行面積」計, 咁你要一房單位
旭和1,2室同其他居屋一房比較似樣, 用1室做例, 實用面積378呎
最底層$2324700, 鳳凰層2792200, 首期要多50000, 印花稅會高20000左右, 裝修都要預多幾萬(材料買多咗, 多一兩件傢俬, 間多間房就多好多人工支出...當50000先啦), 預計支出比11號單位多12萬左右
即係儲夠 25萬+12萬, 即係37萬左右, 就應該入表喇
最後一個重點: 運氣話黎就黎, 依家自己未夠錢都好, 抽咗先, 抽得中喇喎, 開口問朋友親戚借住先慢慢還都要頂硬上啦本留言最後由 粒粒野哥哥 於 2021-04-15 11:24:24 編輯